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包熙的诗 > 纺纱行·吉贝多铃岁收好原文及翻译赏析

纺纱行·吉贝多铃岁收好

朝代:清代诗人:包熙时间:2023-04-07
吉贝多铃岁收好,机妇家家理妆早。
明星灼烁坐纺车,桀埘惊起鸡声哗。
银丝抽出白如雪,唯恐布成憎布劣。
入市易棉铢两多,喁喁笑语颜色和。
债户粮差气如虎,贱售且纾一时苦。
老弱依然聚短檐,一身尺布不曾添。

诗人包熙资料

纺纱行·吉贝多铃岁收好作者包熙

包熙,字苍润,号改斋,少有神童之目,年十三补增生,工诗,力学,著有《唾馀草》, 查看详情>>

包熙古诗词作品: 《纺纱行·吉贝多铃岁收好

纺纱行·吉贝多铃岁收好原文及翻译赏析

纺纱行·吉贝多铃岁收好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钱箨石先生兰竹》 - - 张问陶 - - 竹笑兰言迥自如,游心真在物之初。开图顿有临池兴,花叶分明是草书。
  • 古诗《澄霁楼·碧霄纤翳净无留》 - - 弘历 - - 碧霄纤翳净无留,拾及扶栏更上楼。奚啻能穷千里目,三朝万虑一齐收。
  • 古诗《回銮过三关再咏》 - - 弘历 - - 三关兴京西,设险天锡久。然当我祖际,言创不言守。明兵倾国来,迎出攻而取。斩将与搴旗,纷彼败以走。乃知禦敌法,贵夺不贵受。如明之盛时,其边非不九。能入复能出,彼何曾掣肘。然在今言今,守实在九有。 ...
  • 古诗《自锦城归途中作》 - - 郭仲达 - - 车马阗喧未忍听,肩舆缓缓度邮亭。村连万井秧分绿,水拥双凫草破青。壮志未知何日遂,长途应悔此身经。归来已是天中后,且醉郫筒酒一瓶。
  • 古诗《又次韵司空彦修送行》 - - 李若水 - - 仆夫已饭车已巾,再拜别君愁始新。一事未成双鬓秃,百年能几半生贫。云山不断骎骎暮,花柳无边在在春。它日还家稍安稳,杖藜相过莫嫌频。
  • 古诗《凤台曲·凤台何逶迤》 - - 王无竞 - - 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一旦綵云至,身去无还期。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 古诗《席上次李职方游弘法寺韵》 - - 储巏 - - 西林幽事澹相关,远陌初穷识旧湾。洞里莓苔疑小有,壁间行草忆高閒。松杉落落临孤巘,钟磬泠泠隔九寰。莫讶诗人贪佛日,杏花零落即春还。
  • 古诗《寄王度居士·憔悴王居士》 - - 姚合 - - 憔悴王居士,颠狂不称时。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静窗留客话,古寺觅僧棋。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
  • 古诗《海珠寺宴同乡李崔二鸿胪》 - - 孙永思 - - 象设邻鲛室,江流达海门。上方无陆路,四壁有潮痕。香雾笼珠树,飞花堕玉尊。渔歌相听处,萍水不须论。
  • 古诗《苦雨·商祈千日晴》 - - 李英 - - 商祈千日晴,农望四时雨。要得万姓欢,天公犹难处。
  • 古诗《游香山·峦翠罨窗纱》 - - 乾隆 - - 峦翠罨窗纱,栖云敞且嘉。清风披北榻,秋水对南华。时学张颠草,閒烹顾渚茶。词臣群退食,谁与斗吟叉。
  • 古诗《采莲·春山懒妇忻昼眠》 - - 陈元晋 - - 春山懒妇忻昼眠,门前女伴邀采莲。含嚬行过寒烟浦,瞥上兰舟悄无语。寻花不见花深深,见花不折空愁心。停桡看花红更腻,却自低头照秋水。娟娟沙际月一痕,催归几棹菱歌喧。叶底忽逢花并蒂,折归月下乞郎看。...
  • 古诗《游城南留元九李二十晚归》 - - 白居易 - - 老游春饮莫相违,不独花稀人亦稀。更劝残杯看日影,犹应趁得鼓声归。
  • 古诗《蝉鸣黄叶汉宫秋》 - - 赖世陈 - - 汉苑人何在,秋声水一方。鸣蝉犹抱树,密叶早经霜。似共吟情老,先催暮色凉。草随深径绿,烟锁阁门黄。冷咽怜齐女,雄风忆武皇。苍茫连灞岸,凄切问长杨。鬓影瑶阶月,琴眠柘馆床。故宫三十六,鸦背几斜阳。...
  • 古诗《无题·双铜环响噪栖鸦》 - - 孙原湘 - - 双铜环响噪栖鸦,特揭金堂浅碧纱。潇洒自如胸有竹,聪明相照眼无花。香含幽极方为祖,艳透颦中是若耶。璧月在天光在地,认来虽远不曾差。
  • 古诗《社园茗座迟瘿公不至》 - - 黄节 - - 苍然栝柏杉松地,得与游人坐夕凉。六月将秋仍病暑,众嚣宜荈一浇肠。晚来栖息能相过,举国劬劳自未央。到此不无林木叹,士夫名节独寻常。
  • 古诗《月下渡金陵江》 - - 晁说之 - - 玉树开花媚绮窗,龙蟠如植冕旒降。 只今江月交光夜,情似月明愁似江。
  • 古诗《题彭尉轩壁·甓社家居水四环》 - - 陈造 - - 甓社家居水四环,房陵官舍只重山。 客中一旦兼双美,山影江光衽席间。
  • 古诗《清发轩·许多清意思》 - - 留元崇 - - 许多清意思,都在此乡间。 有石半枕水,无窗不面山。 侵衣青霭润,拥钓白云閒。 未许嫌幽寂,古人曾闭关。
  • 古诗《古意·净扫黄金阶》 - - 崔国辅 - -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