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高珩的诗 > 祭告南岳杂诗·几月舟行久原文及翻译赏析

祭告南岳杂诗·几月舟行久

朝代:清代诗人:高珩时间:2023-04-06
几月舟行久,今朝倦眼开。
万峰飞舞处,一片大江来。

诗人高珩资料

祭告南岳杂诗作者高珩

高珩,始祖高全十世孙,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年八十六岁。明崇祯十六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顺治朝授秘书院检讨,升国子监祭酒,后晋吏部..... 查看详情>>

高珩古诗词作品: 《南岳杂诗·花放不知名》 《送阮亭东归时予亦有归志》 《归淄川·词人大雅是吾师》 《祭告南岳杂诗》 《感兴·蓟草青莲孝水滨》 《闻舟师相语》 《归淄川·讲堂聋瞆一时新》 《送阮亭东归时予亦有归志》 《祭告南岳杂诗》 《南岳杂诗·两岸层层嶂

祭告南岳杂诗·几月舟行久原文及翻译赏析

祭告南岳杂诗·几月舟行久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同祝逊父叶叔明诸子登大云山》 - - 胡应麟 - - 万井楼台夕照间,青烟明灭锁林峦。凭谁写寄中原客,一片关仝画里山。
  • 古诗《九日奉寄严大夫》 - - 杜甫 - - 九日应愁思,经时冒险艰。不眠持汉节,何路出巴山。小驿香醪嫩,重岩细菊斑。遥知簇鞍马,回首白云间。
  • 古诗《梅花·次苏长公韵》 - - 曹家达 - - 园林风色报春迟,江北江南腊尽时。湘水只应销艳骨,孤山重与觅寒姿。閒云如梦露垂脚,晓月无心冰透肌。却怪霜禽栖不稳,一声飞上最高枝。
  • 古诗《偈颂·天寒人寒》 - - 释广闻 - - 天寒人寒,风动幡动。与么与么,大难大难。一二三四五,放待冷来看。
  • 古诗《二月十二春分日横山晚归作》 - - 钱谦益 - - 杏园村店酒旗新,度竹穿林踏好春。南浦舟中曾计日,西溪楼下又经旬。残梅糁雪飘香粉,新柳含风瀁曲尘。最是花朝并春半,与君遥夜共芳辰。
  • 古诗《奉次王子启寄叙春初别时事》 - - 刘崧 - - 忆我城南春可怜,湖山长近别愁边。扣门惊见漏将夕,把炬送行江满烟。遽喜春深传秀句,能忘岁晏接归船。向来风雨河桥路,肠断杨花白似绵。
  • 古诗《刘方伯李佥宪李司空陈鹾使姚郡博同过郊居》 - - 薛穰 - - 骚坛总俊豪,乘兴访同袍。霜重马蹄滑,日来山影高。野青芜染路,江白雪铺涛。鸡黍应堪共,宁辞命驾劳。
  • 古诗《拨棹歌·晴川清濑水横流》 - - 德诚 - - 晴川清濑水横流,潇洒元同不系舟。长自在,任夷犹,将心随逐几时休。
  • 古诗《秋兴·赫赫能令京兆死》 - - 陆游 - - 赫赫能令京兆死,沾沾正坐魏其愚。何如陆子山行乐,胪膊常悬酒一壶。
  • 古诗《毗陵郡斋追忆乡味》 - - 杨万里 - - 坐无黄雀牛尾狸,荆溪日日思江西。若无鹅梨与海错,江西却恐思荆溪。旧居江西不自惜,到得荆溪却追忆。明年官满归江西,却忆荆溪难再得。江珍海错各自奇,冬裘何曾羡夏絺。鹅梨黄雀无不可,荆溪江西不关我。...
  • 古诗《烟霞洞·天斧搜厓出秘魔》 - - 姚燮 - - 天斧搜厓出秘魔,雷驱前部六丁呵。旃檀烟紫真香袅,菡萏心青古魄罗。地上飞尸云茁角,潭阴愁雨日回戈。文殊不说无生法,消蚀元精近已多。
  • 古诗《移舟饯助甫分韵得牛字》 - - 王世贞 - - 麇子城南看放舟,鸣笳叠鼓不宽愁。过云石迥如人立,破壁江能学字流。此际雄谭还白马,早时真气失青牛。亦知别后无他事,肯为嵾峰暂少留。
  • 古诗《过张桓侯故里》 - - 卢见曾 - - 谈笑降颜蜀道开,椎屠雅量亦奇哉。耒阳醉吏还能识,庞士元非百里才。
  • 古诗《即事·南邻小魏隔云巢》 - - 李光 - - 南邻小魏隔云巢,里巷相从近结交。闻道秋来作文赋,可能借我一齐抄。
  • 古诗《人月圆·甲午三月十九日为予五十三岁初度》 - - 龙榆生 - - 月圆三度春刚好,堕地看飞花。郊原雨过,红围翠绕,绮思交加。当年客满,而今酒尽,莫漫惊嗟。心心相念,知应默祷,共驻芳华。
  • 古诗《松溪庙·庙自何年立》 - - 高翥 - - 庙自何年立,门深昼不扃。寒藤扶坏壁,秋草带疏棂。溪接东西碧,山分远近青。老巫逢客至,谩说有神灵。
  • 古诗《晨兴·书窗欲曙梦初还》 - - 陈文蔚 - - 书窗欲曙梦初还,起坐披衣百虑间。谁识斯时会心处,静听鸟语乐相关。
  • 古诗《鹧鸪天·牙领番腾一线红》 - - 赵长卿 - - 牙领番腾一线红。花儿新样喜相逢。薄纱衫子轻笼玉,削玉身材瘦怯风。人易老,恨难穷。翠屏罗幌两心同。既无闲事萦怀抱,莫把双蛾皱碧峰。
  • 古诗《减字木兰花·阻风中酒》 - - 戴复古 - - 阻风中酒。流落江湖成白首。历尽艰关。赢得虚名在世间。 浩然归去。忆着石屏茅屋趣。想见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
  • 古诗《九日送人·晴景应重阳》 - - 李嘉佑 - - 晴景应重阳,高台怆远乡。水澄千室倒,雾卷四山长。 受节人逾老,惊寒菊半黄。席前愁此别,未别已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