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魏鹏的诗 > 闺情·春闺晓起泪痕多原文及翻译赏析

闺情·春闺晓起泪痕多

朝代:宋代诗人:魏鹏时间:2023-04-05
春闺晓起泪痕多,倦理青丝发一窝。
十八云鬟梳掠过,更将鸳镜照秋波。

诗人魏鹏资料

闺情·春闺晓起泪痕多作者魏鹏

魏鹏,字寓言,襄阳(今属湖北)人。举进士(《湖北诗徵传略》卷三六)。《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七编于张商英、勾龙如渊之间,姑置于此。今录诗四首。..... 查看详情>>

魏鹏古诗词作品: 《闺情·薰风无路入珠帘》 《闺情·侍女新倾盥水汤》 《闺情·红绫拭镜照窗纱》 《闺情·春闺晓起泪痕多

闺情·春闺晓起泪痕多原文及翻译赏析

闺情·春闺晓起泪痕多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朝中措·平生此地几经过》 - - 向滈 - - 平生此地几经过。家近奈情何。长记月斜风劲,小舟犹渡烟波。而今老大,欢消意减,只有愁多。不似旧时心性,夜长听彻渔歌。
  • 古诗《次韵圣和还自京师途中见寄》 - - 刘挚 - - 郊原新雨静纤埃,路下霏烟白玉台。辽鹤应悲里中旧,仙凫今自日边回。云端心望高堂喜,马上诗寻故社来。牢落不才疏世者,尚贪斗粟变蒿莱。
  • 古诗《浣溪沙·渺渺秋心却付谁》 - - 王韶生 - - 渺渺秋心却付谁。宵来形影整相依。玉阶清怨夜凉时。明月一轮生远思,朱弦三叹失春姿。云罗万里雁孤飞。
  • 古诗《挽陈大夫·水犀军散士心移》 - - 何绛 - - 水犀军散士心移,五十馀城渐不支。一死报君闽陷日,孤臣尽节妇亡时。黄麻暂慰重泉恨,碧血长留万姓悲。况有佳儿能继述,直声偏起后人思。
  • 古诗《云庵静坐吟·独向空山静坐时》 - - 罗伦 - - 独向空山静坐时,白云提构若为谁。夜深只遣山童数,月到梧桐第几枝。
  • 古诗《凤凰台·台上吹箫作凤声》 - - 董儒 - - 台上吹箫作凤声,凤凰相应共和鸣。一从仙侣乘云去,几听遗音傍月明。芳草洲前闲宿鹭,乌衣巷口语流莺。可怜虎踞山边土,频筑南朝六代城。
  • 古诗《访罗仁达不遇留题楼壁》 - - 郭钰 - - 一径松风导入山,老怀愿托白云閒。白云飞去他山宿,日暮雨来愁倚阑。
  • 古诗《挽沈明德·青袍落魄众堪怜》 - - 沈周 - - 青袍落魄众堪怜,每每科场让少年。原宪长贫还有病,渊明一火竟无廛。小篇绝笔留孤邸,半纸虚名付冷毡。魂忆西湖是归路,梅花月色尚依然。
  • 古诗《春帖子词皇帝阁》 - - 宋祁 - - 天上春先遍,世间人未知。黄金装柳蕊,红密点花枝。
  • 古诗《即事·急云拖暴雨》 - - 卢青山 - - 急云拖暴雨,行过倏已灭。太阳躲未及,瞠目犹惊怵。路人皆惶惶,四觅檐与壁。近者归取伞,出门悔已失。我唯持一心,不惧亦不急。嗟伞小伎俩,安与造物变幻敌。
  • 古诗《五月六日赐观西湖》 - - 曾棨 - - 玉珂龙影出长楸,诏许西湖揽辔游。云气连山常带雨,风声度壑迥疑秋。树含飞翠沾衣湿,泉作垂虹绕涧流。中使淹留归向晚,水纹轻漾采莲舟。
  • 古诗《》 - - 乾隆 - - 畿南今日喜音来,好雨均沾郁抱开。奏牍频翻难下笔,恐防从此讳言灾。
  • 古诗《睡起得句·昨日微薰今日寒》 - - 包兰瑛 - - 昨日微薰今日寒,铜蠡漏静篆烟残。隔花鹦鹉声声唤,料峭东风莫倚栏。
  • 古诗《继莲龛方伯》 - - 刘绎 - - 官高名士气,儒雅将才兼。文本无凭据,公何涉怨嫌。毡寒蒙不顾,门肃自矜严。寂寞南州榻,而今尚仰瞻。
  • 古诗《华氏农场·园林空旷辟农场》 - - 龚锡圭 - - 园林空旷辟农场,侥幸芳邻隔一墙。春日晴和风景好,万花满树蜜蜂香。
  • 古诗《灿烂》 - - 马松 - - 我曾经与花平分秋色一灿一烂一直硬挺进冬天弯弓射走燕子转身又射去风声我遇到了灿烂姹紫和嫣红我在她们身上左右开弓 看见她们的呻吟如雪我又遇见了冷和冰都是我的一妻一妾是心肝 必须长在绿叶间是爱人 即使床在天边 她也近在眼前我曾经走南闯北把那条路都走旧我现在每天...
  • 古诗《山居-默默淘米煮饭》 - - 张错 - - 默默淘米煮饭,再把卷心菜一刀切了,山居的日子,就是如此的断然与无闻,粗茶与淡饭。日子是无声的,所以言辞显得笨拙了,山居是无人的所以礼仪也疏忽了。天气凛寒的山岭,清晨推窗,有雪,佳。去夕,暮色强掩夕阳,无妨。只是每逢连夜苦雨,总缺一束春韭,或是一个久无音讯,飘然来访的旧友。远离得...
  • 古诗《落叶·清霜槁千林》 - - 艾性夫 - - 清霜槁千林,黄叶欲万舞。一夜北窗眠,潇潇听乾雨。
  • 古诗《挽辞·城阙宫车转》 - - 王安石 - - 城阙宫车转,山林隧路归。苍梧云未远,姑射露先曦。玉暗蛟龙蛰,金寒雁鹜飞。老臣他日泪,湖海想遗衣。
  • 古诗《鹤·何年玉羽别昆丘》 - - 任伋 - - 何年玉羽别昆丘,飞舞长亲十二楼。 警露夜窥瑶圃月,翔云高忆海天秋。 肯教渠略知遐寿,会向神区更远游。 正是溶溪烟水碧,好陪青凤饮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