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曾镒的诗 > 京邸思亲·三月韶光五月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京邸思亲·三月韶光五月天

朝代:明代诗人:曾镒时间:2023-04-06
三月韶光五月天,莱衣罢舞七经年。
草心寸寸春晖里,鹤发时时夜梦边。
组绶羁身祇自苦,蓼莪兴感却谁怜。
圣朝幸喜颁恩命,乐得双亲五福全。

诗人曾镒资料

京邸思亲·三月韶光五月天作者曾镒

曾镒,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南京户部主事,升浙江司郎中。事见清道光《万州志》卷二。 查看详情>>

曾镒古诗词作品: 《京邸思亲·三月韶光五月天

京邸思亲·三月韶光五月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京邸思亲·三月韶光五月天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山桃花·前日含苞今放朵》 - - 弘历 - - 前日含苞今放朵,春光有脚速于人。绛霞似是分明说,一度相逢一度新。
  • 古诗《小许庵口号·盈丈之庵称小许》 - - 弘历 - - 盈丈之庵称小许,三千大千居其里。不知方寸小于斯,更孰须弥与芥子。
  • 古诗《送张用鼎游燕南》 - - 大欣 - - 天上知名久,由来汉客星。江湖歌白雪,风露满青冥。巴蜀须传檄,燕山待勒铭。壮夫期远大,不独抱遗经。
  • 古诗《赐鲜笋·殊锡光生玉笋班》 - - 于慎行 - - 殊锡光生玉笋班,曾从青简赋檀栾。蒲筐乍解香盈座,锦箨初分绿满盘。一饭疑含仙禁雨,三秋犹忆北窗寒。惭无凤实仪千仞,祝有龙孙长万竿。
  • 古诗《寿散原先生八十生日》 - - 陈曾寿 - - 云窟曾相见,冰霜惨澹辰。倚翁正忧惧,酬我别酸辛。竟枉攀天梦,仍羁报主身。直辞祝难老,幸未愧依仁。
  • 古诗《工楼店即事·僮御忡忡怯风雨》 - - 吴与弼 - - 僮御忡忡怯风雨,得借茅庐即堪处。但令疏食无乏供,琴剑何妨淹逆旅。
  • 古诗《洛阳道·德阳穿洛水》 - - 江总 - - 德阳穿洛水,伊阙迩河桥。仙舟李膺棹,小马王戎镳。杏堂歌吹合,槐路风尘饶。绿珠含泪舞,孙秀彊相邀。
  • 古诗《桂殿秋·萤桥里居杂咏》 - - 袁荣法 - - 烟漠漠,草萋萋。崁项桥南新店溪。人家只在绿阴里,隔岸时闻山鸟啼。
  • 古诗《贺江西诗社成立四绝》 - - 刘家传 - - 拗折直祧杜工部,有如日月健行天。一扫西昆浮艳气,推陈化腐铸新篇。
  • 古诗《江行杂诗·一棹破烟水》 - - 彭孙贻 - - 一棹破烟水,千山历翠微。风轻洲蝶下,帆缓岸花飞。宿雾开临镜,寒波动浣衣。停舟屡相讯,每讶昔游非。
  • 古诗《张参戎园·一春长病酒》 - - 顾璘 - - 一春长病酒,小啜向寒塘。掬得梅花影,添留齿颊香。填胸无俗物,吐论发馀芳。悟取清冷味,何须列鼎尝。
  • 古诗《拟古诗·应文学玚侍集》 - - 盛时泰 - - 华堂秉列炬,光景中夜全。欣此良宴集,侍坐俱忘还。自惭铅椠徒,得以厕芳筵。四座尽妙士,醉后唱高言。挥毫不停飞,侍女出邯郸。年齿二八余,桃李为面颜。促膝进旨酒,雕楹奏鹍弦。一饮尽百卮,不惜年岁捐。岂不念穷困,所托在芝兰。馨香入怀袖,永矢愿弗刊。...
  • 古诗《卜筑新成胡学士以诗见寄就韵奉答》 - - 胡俨 - - 小小茅斋不厌低,频来乳燕欲衔泥。亦知阶下难旋马,肯向云中学养鸡。
  • 古诗《孤鸾·以梅花为赵懒窝寿》 - - 张矩 - - 荆溪清晓。问昨夜南枝,几分春到。一点幽芳,不待陇头音耗。亭亭水边月下,胜人间等闲花草。此际风流谁似,有懒窝诗老。向虚檐淡然索笑。任雪压霜欺,精神越好。最喜庭除,下映紫兰娇小。孤山好寻旧约,况和羹用功宜早。移傍玉阶深处,趁天香缭绕。...
  • 古诗《寄答梁鹤庄·曾同诸子共趋庭》 - - 缪公恩 - - 曾同诸子共趋庭,朝退追随过引亭。杖履于今魂梦里,不堪回首忆横经。
  • 古诗《燕归来·移桂棹,度蘋风》 - - 赵尊岳 - - 移桂棹,度蘋风。波绿夕阳红。沦猗罨画越溶溶。人在镜奁中。前日事。回环字。笺上愁痕得似。不如双燕占春浓。常向画堂东。
  • 古诗《过镇巢·过尽黄芜岸》 - - 黎廷瑞 - - 过尽黄芜岸,开桥小雨时。城居悬似燕,山势缩如龟。岁旱圩田薄,天寒土屋宜。呼童沽白酒,巢口赛新祠。
  • 古诗《谕俗·稻压田塍穑头重》 - - 方岳 - - 稻压田塍穑头重,蛟蛇纠蟠扶不动。 得霜欲老晴下鎌,卷野秋云堆作陇。 昨日籴米如籴珠,顿落半价多年无。 卖刀买牛政不恶,一字入官妨尔乐。 不如阿婆杀鸡赛田神,阿翁买酒邀田邻。 三杯径醉客归去,茅檐曝背温如春。...
  • 古诗《同崔子送刘以正还关中》 - - 何景明 - - 燕川芳草歇已久,行子西行更回首。 骏马春停渭曲花,金鞭暮指秦中柳。 看君兄弟皆豪雄,十年侧想中丞公。 东山云月卧未起,北海宾客谁相通。 荷花初红酒初碧,汝归登堂见颜色。 若问长安旧友生,崔何二子常相忆。...
  • 古诗《冬日寄洛中杨少尹》 - - 马戴 - - 黄河岸柳衰,城下度流澌。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 家山望几遍,魏阙赴何时。怀古心谁识,应多谒舜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