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吴珩的诗 > 法会院·地占金山胜原文及翻译赏析

法会院·地占金山胜

朝代:宋代诗人:吴珩时间:2023-04-04
地占金山胜,泉分银汉流。
杉篁能护翠,猿鹤似惊秋。
祗恨登临晚,宁辞取次游。
列峰饶远秀,不惜上层楼。

诗人吴珩资料

法会院·地占金山胜作者吴珩

吴珩,剑浦(今福建南平)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 查看详情>>

吴珩古诗词作品: 《梵安院·山腰小径细于绳》 《梵安院·山腰小径细於绳》 《法会院·地占金山胜》 《千顷山·松桧阴中六月清》 《千顷山·千顷山中月》 《法会院·地占金山胜》 《千顷山·松桧阴中六月清》 《千顷山·千顷山中月

法会院·地占金山胜原文及翻译赏析

法会院·地占金山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南乡子·秋江晚眺》 - - 冯登府 - - 烟际楚江秋。江远潮平暮霭收。两岸芦花何处觅,扁舟。万叠青山九曲流。欸乃听渔讴。载得烟波不解愁。夕照明边三四点,沙鸥。拍拍西风起蓼洲。
  • 古诗《闻京师得雨志事》 - - 弘历 - - 阁报例应隔曰至,均称二寸雨欣滋。然斯乃谓十八彼,料彼未知旬九斯。相较前遭为胜此,却思后番可沾其。再来章奏当陈悉,卜度心殷敢即怡。
  • 古诗《有斐堂感咏·徙倚空堂寂》 - - 卢龙云 - - 徙倚空堂寂,徘徊忆旧游。荣枯随物理,远近感年流。培植昔人意,彫零异代愁。此君风节在,所至属王猷。
  • 古诗《琅琊王歌·要识琅琊门》 - - 王世贞 - - 要识琅琊门,前有石虎卧。黄金东西来,及门不得过。
  • 古诗《福胜院·千骑踏清霜》 - - 赵仲藏 - - 千骑踏清霜,东游古道场。云笼山骨秀,风引水声长。晓日依稀暖,寒花取次香。后随吹管急,空谷答宫商。
  • 古诗《怀斯远·晴光杂空云》 - - 韩淲 - - 晴光杂空云,青春转寒谷。眇眇兮章丘,所见惟我独。洒然天地间,岂为万事足。晓风吹诗来,梅枝粲群玉。
  • 古诗《程泰之下直某偶被宣锁相遇于途既到玉堂读所留佳句次韵为谢》 - - 周必大 - - 天街并踏软红尘,飞鞚交驰骇徼巡。椒殿敢期当制草,槐庭元拟用儒真。鬻方偶免冬龟手,适市深惭旦攫人。早夜祝公登相位,重沾润笔乃无贫。
  • 古诗《送善基扶病北归》 - - 黄松鹤 - - 京华高处夜吟寒,憔悴斯人独倚阑。彩笔抛残垂老去,芳洲捣碎此才难。尽馀言笑传心眼,何限离忧在肺肝。罢席更无新涕泪,白云明日共君看。
  • 古诗《如春轩·槛前摇绿玉》 - - 释德洪 - - 槛前摇绿玉,杯面吹红鳞。主人饱谈笑,和风熏坐宾。但觉天宇迥,尘滓欲清辰。虽非曲水会,自是斜川人。
  • 古诗《墨梅·可是伤春故癯瘦》 - - 王鈇 - - 可是伤春故癯瘦,未应无意作娉婷。不须更向岭头觅,只此松煤更典型。
  • 古诗《吕宣徽挽歌·奕世台衡贵》 - - 司马光 - - 奕世台衡贵,盈门绂冕荣。遐方流惠化,殊俗詟威声。宥密资忠力,安平寄老成。遽骑箕尾去,何以慰苍生。
  • 古诗《寄喻祁阳子乾》 - - 庄昶 - - 十丈青霓落语溪,茅茨移采午天低。焚香闭阁君侯梦,千里烟霞路更西。
  • 古诗《渡河·客行岁晚非远游》 - - 黄庭坚 - - 客行岁晚非远游,河水无情日夜流。去年排堤注东郡,诏使夺河还此州。忆昔冬行河梁上,飞雪千里曾冰壮。人言河源冻彻天,冰底犹闻沸惊浪。
  • 古诗《梧州杂诗·闭门坚请假》 - - 钱秉镫 - - 闭门坚请假,吾道欲谁亲!瘴疠安蛮俗,班行畏蜀人。迁除乱日窃,功罪几时真!寄语程司马,饼师泪正新!
  • 古诗《狮头崖高望》 - - 林占梅 - - 梯田级级径盘盘,立马层巅望眼宽。茂树千章云外出,扁舟一叶浪中攒。觅鱼沙鸟栖无定,茹草村羊饱自还。避雨茅亭时少憩,松声潇飒似鸣滩。
  • 古诗《水龙吟·题平湖朱竹石廉访师遗照,用郑叔问韵》 - - 章钰 - - 大荒披发来兮,新亭定哭山河异。中流砥柱,故家乔木,茫茫余几。虎逝龙亡,教谁收拾,人閒今世。怅令名寿考,先生归也,憖遗不,关天意。知否门生老矣。赋沧浪当年孺子。拘螊穷海,拜鹃荒谷,是何情致。霁月槐堂,春风檀席,精神寄此。愧雷塘著籍,无才作记,配刘公是。 ...
  • 古诗《天柱·削成一柱是何年》 - - 杜范 - - 削成一柱是何年,屹立当空更不偏。我欲借渠成大厦,少陵此意久无传。
  • 古诗《乾明寺·寺古僧残丈室空》 - - 阮阅 - - 寺古僧残丈室空,我来试问老禅翁。 直松曲棘都休道,庭下山茶为甚红。
  • 古诗《秋蝇·秋蝇知我政哦诗》 - - 杨万里 - - 秋蝇知我政哦诗,得得缘眉复入髭。 欲打群飞还歇去,风光乞与几多时。
  • 古诗《春晚叹·一风已快晴》 - - 陆游 - - 一风已快晴,微云复成雨。 盛丽女郎花,坐看委泥土。 蜂房蜜已熟,科斗生两股。 堂堂一年春,结束听杜宇。 老夫久卧疾,乃复健如许; 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