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吕克孝的诗 > 过田叟·我欲驱黄犊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田叟·我欲驱黄犊

朝代:明代诗人:吕克孝时间:2023-04-06
我欲驱黄犊,移家傍屋东。
但容茅盖顶,先为筑牛宫。

诗人吕克孝资料

过田叟·我欲驱黄犊作者吕克孝

字公原,青浦人。万历丁酉乡试第一历官工部郎中有愧翁诗草 查看详情>>

吕克孝古诗词作品: 《过田叟·我欲驱黄犊》 《栖霞寺·宅记明僧绍》 《青溪庵·江令何年宅

过田叟·我欲驱黄犊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田叟·我欲驱黄犊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咏雪韵·处处州村犬吠关》 - - 赵显命 - - 处处州村犬吠关,南天飞雪始漫山。低将近地徘徊落,去复随风飒沓还。路远难成吟絮会,身忙那得访梅闲。即知盈尺终消尽,独奈添凝两鬓间。
  • 古诗《和文远叔行春》 - - 杨万里 - - 行脚宜晴翠,看云恐夕黄。何村不花柳,此社要柴桑。一笑当谁领,同来得许忙。老怀翻作恶,不剩半分狂。
  • 古诗《杂怀·临秋河汉仄》 - - 王廷相 - - 临秋河汉仄,三五明月光。独坐念婉娈,佳人杳难忘。绮阁翠羽闼,玉井黄金床。忆昔奉君欢,徘徊令心伤。鸿鸟飞南征,浮云随风翔。岂无尺书札,天远不得将。登高散郁抑,旷野何茫茫。赖有游梦魂,聊以慰中肠。...
  • 古诗《潇湘楼杂忆·无计留行且送行》 - - 孙原湘 - - 无计留行且送行,画阑特地倚新晴。难将此意教郎会,兜语双鬟送笑声。
  • 古诗《浣溪沙·风暖蘋洲二月天》 - - 苏穆 - - 风暖蘋洲二月天。客怀何处不凄然。片帆春水度芳年。莫问天涯惆怅事,落花残月在樽前。一行新柳自含烟。
  • 古诗《晨起苦寒·夜霜漫屋风折竹》 - - 张耒 - - 夜霜漫屋风折竹,我乃与君在空谷。平生一衲度严寒,块守深炉体生粟。大潘借马贷监河,小潘无事仰屋歌。妻儿号寒剧雁鹅,诗书满腹将如何。
  • 古诗《和王卫军解讲诗》 - - 沈约 - - 妙轮辍往驾,宝树未开音。甘露为谁演,得一标道心。眇眇玄涂旷,高义总成林。七花屏尘相,八解濯芳襟。
  • 古诗《送倪考功赴浙江少参》 - - 林文俊 - - 一门圭组羡多贤,仝榜金绯独妙年。归省正逢家庆日,别离须记岁寒天。南都人物阳秋里,两浙山川节制前。到处疮痍应可念,城西休问泛湖船。
  • 古诗《禅友·寄语同参人》 - - 李吕 - - 寄语同参人,切忌随他转。若向句中寻,相逢不识面。
  • 古诗《严州·城府黄尘扑马鞍》 - - 范成大 - - 城府黄尘扑马鞍,一篙重探水云寒。耳边眼底无公事,睡过严州二百滩。
  • 古诗《九日登芦台怀于鳞元美兄弟明卿诸君子》 - - 徐中行 - - 孤城摇落气悲哉,斥卤黄花也自开。万里乡心随去雁,九河秋色起登台。自怜蓬鬓风尘老,犹忆萸囊汉署来。此日衔杯谁不念,飘零天地转堪哀。
  • 古诗《清风轩·幽轩种竹已成林》 - - 叶槩 - - 幽轩种竹已成林,一榻凉风半亩阴。湘水月明看鹤舞,渭川春晓听龙吟。帘前翠色凉侵席,窗外秋声韵入琴。莫学东园桃李质,荣枯易改岁寒心。
  • 古诗《倡和诗·金阙寥阳晓气昽》 - - 钱谦益 - - 金阙寥阳晓气昽,绿章促数上天公。帝方蒿目忧黎庶,君亦斋心相祖宗。狐鼠乱行凭虎豹,鱼虾波及为蛟龙。灵风肃穆帷中语,凭仗神工斡国工。
  • 古诗《宿禾水上·薄游成信宿》 - - 彭孙贻 - - 薄游成信宿,湖上对床眠。凉气生渔火,残星乱晓天。远钟欹枕外,疏树捲帘前。深坐能忘暑,凭楼遂渺然。
  • 古诗《宫词·宫嫔春昼步庭前》 - - 周彦质 - - 宫嫔春昼步庭前,曲砌轻风
  • 古诗《帝城·帝城回想梦魂中》 - - 边元鼎 - - 帝城回想梦魂中,秋月春花在处同。朱雀桥南三月草,凤皇楼上四更风。锦囊别后吟笺少,玉笛閒来酒盏空。赢得当时旧标格,九分憔悴入青铜。
  • 古诗《瑞鹤仙·喜西园放钥》 - - 张元干 - - 喜西园放钥。对燕寝香润,棠阴寒薄。东风夜来恶。禁烟时天气,莺啼花落。新晴共约。怕韶光容易过却。把铜壶缓浮金杯,禊游行乐。 弦索。笙簧声里,还记兰房,正垂罗幕。初眠弱柳。梅如豆,玉如琢。向凤凰池上,鸳鸯影里,他年何啻紫橐。看流芳,继踵韦平,盛传巩洛。 ...
  • 古诗《寄江东真漕·金陵千古帝王都》 - - 刘宰 - - 金陵千古帝王都,肉食何人解远图。 只有爱民真学士,不惭通务汉三儒。
  • 古诗《送春寄友·老翁欲作送春诗》 - - 仇远 - - 老翁欲作送春诗,借问春去将何之。 连朝醉不省人事,昨夜春归更不知。 客装欲趁春归去,家在西湖绿阴处。 青青竹笋白白鱼,也胜客中常茹素。 杜鹃吻血啼未乾,发白易黑留春难。 冶城翁定有新语,楝花风急生余寒。...
  • 古诗《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 - 辛弃疾 - -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