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沈璟的诗 > 缑山月·先代庆源长原文及翻译赏析

缑山月·先代庆源长

朝代:明代诗人:沈璟时间:2023-04-08
先代庆源长。横海衍天潢。
青春绿鬓气昂昂。但论文讲武。
招贤好客。国士无双。

诗人沈璟资料

缑山月·先代庆源长作者沈璟

生卒:1533-1610。介绍:明苏州吴江人,字伯英,号宁庵,又号词隐。万历二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寻补礼部员外,改吏部,降行人司正,升光禄寺丞。留心边事,精于六书,而毕生深究者,则为戏曲声律,罢..... 查看详情>>

沈璟古诗词作品: 《馀文·众》 《燕归梁·萍水相逢意甚殷》 《四边静·小生》 《一煞·告娘行发善心》 《缑山月·先代庆源长》 《鹧鸪天·一剑分明慰旅魂》 《节节高·今宵岁已除我》 《夜行船·一虎何劳传众口》 《山歌·孟州城里人家忒煞閒》 《东瓯令·小旦

缑山月·先代庆源长原文及翻译赏析

缑山月·先代庆源长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病中杂书·来去春郊趁暖风》 - - 诸宗元 - - 来去春郊趁暖风,绯桃时见野篱中。此行常润趋吴郡,却少秾青间浅红。
  • 古诗《谒客·入门投刺吏翩翩》 - - 张耒 - - 入门投刺吏翩翩,我非欲见礼则然。异哉宾主两无语,客起疾走如避然。我已不恭愧昔贤,忍使涂炭朝衣冠。人生暂聚鸿集川,春风吹飞何后先。
  • 古诗《滇南杂咏·高峣渔友两三家》 - - 袁嘉谷 - - 高峣渔友两三家,狂笑升庵醉兴赊。渊底有人呼欲出,一船明月载芦花。
  • 古诗《送庞西牟公车》 - - 成鹫 - - 三年前记别君时,袖取奇香寄所思。我友尚存怀里字,故人犹是社中儿。花明上国看千树,春满家山老一枝。从此东林归不得,纵归多恐笑攒眉。
  • 古诗《句·隙风无端吹我烛》 - - 吴沆 - - 隙风无端吹我烛,满窗明月心更清。
  • 古诗《代庐舍留·瓜庐小结在塘坳》 - - 黄淳耀 - - 瓜庐小结在塘坳,城市翛然即远郊。谷为愚公宁避辱,亭因扬子不辞嘲。鸣螀秋尽犹缘砌,舞燕春深亦认巢。莫爱云松栖绝壁,山中依旧要诛茅。
  • 古诗《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 - - 杨士奇 - - 娟娟玉树照人明,仪表雍容意度新。珍重茂年勤德业,承芳终合到公卿。
  • 古诗《忆江南·湖上水》 - - 沈宜修 - - 湖上水,流绕断桥横。渺渺泛连遥岫碧,溶溶浮向落花明。鱼浪簇青萍。环曲岸,漪练浸云平。棹引纤罗香拂拂,镜窥娇粉艳盈盈。歌管作波声。
  • 古诗《菩萨蛮·花蹊密影成花洞》 - - 袁思亮 - - 花蹊密影成花洞。鸾裾凤带行烟重。暂得见何郎。江头楂树香。夜天如玉砌。凉旷吹浮媚。露折一枝兰。稍知花簟寒。
  • 古诗《绮怀二叠·白云幽石卧吹箫》 - - 姚佳 - - 白云幽石卧吹箫,大地山河入望遥。一梦已都归昨日,千金谁与酌金宵。杨朱惆怅亡羊路,郑相迷离覆鹿蕉。徜想三生俱落叶,愁如天远也全消。
  • 古诗《雨中送客江上偶成》 - - 陈献章 - - 细雨江边送画桡,肩舆如梦看春潮。不知此处谁分付,笑倚南风酒未消。
  • 古诗《十一月·文疏烘暖漏阳光》 - - 乾隆 - - 文疏烘暖漏阳光,刺绣工夫一线长。捲起重帘风细处,爱他轻度小梅香。
  • 古诗《雨止游武陵·越山越水眼前好》 - - 唐保恕 - - 越山越水眼前好,船泊西湖雨顿开。归去江南人问我,也曾一到武陵来。
  • 古诗《调笑令·又题》 - - 潘榕 - - 清醒。清醒。恍然梦中情景。可怜衰到而今。多少伤怀冷心。心冷。心冷。五十六年小影。
  • 古诗《家兄携秉常看山予病不能往》 - - 陈献章 - - 行色千崖里,风光三月中。山家愁酒少,造物爱诗工。好鸟簧为韵,新花锦作丛。吾能骑瘦马,不惜远追从。
  • 古诗《送人还洛·十月朝天春始回》 - - 李梦阳 - - 十月朝天春始回,洛邦真喜使君来。柳条临路若相侍,梅花满堂浑欲开。雪晴几过回变浦,日落时登承露台。九重他日求贤诏,不道今无贾传才。
  • 古诗《点绛唇·余客渝州,而门人旧故先后来者甚众,尊酒相劳,感慨系之》 - - 汪东 - - 一种羁情,巴山可似秦淮夜。艳春初谢。桃李翻盈把。十斛明珠,未抵连城价。欢游罢。酒阑香灺。谁共西窗话。
  • 古诗《劝友人》 - - 穆旦 - - 在一张白纸上描出个圆圈,点个黑点,就算是城市吧,你知道我画的正在天空上,那儿呢,那颗闪耀的蓝色小星!于是你想着你丢失的爱情,独自走进卧室里踱来踱去。朋友,天文台上有人用望远镜正在寻索你千年后的光辉呢,也许你招招手,也许你睡了?...
  • 古诗《初寒·欲雨还晴又作阴》 - - 杨万里 - - 欲雨还晴又作阴,添衣已减却重寻。 绝知不晚新寒到,更用先来破客心。
  • 古诗《读唐人乐府戏拟思妇怨》 - - 陆游 - - 一自门前征马嘶,此心常与断云西。 双飞空羡雉朝雊,独泣忍闻乌夜啼! 辽海昼昏麈漠漠,杜陵春到草萋萋。 孤愁可为邻姬说,只有临樽醉似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