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郑以庠的诗 > 寒夜读书·牙签万轴小蓬瀛原文及翻译赏析

寒夜读书·牙签万轴小蓬瀛

朝代:清代诗人:郑以庠时间:2020-01-29
牙签万轴小蓬瀛,料峭风寒逼短檠。
一卷离骚一壶酒,雪庐消夜古狂生。

诗人郑以庠资料

寒夜读书·牙签万轴小蓬瀛作者郑以庠

郑以庠(1869-1937)字养斋,新竹人。光绪年间(1875~1895)台北府廪学生。乙未(1895)割台时,西渡厦门。后返台,为竹社社员〖参考郑鹏云《新竹县志初稿》〗。..... 查看详情>>

郑以庠古诗词作品: 《寒夜读书·青毡兀坐入寒更》 《东河飞沫·东河名胜画图中》 《寒夜读书·牙签万轴小蓬瀛》 《吊郑成功·乾坤板荡有馀悲》 《东河飞沫·东河名胜画图中》 《吊郑成功·乾坤板荡有馀悲》 《怀家毓臣幼佩》 《寒夜读书·青毡兀坐入寒更》 《古战场·平沙一望息兵争》 《古战场·平沙一望息兵争

寒夜读书·牙签万轴小蓬瀛原文及翻译赏析

寒夜读书·牙签万轴小蓬瀛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瑶琴怨·年来踪迹总伤神》 - - 杨圻 - - 年来踪迹总伤神,南部烟花北地春。消受温柔无我辈,可怜好色复何人。
  • 古诗《至日同郑迈公陈献孟登钵山分赋》 - - 梁佩兰 - - 十万人家烟火里,登临双眼见来新。阳回短日才生子,山拥高城却近人。天外鸟飞连睥睨,海中云卷散鱼鳞。钟声送客前溪路,返照空冈落木频。
  • 古诗《西直门外作·昨虑春寒冻麦苗》 - - 弘历 - - 昨虑春寒冻麦苗,每于报雨慰兼焦。兹看绿野芃芃起,饼饵香风庶可要。
  • 古诗《九日送足公请藏》 - - 释今摩 - - 登高四望菊花开,黯黯离情天际来。云水十年同海寺,巾瓶此日向吴台。吟依古驿江猿宿,力任瑶签白马回。频病岂堪言远别,况逢佳节益徘徊。
  • 古诗《卜算子·湖上未西风》 - - 刘峻 - - 湖上未西风,柔絮已难定。送却啼莺独自愁,月淡愁无影。电火怅相逢,馀恨今生省。谁遣春温更一临,芳烬才微冷。
  • 古诗《玉女花·扬花可与名玉妃》 - - 徐积 - - 扬花可与名玉妃,楚花可与名玉女。天上瑶台是本居,人在月宫合同处。一点难容赤水霞,平生冷笑巫山雨。此女持身色太严,玉璧如槃求不许。
  • 古诗《柳梢青·清山浮碧》 - - 张元干 - - 清山浮碧。细风丝雨,新愁如织。慵试春衫,不禁宿酒,天涯寒食。归期莫数芳辰,误几度回廊夜色。入户飞花,隔帘双燕,有谁知得。
  • 古诗《咏扇上花·名芳新染赤城霞》 - - 黄省曾 - - 名芳新染赤城霞,月下灯前尽可誇。莫怪飞飞来粉蝶,春风今日正吹花。
  • 古诗《夜行船·忽放湖光天宇阔》 - - 张景祁 - - 忽放湖光天宇阔。渐吹开万峰云叶。萍底鱼惊,芦根萤敛,飞起澹黄烟月。金镜才圆旋又缺。料姮娥替人愁绝。珠泪凝绡,元霜堕杵,不管玉弦弹折。
  • 古诗《访王主簿同泛菊茶》 - - 孙勴 - - 妍暖春风荡物华,初回午梦颇思茶。难寻北苑浮香雪,且就东篱撷嫩芽。
  • 古诗《无题代寄·直似当时梦衷听》 - - 黄之隽 - - 直似当时梦衷听,春肠遥断牡丹庭。谢家咏雪徒相比,顾氏传神实有灵。低槛晚晴笼翡翠,入帘斜照碍蜻蜓。画人画得从他画,写向人间作画屏。
  • 古诗《和张廷仪绣衣赏菊》 - - 朱诚泳 - - 秋风谁敢擅幽芳,江上芙蓉亦怕霜。惟有东篱陶令菊,独将金色斗橙黄。
  • 古诗《绝句·烂柯真诀妙通神》 - - 蔡州道人 - -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 古诗《得景严弟书》 - - 洪适 - - 往年同入洛,此日各监州。惯见浮云改,相思野水流。有书将远意,何处话新愁。莫为痴儿事,乾萤满案头。
  • 古诗《寄内·南迁道远不相携》 - - 李纲 - - 南迁道远不相携,锦字还嗟雁到迟。玉臂云鬟同夜月,绣屏金鸭独香帷。诸儿应解勤修习,稚女遥怜弄喔咿。何日得归同隐志,孟光举案定齐眉。
  • 古诗《祝陈老师六十初度并获文孙之喜》 - - 叶云峰 - - 尘寰小谪六十春,荷花香透值良辰。试听啼笑徵英物,料得峥嵘上席珍。双喜盈门多衍庆,一家和气倍相亲。三千桃李遍天下,诗稿喧传叹绝伦。
  • 古诗《晚秋归自京》 - - 艾可叔 - - 红尘两脚几时休,此度真成浪漫游。 倦买夜船过钓濑,渴呼腊盏试龙游。 菊前疏雨重阳信,天际孤云万里愁。 昨夜江头乡国梦,已随明月度西楼。
  • 古诗《绝句·峡内为生绝可怜》 - - 项安世 - - 峡内为生绝可怜,那知世上有平川。 生身未识三冬雪,仰面惟看一席天。
  • 古诗《白露为霜》 - - 张聿 - -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 古诗《四言诗·祭母文》 - - 毛泽东 - -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