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石颐的诗 > 河满子·竹西泛舟原文及翻译赏析

河满子·竹西泛舟

朝代:清代诗人:石颐时间:2023-04-07
海角天涯倦客,青鞋布袜游踪。
落日酒旗杨柳岸,小桥春水烟篷。
徙倚阑干长啸,扣舷歌罢千钟。
蔓草谁怀六代?荒烟莫记隋宫。
兴废千年人不管,鹧鸪只叫东风。
我亦随时行乐,不须搔首书空。

诗人石颐资料

河满子·竹西泛舟作者石颐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石颐古诗词作品: 《浣溪沙·芜城晚眺》 《河满子·竹西泛舟

河满子·竹西泛舟原文及翻译赏析

河满子·竹西泛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癸亥元日·客路原无定》 - - 梁佩兰 - - 客路原无定,浮云意若何。近瞻吴岳影,远挹洞庭波。初日临窗浅,东风入袖多。姑苏城内外,隐隐听笙歌。
  • 古诗《过长安·秦中旧日帝王都》 - - 宋湘 - - 秦中旧日帝王都,禾黍秋风气自殊。万古濛濛北原上,终南横截到虚无。
  • 古诗《青山白云图·数点云山梦里青》 - - 刘珝 - - 数点云山梦里青,淡烟疏树晚冥冥。自从失脚红尘里,不敢人前说独醒。
  • 古诗《题曾颉刚《归朴斋诗钞》,并以为别,即效其体》 - - 郭嵩焘 - - 十洲天外一帆驰,踪迹同君两崛奇。万国梯航成创局,数篇云海发新诗。罪原在我功何补,壮不如人老更悲。要识国家根本计,殷勤付托怅临歧。
  • 古诗《题周御医原已赐扇寄乃翁菊处处士》 - - 李东阳 - - 九华宫扇簇春云,上有仙书写八分。林下清风试披拂,布袍应惹御炉薰。
  • 古诗《郊居·满望苍藤趁晚晴》 - - 王素云 - - 满望苍藤趁晚晴,残蝉衰柳不禁鸣。花间烧叶茶烟湿,竹底篝灯露气清。月向水中流夜色,风从芦里撼秋声。凭谁借得飞云履,不惮崎岖上玉京。
  • 古诗《冰桃行寿刘隐君》 - - 卢龙云 - - 寒威凛冽冰塞川,止见梅花犯雪妍。天上碧桃元异种,冬来结实实逾鲜。刘郎自识天台路,亦解瑶池接王母。黄竹歌馀宴白云,擎出冰桃非下土。丹丘紫洞美仙居,蓬蒿亦自爱吾庐。萧然一径成真隐,含毫因暇著潜夫。谢家兄弟多兰玉,登筵并奏南山曲。未须笙鹤侈霓裳,汉露金茎仍所欲。...
  • 古诗《杂拟汉人小诗》 - - 姚燮 - - 莠能贼禾,一穗亦多。倖天之露,遑恤其他。思保我粒,曷敢用阿。
  • 古诗《雪后·涧谷冰霜踏雪行》 - - 韩淲 - - 涧谷冰霜踏雪行,不逢荷筱即僧清。世间只解销金帐,羔酒无疑茗碗亨。
  • 古诗《游仙词·煌煌珠树四时春》 - - 郑元祐 - - 煌煌珠树四时春,树影玲珑月满身。理罢玉笙朝斗去,就中谁是避秦人?
  • 古诗《正月三日郊外马上作》 - - 强至 - - 长日牵人事,新年散马蹄。和风吹冻柳,残雪点春泥。意惬境自胜,兴来杯屡携。徘徊羡飞鸟,晓逐野云低。
  • 古诗《夜归值雨·沉沉城郭近》 - - 顾璘 - - 沉沉城郭近,咫尺路行难。静夜千山雨,长林二月寒。石泉惊马住,野水溅衣残。未睹明蟾色,何因厚土乾。
  • 古诗《卢季野郦衡叔招集秦淮酒楼赋示同座》 - - 梁鸿志 - - 水阁凋残剩此楼,强持衰钝预宾游。过江文采今殊昔,伤乱秋心散不收。匹似新亭谁僇力,试听商女又清讴。斜阳只在帘旌外,休论燕云十六州。
  • 古诗《及第东归将赴调寄李成季》 - - 晁补之 - - 先辈观涛沧海口,长啸横槎拂牛斗。野人醉著梦游天,九门历尽惊复还。嘈嘈广乐犹盈耳,出门依旧重人间。不知先辈今何往,仙标玉骨天应赏。千里东归暮景清,桑麻暗地日衔城。黄金宫阙初回望,青草恩袍偶自荣。归来浣濯亲甘旨,却叹京尘误游子。家人饭黍慰辛勤,邻媪壶浆佐欢喜。君不见冯驩...
  • 古诗《楚风·三楚多秀士》 - - 刘敞 - - 三楚多秀士,从古谓之然。接舆既髡首,三闾复沈渊。大屈备时玩,白珩为世传。秕糠凤鸟歌,瓦砾离骚篇。已矣德既隐,孔车为回旋。
  • 古诗《再成一律呈太夷兼谢题赠之作》 - - 黄浚 - - 五年属梦海藏楼,今日凭瞻意更遒。丛菊漫蠲陶令恨,江关能动子山愁。从知不寐依南斗,刃使埋忧老此邱。风骨建安休拟似,自怜孱笔负沧洲。
  • 古诗《河传·风转,帆卷,日西斜》 - - 项鸿祚 - - 风转,帆卷,日西斜。人在天涯忆家。疏疏柳丝攒暮鸦,红些,练波明断霞。休傍栏干船去泊,心绪恶,何况腰如削。酒才醒,愁又生。谁听,琵琶不宜停。
  • 古诗《小室即事·有客过丈室》 - - 曾几 - - 有客过丈室,呼儿具炉薰。 清谈似微馥,妙处渠应闻。 沈水已成烬,博山尚停云。 斯须客辞去,趺坐对馀芬。
  • 古诗《九月十二日侍祠明堂口占》 - - 卷刚中 - - 明廷百辟奉君王,祀事严称肃建章。 天拱星辰陪日表,风回灯烛避龙光。 侍祠官拜闻鸣玉,导驾班回散宝香。 宣室受釐谁入对,为时陈论莫荒唐。
  • 古诗《檨蘋舟·玉立蜻蜓小》 - - 张镃 - - 玉立蜻蜓小,香欺漫港秋。 百年清绝意,孤棹抵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