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马瑞的诗 > 寒郊·野旷色如暝原文及翻译赏析

寒郊·野旷色如暝

朝代:明代诗人:马瑞时间:2023-04-06
野旷色如暝,寒郊气转清。
贪看飞鸟没,立尽落霞明。
日堕危峰影,风低旅雁声。
潞州栖未稳,移棹入吴城。

诗人马瑞资料

寒郊·野旷色如暝作者马瑞

马瑞,无锡人,字而采,号大林,父世名,与兄世奇齐名。天启元年举人以荐授知州,居乡里称长者。瑞才华富瞻称其门风。崇祯十六年进士,除吉水知县,不赴,改应天府武教授,迁国子博士。..... 查看详情>>

马瑞古诗词作品: 《寒郊·野旷色如暝

寒郊·野旷色如暝原文及翻译赏析

寒郊·野旷色如暝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余病痢医者误投蔘耆遂至大剧》 - - 袁枚 - - 胸横一老字,动手便蔘苓。譬治萑苻盗,先存姑息心。弯弓忘审的,闭眼乱穿针。始悟中医好,俞跗何处寻。
  • 古诗《舒城·鹑鸪声近郭》 - - 钱载 - - 鹑鸪声近郭,雨欲遣诗来。地有桐乡爱,人非大历才。母家枌社改,客舍藕池回。采采虚芳藻,无由荐一杯。
  • 古诗《金水桥晓月·天近夜如何》 - - 钱载 - - 天近夜如何,银蟾静玉河。五云光窈窕,双阙影嵯峨。步缓宁妨藓,襟疏似袭荷。扶阑延望迥,为照上銮坡。
  • 古诗《天宁寺联·众香馥郁凝华盖》 - - 乾隆 - - 众香馥郁凝华盖;多宝光明驻法轮。
  • 古诗《鹧鸪天·缥缈房栊旧日居》 - - 胡士莹 - - 缥缈房栊旧日居,斜阳狼藉镜中芜。而今沟叶题红处,肠断西风一字无。追往事,感今吾,秋花秋鬓两萧疏。冤禽衔石终投海,长恨人情鸟不如。
  • 古诗《句·殷红片片点苍苔》 - - 周林 - - 殷红片片点苍苔。
  • 古诗《长安车次·吴棉乍卸袷衣单》 - - 李冰若 - - 吴棉乍卸袷衣单,又乘征轺犯夜寒。震耳新波鸣歇浦,随车古月照长安。疏疏灯影人声静,辘辘轮声客梦残。听彻荒鸡天未曙,中年哀乐正无端。
  • 古诗《忠·忠以尽诸己》 - - 陈淳 - - 忠以尽诸己,其中不容伪。一毫苟自欺,在我先有愧。
  • 古诗《课儿联·春气知芳草》 - - 梁鼎芬 - - 春气知芳草;人心爱晚晴。
  • 古诗《祝英台近·烧香词》 - - 李符 - - 鹊声乾,莺语啭。红雨洒千片。不坐钿辕,不障合欢扇。分明要使人看,如何归舫,把云母横窗遮遍。碧河浅。输舆掠水丝禽,鹢首惯偷眼。懊恼吴侬,柔橹疾于箭。借他角抵春哥,凫车相傍,又引露女银娇面。...
  • 古诗《见萤·草根明不定》 - - 林大钦 - - 草根明不定,星夕故飞飞。乍点琴书色,时傍竹木微。匡帷传胜事,吾幌赖多辉。可怜清霜夜,飘零何处归。
  • 古诗《木兰花慢·远风台上客》 - - 王恽 - - 远风台上客,说雅集,玉生光。纵尊俎无情,登临佳节,此兴能忘。龙山会君莫羡,爱绿萝影里到山庄。骢马长安清贵,留连春草池塘。渊明肮脏傍门旁。多病对秋香。怅岁晚田荒,几多稂莠,薿薿登场。人间事,如意少,且同来一笑共匡床。寄谢牛山公子,何须挥涕残阳。...
  • 古诗《苏幕遮·尊酒盈,炉烟袅》 - - 饶芝祥 - - 尊酒盈,炉烟袅。心事从前,都向今宵到。春去秋来容易老。莽莽红尘,断送人多少。漏知更,钟破晓。无限凄凉,并入郎怀抱。酒不常盈烟又杳。只有青灯,夜夜来相照。
  • 古诗《安城即事·金鼓声阑剑戟收》 - - 陶弼 - - 金鼓声阑剑戟收,使君回上雅歌楼。樽前一节清商曲,销尽穷边万里愁。
  • 古诗《子礼和道者寮古诗复遣一绝》 - - 郑刚中 - - 苍璧方渐白鹿皮,琼瑶更似木瓜诗。 从来持得吟诗戒,此是愚翁破戒时。
  • 古诗《独鸟·独鸟愁归翮》 - - 苏泂 - - 独鸟愁归翮,霜寒谢世纷。 梦遥乡思局,砧急酒醒闻。 一笑胡为尔,中年更不群。 颇疑当日论,饱饭薄能文。
  • 古诗《提壶引·绿野带江春漠漠》 - - 贺铸 - - 绿野带江春漠漠,露湿花蔫朝暮薄。 年芳婉娩欲辞人,啼鸟殷勤劝行乐。 提壶真起予,十千美酒当剩沽。 金龟宝貂家所无,持底可过黄公垆。 调官东来今几日,谓有公田宜种秫。 朝廷未除私酿律,安得一试焦革术。 提壶鸟,叹吾与尔皆悠悠。 君不见长安两市多高楼,大书酒旆招贵游。 脱闻提壶...
  • 古诗《独过和津阁·忆昔孟东野》 - - 赵蕃 - - 忆昔孟东野,作尉悲龙钟。 有时即景赋,大吏怒不容。 我痴会移官,避事得养慵。 寄语鸥鹭辈,勿惊足音跫。
  • 古诗《老态·齿如强留客》 - - 陆游 - - 齿如强留客,虽住无久理; 目如新募兵,临敌乌可使? 齿废疏粱肉,目涩屏书史, 浮世真几何,老态遽如此! 啜粥习安坐,用短亦自喜。 作诗记吾衰,聊用调稚子。
  • 古诗《闻侍养命喜而有述》 - - 邵宝 - - 五疏才蒙一语俞,拜扶老母望天除。 孤孀节操劬劳外,独苦心情喜惧余。 宽处栽花占月令,静中检药印方书。 东风吹绿长春径,不羡潘家有板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