首页 > 现代诗人 > 王国维的诗 > 读史·春秋谜语苦难诠原文及翻译赏析

读史·春秋谜语苦难诠

朝代:现代诗人:王国维时间:2017-06-27
春秋谜语苦难诠,历史开山数腐迁。
前后固应无此文,一书上下两千年。

诗人王国维资料

读史·春秋谜语苦难诠作者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 查看详情>>

王国维古诗词作品: 《读史·黑水金山启伯图》 《踏莎行·元夕》 《点绛唇·高峡流云》 《读史·东海人奴盖世雄》 《蝶恋花·翠幕轻寒无著处》 《蝶恋花·莫斗婵娟弓样月》 《晓步·兴来随意步南阡》 《八声甘州·直青山缺处是孤城》 《书古书中故纸》 《玉楼春·今年花事垂垂过

读史·春秋谜语苦难诠原文及翻译赏析

读史·春秋谜语苦难诠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泂韵·汝厄重重甚不当》 - - 元天锡 - - 汝厄重重甚不当,危如床上又安床。一秋无日无思虑,添得千茎鬓上霜。
  • 古诗《七鲤镇河堤晚眺有感》 - - 陈存懋 - - 客里光阴手一编,人生如寄剧堪怜。思量去日知来日,惆怅中年到晚年。涧水白拖千尺雪,夕阳红漾半江天。长堤徙倚频回首,暮景桑榆好著鞭。
  • 古诗《游东山寺·久有东林约》 - - 韩缜 - - 久有东林约,因乘暇日游。眼明初出郭,神王欲凌秋。野旷鶱孤隼,江清飏远鸥。近山青嶂合,多稼绿云浮。鸡犬声相接,沟塍水乱流。度桥喧从骑,环树转鸣驺。问俗惊尧壤,寻僧到沃洲。深沈开宝闼,磅礴...
  • 古诗《出郊过陆子和草堂同太史李公文学顾丈》 - - 宗臣 - - 孤灯深入坐,稚子远相看。月动前江白,星垂大泽寒。鱼枯终有铗,鹖敝不辞冠。嗟尔屠龙者,清时只钓竿。
  • 古诗《靖州月夜杂咏》 - - 薛瑄 - - 三百年来新郡邑,七千里外古蛮荒。无私好是中天月,布满清辉一样光。
  • 古诗《罗浮杂咏十绝》 - - 李孙宸 - - 踏尽云霞上界开,天然奇石结楼台。世人不信仙家近,看我瑶京驭鹤回。
  • 古诗《陈侍御道襄宅离夜遇雪得心字》 - - 欧大任 - - 去住还同醉,燕歌泪不禁。怀乡游子赋,恋阙近臣心。雪暗惊啼雁,天遥急乱砧。凭君持使节,传语到家林。
  • 古诗《赠方蔚峨·书剑飘零遍十洲》 - - 吴理堂 - - 书剑飘零遍十洲,皎然冰雪是同俦。江皋一鹤清如许,又逞高风万里游。
  • 古诗《燕京卧病书怀》 - - 欧大任 - - 都养吾能给,长安旅食馀。人怜贫仲叔,客笑病相如。三谢雕胡饭,频窥贝叶书。白头思牧豕,只合在田庐。
  • 古诗《还至吴门送朱方黯就徵北上》 - - 黎遂球 - - 枯柳桥头壅白沙,酒旗何处问啼鸦。逢君又望都门去,昨夜邮亭剩几家。
  • 古诗《除夕酌陈井岐楼居》 - - 邱云霄 - - 剪烛迟深夕,寒尊喜近床。椒花怜共客,爆竹忆诸郎。愁转宁辞醉,歌酣笑任狂。乡关惊岁尽,道路入天长。
  • 古诗《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 - - 曹唐 - - 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皇。
  • 古诗《秋夜·灯欲残时酒半消》 - - 陆游 - - 灯欲残时酒半消,断砧疏雨共无憀。老来万事浑非昔,惟有诗情似灞桥。
  • 古诗《月夜别南昌与黄益斋同宿城畔舟中》 - - 陈三立 - - 安排都琐琐,来对万波明。月白唾无罅,江摇鼾有声。浮鯈缘涨满,零雁挂山晴。并影孤灯下,相看不世情。
  • 古诗《汪于鼎文冶居黄山始信峰诗以寄之》 - - 屈大均 - - 万仞丹梯上,天开三海门。如何落雁外,亦有莲花尊。石笋日以长,汤泉冬更温。嗟君兄弟好,鸾鹤自相存。
  • 古诗《南柯子·古锦馀香湿》 - - 顾贞观 - - 古锦馀香湿,春绡积泪殷。相思已是不能闲。况复看人憔悴损朱颜。醉浅愁仍结,寒深梦却还。轻烟一碧样双鬟,昨夜家书应过小姑山。
  • 古诗《南乡子·馀姚舟次》 - - 薛时雨 - - 风叶飐秋声。凉逼疏篷渐不胜。黯黯水荭花谢了,凄清。何处新歌唱采菱。一曲一桥横。宵冷霜揩镜面澄。罢钓渔翁无个事,閒评。几辈高风似子陵。 
  • 古诗《孟襄阳灞桥风雪》 - - 韩淲 - - 玉堂伴直我何如,想见归来不作诗。今日秦川灞桥语,蹇驴吹帽也相宜。
  • 古诗《元·清宁宫殿傍烟霞》 - - 陈肇兴 - - 清宁宫殿傍烟霞,直取穹庐作帝家。别具神威临异域,不教正统擅中华。船通日本千帆远,地拓天南万里赊。肠断年年轻北狩,紫台一去使人嗟。
  • 古诗《跃马西湖·晓来何事到湖西》 - - 赵善括 - - 晓来何事到湖西,风急飞红襯马蹄。望信只愁秋雁断,爱春还恨早莺啼。山连楼阁云容重,水浸栏干月影低。归棹採菱重惜晚,一声歌过绿杨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