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潘光统的诗 > 闺怨·幽人畏人知原文及翻译赏析

闺怨·幽人畏人知

朝代:明代诗人:潘光统时间:2023-04-05
幽人畏人知,深闺独闭时。
莫令秋月入,照见妾空帷。

诗人潘光统资料

闺怨·幽人畏人知作者潘光统

潘光统,字少承,号滋兰。顺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贡生,入太学。授光禄寺署丞,迁京府通判。著有《滋兰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二四、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清道光《..... 查看详情>>

潘光统古诗词作品: 《秋望·粤王楼阁引飞峦》 《闺怨·幽人畏人知》 《厓山吊古·辛苦驱驰瘴海滨》 《出京·献书此日出神州》 《署中对月忆家慈》 《羊城吊古·南国川原几变更》 《小除夕郭乐周小酌舟中》 《伤春·物候半春色》 《厓山吊古·祥兴国脉仅奄奄》 《洪光寺·桂薪怜上国

闺怨·幽人畏人知原文及翻译赏析

闺怨·幽人畏人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希夷·元无影响体虚灵》 - - 元天锡 - - 元无影响体虚灵,强自安名曰视听。不涉根尘微妙处,皎然秋月照沧溟。
  • 古诗《拂水山庄·绛云楼阁久栖鸦》 - - 袁枚 - - 绛云楼阁久栖鸦,往事苍凉足叹嗟。九庙冬青无故主,半庭红豆有新花。纶扉物望三朝重,生死人间一念差。欲问溪边江令宅,断烟衰草是谁家。
  • 古诗《西江月·风额绣帘高卷》 - - 凌濛初 - - 风额绣帘高卷,兽檐朱户频摇。两竿红曰上花梢,春睡厌厌难觉。好梦枉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 古诗《莹心堂·书堂泉上架嵯峨》 - - 弘历 - - 书堂泉上架嵯峨,欲看春流景若何。平处汇池冰未解,莹心别喜不生波。
  • 古诗《过蹇振士斋观画不值独坐书此》 - - 郑珍 - - 清明忽中秋,客意感佳节。不羡上河人,祇爱今夜月。
  • 古诗《在边亭赋得山花戏寄两领客使并滋三》 - - 王孝廉 - - 芳树春色色甚明,初开似笑听无声。主人每日专攀尽,残片何时赠客情?
  • 古诗《天界寺访半峰上人闻已入楚》 - - 皇甫汸 - - 松关静闭座凝尘,童子花间笑候宾。挂却袈裟看有相,持来如意赠无因。昭丘直指弥天路,湘水遥通慧海津。衡岳若逢飞锡后,不知留偈与何人。
  • 古诗《荅段德夫水部》 - - 杨慎 - - 天涯戎旅春,一十五回新。多情花与鸟,岁岁有留人。
  • 古诗《乳猫·乳猫毛比雪》 - - 薛季宣 - - 乳猫毛比雪,卉服絮成衣。扼鼠气方盛,食牛形但微。纷拿殊矍铄,上下拟腾飞。几许明眸子,亏盈望日晖。
  • 古诗《移住中州·漫须论住后》 - - 道敷 - - 漫须论住后,只拟到来初。树冻花从里,烟寒柳任疏。饭因饥乌施,偈为老农书。尽慕居穷谷,深村可不如。
  • 古诗《放歌送王明佐》 - - 王世贞 - - 汉代梁伯鸾,挥手出秦关。五噫满天地,其人阛阓间。千秋王生亦如此,北游黯淡风尘里。海上珊瑚属银汉,匣里莲花郁秋水。傲骨长横肮
  • 古诗《杨复先寄荔子仍和予昨所赠二诗因次韵》 - - 晁公溯 - - 遥想载酒客,时来从子云。山高去天咫,日永惜阴分。秋稼田亩接,夏弦闾里闻。草堂无数出,猿鹤有移文。
  • 古诗《圆照寺·横枕山窗里》 - - 杨慎 - - 横枕山窗里,月明林影动。禅心烱不眠,宁有巴山梦。
  • 古诗《桂湖·短城三面绕》 - - 曾国藩 - - 短城三面绕,浅水半篙寒。鸟过穿残日,鱼行起寸澜。秋来楼阁静,幽处地天宽。平昔江湖性,真思老钓竿。
  • 古诗《潼关门·函关西上潼关来》 - - 杨揆 - - 函关西上潼关来,旭日正射关门开。门开四扇城百雉,迢递层城屹山峙。汉唐设险凭此关,连营甲骑屯如山。时平无处问残垒,但见长河万斛波回环。万里当风陵,双峡险初脱。青山转处有余力,山束千重河一折。中流无风喷怒涛,重舸径上长樯摇。昨宵我住严关下,愁听惊流梦中泻。河流东注我向西...
  • 古诗《秘省和刘左司韵》 - - 马廷鸾 - - 三年三揖壁奎星,当日曾登著作庭。大雅重逢君子聚,斯文还属圣人兴。倚天延阁缘云上,拔地方壶历级升。自别青藜仙分隔,借书独对短檠灯。
  • 古诗《吴江怀古·子胥今日委东流》 - - 胡元质 - - 子胥今日委东流,吴国明朝亦古丘。大笑夫差诸将相,更无人解守苏州。
  • 古诗《送化士·秘在形山元是碍》 - - 释慧空 - - 秘在形山元是碍,散于人世亦非真。还从是碍非真处,收取归来要见人。
  • 古诗《陈留市隐者》 - - 陈师道 - - 陈留人物后,疑有隐屠耕。 斯人岂其徒,满腹一杯羹。 婷婷小家子,与翁同醉醒。 薄暮行且歌,问之讳姓名。 子岂达者与,槁竹聊一鸣。 老生何所因,稍稍声过情。 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 诗书工发冢,刀籋得养生。 飞走不同穴,孔突不暇黔。...
  • 古诗《狮子林竹下偶咏》 - - 徐贲 - - 客来竹林下,时闻涧中琴。 经房在幽竹,庭户皆春阴。 孤吟遂忘返,烟景生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