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刘禹锡的诗 >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朝代:唐代诗人:刘禹锡时间:2017-04-21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诗人刘禹锡资料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 查看详情>>

刘禹锡古诗词作品: 《送霄韵上人游天台》 《夜燕福建卢侍郎宅因送之镇》 《昏镜词·昏镜非美金》 《荆州乐·渚宫杨柳暗》 《谢寺双桧·双桧苍然古貌奇》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怀妓·玉钗重合两无缘》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 《秋中暑退赠乐天》 《华清词·日出骊山东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

此诗是刘禹锡以牡丹为题的唱和诗作。刘禹锡不是单单描写牡丹的国色,因这种花盛开于京城,故而牡丹也寄托了诗人心中复杂的感慨。 诗作前句与令狐楚唱和,从其诗意点明了临到开放主人却不在的创作背景,平铺直叙不起一字波澜。值得体会的,是诗人借别牡丹写别家别京城的写作手法,以...

查看详情>>

注释 ①此诗作于大和三年(829)三月。《旧唐书·文宗纪上》:“(大和三年三月)幸已朔,以户部尚书令狐楚为东都留守。”[1] 和:即唱和,古代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词。 令狐相公:即令狐楚。相公指宰相,令狐楚曾任宰相,故称。[2] 令狐楚入相在宪宗元和十四年。[3]...

查看详情>>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与宰相令狐楚唱和的一首七绝诗。大和三年(829)三月,令狐楚由长安赴洛阳,临别作《赴东都别牡丹》,刘禹锡以此诗与之唱和。诗人以牡丹入题,借物抒怀,写别牡丹而实叹别京国,一句“春明门外即天涯”道尽沉浮感慨。 此诗写于唐文宗大和...

查看详情>>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李见和即次·七十古来少》 - - 成石璘 - - 七十古来少,痛饮是良图。堪笑杜陵老,一钱不如无。
  • 古诗《次永平板上韵》 - - 成石璘 - - 山容似洗芙蓉出,花蕊谁将锦绣裁。未见经纶称相业,也宜题咏以为才。
  • 古诗《石头城·倚石壁临大江险》 - - 弘历 - - 倚石壁临大江险,攻诚非易守何难。然而失守恒于此,在德由来语不刊。
  • 古诗《元宵忆家·大地冰轮原普照》 - - 汪俊 - - 大地冰轮原普照,故园想亦共清光。别离人度团圆夜,白发红颜各断肠。
  • 古诗《华港·千红万紫趁风斜》 - - 缪济 - - 千红万紫趁风斜,谁道生涯寄海涯。南陌雕鞍移画锦,西湖渔艇漾朝霞。当年零落随蓬梗,此日婵娟笑若耶。分付王孙休浪折,使君早晚降仙槎。
  • 古诗《僧斋闻雨·寂寂初罢语》 - - 高启 - - 寂寂初罢语,悠悠未成眠。高斋有春雨,夜半落灯前。已伤花委树,复念水盈田。老衲独无听,绳床方坐禅。
  • 古诗《舟过青岛访潜楼》 - - 陈曾寿 - - 经年不相见,既见终何言。千钧蚀一发,欲语声复吞。履霜至坚冰,倏见大轴翻。持世上无学,虚陋真乱源。二三浮华士,见贵宰相门。肆毒遂滔天,遗孽今犹存。噬哜悔何及,天道宁足论。仓卒饫一饭,有泪盈清尊。驶帆丁字沽,潮流正浑浑。...
  • 古诗《老堂诗·公居临海亦经年》 - - 康执权 - - 公居临海亦经年,每恨淹留阻执鞭。异县忽闻登帅阃,此身那得侍宾筵。古今谁似功名老,出入荣持将相权。从此凤池归路駃,未容雁荡奉周旋。
  • 古诗《春山漫兴·丹霞白雨夹分霄》 - - 王夫之 - - 丹霞白雨夹分霄,浴鹭栖鸦各自饶。夕爽清吹生水影,晴光片碧动山椒。青鞋蹑迹违珠露,紫笋依痕剥玉苗。假借春光安病客,天年恰恰在今朝。
  • 古诗《筱岫在署时于书室墙侧植竹一枝至秋倏生十笋蓊然成林为之一快》 - - 孙元衡 - - 墙下种青玉,亭亭惟一竿。对此孤竹君,珍重同琅玕。渡海不忍别,挥杯与盘桓。慇勤属长须,毋使僮仆残。方秋四气备,芽笋纷以攒。稚子脱新锦,老龙恋深蟠。枝垂苍藓上,梢罥青云端。来风动葳蕤,防露见檀栾。清吟致遥想,匪直报平安。...
  • 古诗《失群雁·三秋北地雪皑皑》 - - 卢照邻 - -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欲随石燕沈湘水,试逐铜乌绕帝台。帝台银阙距金塘,中间鹓鹭已成行。先过上苑传书信,暂下中州戏稻粱。虞人负缴来相及,齐客虚弓忽见伤。毛翎频顿飞无力,羽翮摧颓君不识。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哥重奇色。惆怅惊思悲未已,裴回自怜中罔极。传闻有鸟集...
  • 古诗《铜仁秋感·吾亦疑天意》 - - 查慎行 - - 吾亦疑天意,人间事渺茫。阵云秋易结,驿路晚偏长。鸡犬无安土,衣冠剩古妆。少年靴裤好,轻薄笑蛮方。
  • 古诗《暂归里门韬仲叔屡同觞咏即事题赠》 - - 王彦泓 - - 又到尊前唤奈何,旅愁偏傍故园多。期丧仅未妨丝竹,作达几成废啸歌。粲社悲欢多化石,穷途缓急尽监河。知君同病关心甚,不厌频频犯夜过。
  • 古诗《德友近在咫尺乃不相过因成小诗上呈》 - - 苏庠 - - 十日已吹梅信风,绝怜未许一尊同。喜君不减习主簿,愧我殊非庞德公。
  • 古诗《宫词·深秋萧爽十分凉》 - - 周彦质 - - 深秋萧爽十分凉,茱菊浮杯满座香。百尺玉楼喧鼓吹,六宫思许醉重阳。
  • 古诗《七夕即事·凉露如烟半臂纱》 - - 杨寿杓 - - 凉露如烟半臂纱,中庭杂戏进筝琶。繁弦急管空萧瑟,河鼓无声碧汉斜。
  • 古诗《述交篇送郭皋旭还平湖》 - - 陈子升 - - 君家在平湖,相识松江上。风雪古招提,羁离两相向。我谢孟尝舍,君将茂陵返。携我归湖居,解衣劝加饭。平湖先子泽,故旧情欢然。缱绻相问遗,郭生先礼贤。寒夜风飕飕,高斋四座稠。腊拟吴门过,春期粤海游。淼淼大江还,迟迟玉山度。我老子非少,焉能任长路。雪鬓满头白,荔枝千树红。归人迎客...
  • 古诗《三伏不热·三伏元无暑》 - - 郭印 - - 三伏元无暑,连旬雨复阴。 朝朝閒旧扇,夜夜拥重衾。 日晦浮云翳,天愁沴气侵。 烽烟犹未息,一念一伤心。
  • 古诗《三界·风日催曛暮》 - - 苏泂 - - 风日催曛暮,江溪半浊清。 春寒归雁急,沙远落鸥惊。 有志诗书误,无家去就轻。 短篷扃不寐,高枕念平生。
  • 古诗《题石井泉·上方高阁倚层峦》 - - 沈揆 - - 上方高阁倚层峦,下有清泉一鉴寒。 更作小亭供胜览,尽收吟思入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