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沈宣王的诗 > 寄怀大司马郭公·征骖别后几登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怀大司马郭公·征骖别后几登楼

朝代:明代诗人:沈宣王时间:2023-04-06
征骖别后几登楼,极目山川忆旧游。
皛皛霜华寒已冱,冥冥云物夕仍留。
九关甲士图功日,三辅丁男习战秋。
闻道天骄还北遁,万年佳气绕皇州。

诗人沈宣王资料

寄怀大司马郭公作者沈宣王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沈宣王古诗词作品: 《初秋寄成都宋推府》 《寄怀大司马郭公》 《赋得闻莺送客》 《寄怀大司马郭公

寄怀大司马郭公·征骖别后几登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怀大司马郭公·征骖别后几登楼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望江南·疏香阁》 - - 严元照 - - 疏香阁,清秘属何郎。自拓香铭留粉本,平添嘉话谱文房。小字认琼章。
  • 古诗《送英公大师归终南》 - - 吕端 - - 衡岳烟萝紫阁云,名高湖外晚游秦。清词古学儒生业,圆笠方袍释子身。竹杖拄归山里寺,篆书留与世间人。我疑簪组成为缚,空仰吾师去路尘。
  • 古诗《戏荅家人·非但养心兼养目》 - - 阮元 - - 非但养心兼养目,高年远宦少看书。家人劝我言如此,我荅家人意可如。岂有刘伶听戒酒,袛应轮扁老攻车。此中也有长生法,不用三仙饱蠹鱼。
  • 古诗《大别山·神秀皆由造化功》 - - 陶安 - - 神秀皆由造化功,山因夏史望尊隆。崇关磊磊当冲要,南纪滔滔此会通。千古岁寒存老柏,一亭秋兴感飞桐。我来极目湖湘阔,作赋登高效楚风。
  • 古诗《酌献用韶安·有炜弥文》 - - 郊庙朝会歌辞 - - 有炜弥文,克隆宏构。贻此燕谋,具膺多祐。嶰律吹莩,彝尊奠酒。佐乃沈潜,永祈丰楙。
  • 古诗《歌风台·碎媪酒》 - - 徐渭 - - 碎媪酒,卧媪垆。武家垆畔鼾呼呼。丰沛中,群酒徒。噱季鼻大糟所都。谁唤隆准而公乎。十二年,左纛还。著红衫,应午炎。七尺所临万马环。诸王列侯敢不虔。猎徒酒伴隘巷看。独召故老金爵乾。惜青春,赭朱颜。乃思猛士得将安。归问野鸡还我韩。...
  • 古诗《竹窗·竹窗红苋两三根》 - - 王安石 - -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供水际门。只我近知墙下路,能将屐齿记苔痕。
  • 古诗《上巳·残年登八十》 - - 陆游 - - 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帘幕低新燕,房栊起晚蚕。名花红满舫,美酝绿盈甔。春事还如昨,衰怀自不堪。
  • 古诗《潇湘八景·烟寺晚钟》 - - 赵扩 - - 金碧招提古,高峰最上层。喧风僧入梵,宿雾佛前灯。禅观延空寂,蒲牢忽震凌。黄昏山路险,窘步一枝藤。
  • 古诗《赠南山寄傲轩》 - - 方逢辰 - - 著心寻处元无物,开眼见时都是天。楚市少年霸陵尉,纷纷蠛蠓过吾前。
  • 古诗《河传·秋雨》 - - 查慎行 - - 薄暮。微雨。做秋声。纸瓦山窗独明。芦花夹岸舟乍停。曾经。潇潇和雁听。疏点渐稀檐外竹。还蔌蔌。静觉凉生屋。记明朝。约登高。隔宵。残灯挑复挑。
  • 古诗《白云洞·造化钟灵窍》 - - 王遴 - - 造化钟灵窍,兹洞深几许。不见青鸾回,但见白云去。
  • 古诗《东西林·远公与客亦从容》 - - 萧立之 - - 远公与客亦从容,未至当年似懒慵。送过虎溪元不恶,不妨门外听松风。
  • 古诗《水调歌头·括坡诗》 - - 程节斋 - - 秋色正潇洒,佳气夜充闾。人传好语,君家门左正垂弧。毕万从来有后,释氏果然抱送,丹穴凤生雏。未作汤饼客,先写弄獐书。参军妇,贤相敌,古来无。钟奇毓秀,应是积善庆之馀。想见珠庭玉角,表表出群英物,我已预知渠。他日容相顾,啼看定何如。 ...
  • 古诗《挽季媛·吾人忧患生何乐》 - - 吕碧城 - - 吾人忧患生何乐,输尔先参最上乘。墨迹尚怜留簿记,湖光无复照鬟鬙。曾悭设醴疏佳客,更少分金恤旧朋。何处秋坟容挂剑,天涯肠断女延龄。
  • 古诗《宫词·翩翩红叶舞霜秋》 - - 张公庠 - - 翩翩红叶舞霜秋,紫禁人闲约胜游。手把金英思泛酒,登高还上年去楼。
  • 古诗《雪中寄黎才翁》 - - 胡寅 - - 寒日已无晖。饕风更擅威。 暝山雷虺虺,阴壑雨霏霏。 酒绿思同酌,炉红忆共围。 不辞泥径远,要看雪花飞。 天与人情契,春从草树归。 幻成银世界,偷取日光辉。 安得千金舞,来翻六出衣。 南枝香破玉,别有好芳菲。...
  • 古诗《犹子松字茂之者庆长兄之子也有志于学乐从余》 - - 曾丰 - - 鲤非悭授伋,点岂吝传参。 内弃元和脚,旁求一祖心。 能容石攻玉,会使铁成金。 十诀先传九,余其默自寻。
  • 古诗《白牡丹·蟾精雪魄孕云荄》 - - 欧阳修 - - 蟾精雪魄孕云荄,春入香腴一夜开。 宿露枝头藏玉块,晴风庭面揭银杯。
  • 古诗《初出蓝田路作》 - - 白居易 - - 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 绝顶忽上盘,众山皆下视。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 朝经韩公坡,夕次蓝桥水。浔阳近四千,始行七十里。 人烦马蹄跙,劳苦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