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韦国琛的诗 > 蜂房·指点蜂窠里原文及翻译赏析

蜂房·指点蜂窠里

朝代:清代诗人:韦国琛时间:2023-04-05
指点蜂窠里,房悬一角斜。
春深香作国,日暖蜡为家。
世界真如蜜,楼台半是花。
忽逢金翼使,为报午时衙。

诗人韦国琛资料

蜂房·指点蜂窠里作者韦国琛

韦国琛,清道光年间(1821~1850)人士,生平不详。以下诗作收录于徐宗干编,海东书院刊印之《瀛州校士录》。 查看详情>>

韦国琛古诗词作品: 《螳斧·趯趯螳螂斧》 《蚓笛·不须丝竹奏分明》 《蚓笛·不须丝竹奏分明》 《梦灯·的皪画帘前》 《海市·海立云垂澜拥紫》 《海市·海立云垂澜拥紫》 《蜂房·指点蜂窠里》 《梦灯·的皪画帘前》 《蜂房·指点蜂窠里》 《蛙鼓·渊渊响澈白蘋洲

蜂房·指点蜂窠里原文及翻译赏析

蜂房·指点蜂窠里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问樵老·负薪良亦苦》 - - 南有容 - - 负薪良亦苦,翁家住何处。青山枫叶好,且坐吟诗去。
  • 古诗《答佟声远次原韵》 - - 梁佩兰 - - 海内论交意气倾,世情谁得似君情。关心往日三闾裔,眼见鹓雏已长成。
  • 古诗《金陵杂咏·春市家家出》 - - 钱澄之 - - 春市家家出,妆成婿喜无。楼须多日定,衣是隔宵租。勒马情空注,窥帘色尽殊。官装新北调,民俗旧南都。彩仗排班少,毡裘夺路趋。芒神荆棘绕,吁骇问农夫。
  • 古诗《月兔·月中玉兔日金鸡》 - - 乾隆 - - 月中玉兔日金鸡,卯位东方酉位西。综错阴阳交离坎,张衡灵宪岂无稽。
  • 古诗《鹧鸪天·玄月幽重冷客裳》 - - 伯昏子 - - 玄月幽重冷客裳,不吹杨柳亦魂伤。嵯峨九脉遮云阁,菡萏孤枝落画堂。无尽夜,未眠鸯,春风何日满回塘。行霜坐露摧潘鬓,浅唱低斟学柳郎。
  • 古诗《诗·长铗鸣鞘中》 - - 曹植 - - 长铗鸣鞘中。
  • 古诗《詶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 - 刘禹锡 - - 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 古诗《庚申正月督兵海上往返天台未能入山》 - - 阮元 - - 前年游屐入天台,今日云山不肯开。纵使石梁难再到,飞流可向梦中来。
  • 古诗《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并扎卷歌》 - - 柯谦 - - 企清风兮薇山之阳,宝芳帖兮薇露之香。意人世不可以久留兮,雷霆下而取将。幸邺侯之巾袭兮,俨墨迹之未亡。把一麾而束来兮,文正之乡。乔木苍苍兮,兰菲菲其弥芳。嘉先正之有后兮,伟德泽之长。出帖而归之兮,甚魏笏之辉煌。时不可兮再得勉,世世兮珍藏。...
  • 古诗《送陈白沙归南海》 - - 周瑛 - - 东都事矫激,西晋尚清虚。一时自云适,社稷随丘墟。辟彼门户开,转运由其枢。大势皆倾倒,力救将何如。君子阅世多,立说慎其初。择中而守固,孔氏有遗书。
  • 古诗《惜红衣·咏荷花紫草》 - - 曹贞吉 - - 影借氍毹,根连阡陌。都无人惜。翠盖红衣,佳名倩谁锡。盈盈带露,刬袜过茜裙留迹。春碧。行尽断芜,怕王孙岑寂。斜阳弄赤。山抹烟光,丁香也无色。几番风信曾否。记开日。莫是云英潜化,满地乱琼狼籍。惹牧童惊问,蜀锦甚时铺得。...
  • 古诗《中秋日恪士邀饭于法相寺》 - - 陈曾寿 - - 荷已离披桂未稠,淡云微雨过中秋。为耽野饭寻僧饭,还觉平流胜俊流。小阁空山宜客梦,寒芳深院助禅幽。相期更醉重阳节,晞发天风最上头。
  • 古诗《呈时宰·不毛山海尽梯航》 - - 曹勋 - - 不毛山海尽梯航,德洽重熙圣祚昌。万国鼎新周礼乐,千官星拱舜衣裳。惠沾圜土恩波阔,德及昆虫化日长。天地至和昭感格,比闻甘露降番阳。
  • 古诗《题蔡修撰早朝图》 - - 朱彝尊 - - 遮莫鼕鼕画鼓频,披帷风定烛如银。绣墩只许狸奴卧,辛苦妆台拢髻人。
  • 古诗《马太史负图过园亭作》 - - 王世贞 - - 梁园脩竹赋谁传,总为相如席更前。万里关河秋月共,十年湖海岁星偏。吟蝉露叶时孤抱,坐鹊风枝忽对悬。来往深杯应莫拒,旧游回首各茫然。
  • 古诗《普照寺观竹》 - - 饶节 - - 招提夜宿竹连村,似对诸郎孤竹君。独倚胡床人静后,总将尘事付浮云。
  • 古诗《寄题江山叶氏翠香亭》 - - 王柏 - - 谁窃清香下广寒,霜风染就粟肤丹。 须知叶叶苍圭色,花未开时自可观。
  • 古诗《晚入盘门·人语嘲喧晚吹凉》 - - 范成大 - - 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 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 何处采菱闻度曲,谁家拜月认飘香。 轻裘骏马慵穿市,困倚蒲团入睡乡。
  • 古诗《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 - - 梅尧臣 - - 月下马蹄休扰扰,夜凉虫响竞嚣嚣。 一杯独饮愁何有,孤榻无人膝自摇。 北斗柄高天渐转,小冠簪冷发微凋。 谁知静对颓然影,竟夕幽怀岂易聊。
  • 古诗《子夜四时歌·堂上织流黄》 - - 高启 - - 堂上织流黄,堂前看月光。 羞见天孙度,低头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