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婺州山中人的诗 > 歌·静居青嶂里原文及翻译赏析

歌·静居青嶂里

朝代:唐代诗人:婺州山中人时间:2023-04-06
静居青嶂里,高啸紫烟中。
尘世连仙界,琼田前路通。

诗人婺州山中人资料

歌·静居青嶂里作者婺州山中人

失姓名。婺州有僧入山,见其古貌巾褐,骑牛手执鞭、扣角而歌。事见《葆光录》卷一。《全唐诗》存诗1首。 查看详情>>

婺州山中人古诗词作品: 《歌·静居青嶂里

歌·静居青嶂里原文及翻译赏析

歌·静居青嶂里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河间·喜气群生向》 - - 钱载 - - 喜气群生向,春光太守催。缮城高带日,除道坦收埃。博士将诗从,诸王议礼来。青旂待披拂,千里柳新栽。
  • 古诗《病中杂书·江国书来屡问归》 - - 诸宗元 - - 江国书来屡问归,不知卧病鐍楼扉。阿爷强坐亲书答,有梦宵来一并飞。
  • 古诗《过永州道间·雨欠农忧燥》 - - 李曾伯 - - 雨欠农忧燥,风多客苦埃。犹寒莺未出,将社燕还来。桃放红凝脸,梅飘粉褪腮。春山如旧识,一笑病颜开。
  • 古诗《白云山楼中·高坐楼中云作衣》 - - 叶春及 - - 高坐楼中云作衣,夜来亲见郑安期。无情最是峰头鹤,不为游人住少时。
  • 古诗《在狱思母·时当严冱入囚诸》 - - 张国维 - - 时当严冱入囚诸,职旷冬温惨不舒。雷电合章刑有属,棘薪匪令德无舆。五更柝击孤臣梦,两岘霜寒寿母裾。安得微躯生羽翮,有怀三徙是吾庐。
  • 古诗《长安夜雨·滞雨通宵又彻明》 - - 薛逢 - -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 古诗《白水山佛迹岩行速不果到次东坡韵》 - - 李纲 - - 罗山与浮山,对峙蹲两股。有如垂天鹏,决起初振羽。兹山乃东麓,秀若芙蓉吐。谽谺岩洞开,地裂娲不补。何人履石上,修趾映玄乳。当时巨灵氏,擘华不用斧。蹈躟意未已,遗拇到南土。连山乃浮来,海若助掀舞。强称金仙人,谁见来接武。坳洼踰镌鎞,缕脉分踵拇。何尝藉青莲,长此濯白雨。颇疑秦汉...
  • 古诗《乙丑仲夏·九秋即景挂山堂》 - - 陈式金 - - 九秋即景挂山堂,聊助空洞四壁荒。补破修残粗毕事,亲朋相慰历沧桑。
  • 古诗《九月既望次瑞卿惜别诗》 - - 程嘉燧 - - 逢君春向暮,相送忽深秋。长夏无蝉噪,高天极鸟投。闲阶松叶碧,空院菊花留。晓月临山驿,寒风满县楼。人行落木戍,马识渡河愁。不谓平生泪,还因别思流。
  • 古诗《池州江中望青阳九华山》 - - 易佩绅 - - 去年华岳停鞭处,饱看莲花第一峰。白下今来几萍梗,青阳又见九芙蓉。愁心江上云千叠,残梦天涯路万重。赖有名山作奇状,经过时为破尘容。
  • 古诗《范蠡·浮海鸱夷一棹多》 - - 屈大均 - - 浮海鸱夷一棹多,飘然应自老烟波。身全岂合为齐相,赀累将无愧越娥。子死千金当市井,师遗一策是岩阿。会稽山下馀汤沐,士女犹传采葛歌。
  • 古诗《十月晦过舍弟庭玉处见诸人棋战方酣顷之复过集者皆散独枰尚在窗户阒然因成三篇呈子常汉臣》 - - 李昭玘 - - 妙手固多暇,忿兵终易穷。戏馀归一笑,战罢失群雄。风过雨雹息,天明星斗空。烂柯人已去,斜日上窗红。
  • 古诗《解警后·生死谁知月有权》 - - 林庚白 - - 生死谁知月有权,古来惟是愿长圆。而今月好翻资敌,怜取朦胧四海全。
  • 古诗《温泉·阴阳分二气》 - - 李吕 - - 阴阳分二气,钧播立万物。泉脉或寒温,初非择地出。
  • 古诗《瑶花·天中树木》 - - 汪元量 - - 天中树木,高耸玲珑,向濯缨亭曲。繁枝缀玉。开朵朵九出。飞琼环簇。唐昌曾见,有玉女来送春目,更月夜八仙相聚。素质粲然幽独。 江淮倦客再游,访后土琼英,树已倾覆,攀条掐干,细嗅来尚有微微清馥。却疑天上列燕赏,催汝归速。恐後时重谪人间,剩把铅华妆束。 ...
  • 古诗《澹山岩遇雨·山神从狡狯》 - - 项安世 - - 山神从狡狯,心赏莫蹉跎。 况近茱萸节,县知风雨多。 不冲新润去,将奈积阴何。 相戒添裘褐,排云入薛萝。
  • 古诗《晴郊意行到梅山示弟茝》 - - 陈著 - - 安排聚首易参差,信意行来始是奇。 山色堪餐饶有菊,樵歌相应自成诗。 危时杯酌旱云雨,老境襟期春水澌。 醉里更无门外话,一声寒雁弟兄知。
  • 古诗《品画·品画先神韵》 - - 袁枚 - -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蛟龙生气尽,不若鼠横行。
  • 古诗《姜女祠》 - - 乾隆 - -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配国殇。 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 由来此日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 长见秉彝公懿好,讹传是处也何妨?
  • 古诗《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 - - 贾曾 - - 阮籍蓬池上,孤韵竹林才。巨源从吏道,正拥使车来。 相逢且交臂,相命且衔杯。醉后长歌毕,馀声绕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