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魏晋诗人 > 庐山夫人女婉的诗 > 抚琴歌·登庐山兮郁嵯峨原文及翻译赏析

抚琴歌·登庐山兮郁嵯峨

朝代:魏晋诗人:庐山夫人女婉时间:2023-04-07
登庐山兮郁嵯峨,晞阳风兮拂紫霞。
招若人兮濯灵波,欣良运兮畅云柯。
弹鸣琴兮乐莫过,云龙会兮登太和。

诗人庐山夫人女婉资料

抚琴歌·登庐山兮郁嵯峨作者庐山夫人女婉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庐山夫人女婉古诗词作品: 《抚琴歌·登庐山兮郁嵯峨

抚琴歌·登庐山兮郁嵯峨原文及翻译赏析

抚琴歌·登庐山兮郁嵯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喜鱼门主事改官编修》 - - 袁枚 - - 明中官降暗中迁,天眼迟开四十年。可似修真老张果,白头才许作云仙。
  • 古诗《江儿水·你少慕朱家侠》 - - 汪廷讷 - - 你少慕朱家侠。仍贪李白杯。每唱一句生拍手叫好介小生:谈兵说剑将儿曹睨。吟风弄月将骚人拟。轻裘肥马将黄金费。射猎山头豪侈况有。赵女燕姬。夜夜笙歌鼎沸。
  • 古诗《闻鸡·一枕何曾著》 - - 宋湘 - - 一枕何曾著,天寒夜漏稀。龙鸣看剑壁,虎射挂弓衣。谁击中流楫,相惊江水飞。刘琨甘老去,听是恶声非。
  • 古诗《柳梢青·有个人人》 - - 无名氏 - - 有个人人。海棠标韵,飞燕轻盈。酒晕潮红,羞娥凝绿,一笑生春。为伊无限伤心。更说甚巫山楚云。斗帐香消,纱窗月冷,著意温存。
  • 古诗《杂言·黄蘖其味苦》 - - 乾隆 - - 黄蘖其味苦,咀嚼生微甘。白蜜满口甜,微辛其中潜。元冰含阳温,烈火藏寒炎。翼者两其足,齿者角难兼。高明□阚室,天道每益谦。百虑或一失,刍荛有理谈。
  • 古诗《定道德经·圣人不为目》 - - 郭之奇 - - 圣人不为目,人目乃圣腹。人目灿如金,圣腹浑如玉。天物自芸芸,吾以观其复。有者虽并作,无者终守笃。人生行世间,如车三十辐。有之以为轮,无之以为毂。为吾有身,大患相亲。及吾无身,何患可邻。身何可罔,宠辱休仗。无象之象,是谓惚恍。曰夷曰希,强名曰微。三者为一,妙玄乃归。深不可卜,以...
  • 古诗《满江红·岳坟次武穆原韵》 - - 吴绮 - - 碧镂红牙,有谁是当今秦柳。共说道挂冠归去,人称漫叟。孤竹祠边乌长角,大槐宫里貂笼首。问年时豪气可曾除,君言否。天付与,凌云手。人罕及,粲花口。尽蛾眉谣诼,任他群妇。楚泽好栽君子竹,汉书合下贤人酒。待华阴山上乎先来骑龙狗。...
  • 古诗《富珠哩子升经历》 - - 袁华 - - 问讯湖南暮,艰危无使来。兵戈何日息,舟楫几时回。云梦惟空泽,钱塘又劫灰。相思对明月,独立意徘徊。
  • 古诗《冬夜尧勋过访值雷雨大作》 - - 佘翔 - - 岁寒风雨夜,兴似剡溪船。雷震嘉平月,星缠己夘年。酒人吾独老,词客尔堪怜。剪烛弹棋罢,联床一醉眠。
  • 古诗《甲戌之省途中》 - - 何威凤 - - 鸡犬声喧隔岸闻,几家茅屋枕溪濆。田间水涨花初落,山里人稀鸟自群。地僻可能逃赋役,时清犹自得耕耘。客愁别有怆然处,高树成行又晚曛。
  • 古诗《山行·深谷人家尽力耕》 - - 郑潜 - - 深谷人家尽力耕,老翁稚子笑相迎。但愁官府徵租赋,不识风尘有甲兵。
  • 古诗《明叔昆仲特惠梅花聊赋小诗三篇为谢》 - - 韩维 - - 玉斝久期繁艳至,筠笼先漏暗香来。歌童知我怜芳意,不向尊前唱落梅。
  • 古诗《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 - 李群玉 - - 桂枝攀尽贾家才,霄汉春风棣萼开。世掌纶言传大笔,官分鸿序压霜台。闽山翠卉迎飞旆,越水清纹散落梅。到日池塘春草绿,谢公应梦惠连来。
  • 古诗《夏日同少游诸友登楼即事》 - - 桑正国 - - 情闲共悦良朋好,溽暑消来过雨时。萍水远流青点小,柳堤横暝翠丝垂。轻烟晚透疏林迥,嫩卉芳迎皎月迟。清思廓然欣赏地,瞰观遥阁静联诗。
  • 古诗《忆江南十阕·江南忆》 - - 张恨水 - - 江南忆,满屋是藤花。柳下行来穿白露,舟中归去映流霞。门外子江斜。
  • 古诗《挽张魏公·背水未成韩信阵》 - - 刘过 - - 背水未成韩信阵,明星已陨武侯军。 平生一点不平气,化作祝融峰上云。
  • 古诗《送牡丹与赵元思》 - - 李新 - - 只许青松约岁寒,姚黄魏紫偶盈盘。 晨妆休插无盐鬓,送与文君卷帐看。
  • 古诗《秀野·迂叟相望百载间》 - - 陈宓 - - 迂叟相望百载间,遗风谁道久凋阑。 欲期他日勋名盛,追作当年榜样看。 汗漫西湖开望哀,崔嵬方巘献云端。 功名肯擅一丘乐,突兀须教天下欢。
  • 古诗《感皇恩·花院小回廊》 - - 李弥逊 - - 花院小回廊,庭萱成行。水面红妆翠绡帐。蓬莱云近,风露一番清旷。星郎来碧落,长庚象。 素志未酬,丹心益壮。且醉真珠小槽酿。不须皓齿,拍手狂歌清唱。一尊为寿庆,羲皇上。 ...
  • 古诗《淮阴杂兴》 - - 陈基 - - 千里相逢淮海滨,一枝谁寄岭梅春。 老来易感山阳笛,年少休轻胯下人。 失侣雁如秦逐客,畏寒花似楚遗民。 每过百战疮痍地,立马西风为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