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朱曾传的诗 > 镜歌·天鸡树下日如血原文及翻译赏析

镜歌·天鸡树下日如血

朝代:清代诗人:朱曾传时间:2023-04-05
天鸡树下日如血,西楼耿耿明河灭。
蜡泪滴残妆未成,独把海绡拂秋月。
兰笑连啼各不免,镜中红翠流年转。
七十鸳鸯俱锦毛,凭谁持照思深浅。

诗人朱曾传资料

镜歌·天鸡树下日如血作者朱曾传

朱曾传,字式鲁,历城人。有《说饼庵诗集》。 查看详情>>

朱曾传古诗词作品: 《寄上玉笥先生》 《寄上玉笥先生》 《红树·柿叶吾乡物》 《镜歌·天鸡树下日如血》 《秋是山家弟无咎》 《守宫谣·嘈嘈急杵秋声细

镜歌·天鸡树下日如血原文及翻译赏析

镜歌·天鸡树下日如血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勒卣省试之金陵》 - - 陈子龙 - - 怜君才调似临邛,献赋何年动九重。几夕更尝京口酒,侵晨复听景阳钟。棘堂姓氏人争问,蓉府风流客正逢。寄语良工誇相马,可知今日有真龙。
  • 古诗《赋得手植桧再叠旧作韵》 - - 弘历 - - 礼乐诗书地,星辰日月天。岂因树存没,直共道留传。补植谓多矣,重生或信焉。高低敷叶缬,左右互皮缠。奠茅沾精气,焚檀引庆烟。真赢灵五百,即是字三千。
  • 古诗《书事·伏蒲论事屡逢诃》 - - 马祖常 - - 伏蒲论事屡逢诃,白发而今更奈何。好去仙山寻种杏,敢期帝里要鸣珂。囊中旧笏书青竹,箧里新袍称紫荷。百亩湖田三亩宅,南天春雨白鸥多。
  • 古诗《寄王几道同年》 - - 苏舜钦 - - 新安道中物色佳,山昏云澹晚雨斜。眼看好景懒下马,心随流水先还家。步头浴凫暖出没,石侧老松寒交加。怀君览古意万状,独转涧口吟幽花。
  • 古诗《浪淘沙·四季》 - - 潘静淑 - - 明月照窗纱。疏影横斜。南枝已放两三花。为爱水姿如画里,帘幕休遮。相与泛流霞。好句频赊。围垆向暖按红牙。如此良宵能有几,莫负年华。
  • 古诗《菩萨蛮·纤云暗抹虚窗影》 - - 裴维安 - - 纤云暗抹虚窗影。轻阴约略罗衣冷。秋雨太零星。秋山不复青。相思悭一见。雁字空书怨。楼外一丝风。斜阳深浅红。
  • 古诗《观郊礼·帝阙开嵯峨》 - - 希陵 - - 帝阙开嵯峨,衣冠捧赭袍。金飙动龙旆,玉露裛鸾镳。礼乐出大国,衮旒拜南郊。天仪瞻穆穆,日彩见熛熛。卣瓒芬秬鬯,凤凰来箾韶。于昭帝德广,陟配昊天高。乾健育万物,离明位六爻。尧风清海宇,弓矢尽鞬櫜。...
  • 古诗《紫铃·柔条悬蕊尽含扃》 - - 彭孙贻 - - 柔条悬蕊尽含扃,嫩色参差媚紫茎。草阁岂曾淋栈雨,天风何处下流铃。护花不响禽犹下,檐铁无声马自青。细犬夜来空吠影,枝头月色动朱绳。
  • 古诗《如梦曲哀燕将军》 - - 萨都剌 - - 如花人,樱桃唇,傍人近前丞相嗔。繁华日日笙歌动,世事悠悠总如梦。
  • 古诗《西江月·答王和父送错认水酒》 - - 夏元鼎 - - 甘露醴泉天降,琼浆玉液仙方。一壶馥郁喷天香。曲糵人间怎酿。要使周天火候,不应错认风光。浮沈清浊自斟量。日醉蓬莱方丈。
  • 古诗《夜过五牧·船头更鼓打两声》 - - 杨万里 - - 船头更鼓打两声,如何未到常州城。道旁火炬如昼明,道上牵夫如蚁行。今宵到得荆溪馆,我欲眠时夜还短。明朝拥被窥船窗,百尺柳条垂两岸。
  • 古诗《次韵谢蜀王·全德巳看承道统》 - - 方孝孺 - - 全德巳看承道统,雄才更复主诗盟。欲知圣敬心无息,顾諟参前与倚衡。
  • 古诗《岁初视篆呈潘公寅长》 - - 严嵩 - - 涤篆池冰暖,开堂雪树青。春光动八极,休气协三灵。北阙垂恩露,南宫聚德星。同志欣寮寀,摅忠报帝庭。
  • 古诗《春雪偶成·雪花剪剪舞林端》 - - 彭孙贻 - - 雪花剪剪舞林端,纸帐红炉梦亦寒。尚有冲寒驴背客,又随胡马上长安。
  • 古诗《醉蓬莱·题赠徐涵之小蓬莱别业》 - - 毛奇龄 - - 是南州高士,东海名家,西河旧里。茅屋数椽,纵亭台无几。墙外疏桐,檐前蔹蔓,到处成阴翳。人道蓬莱,逍遥散诞,不过如此。堪叹年时,燕齐吴楚,汗漫天涯,倦游知止。一任人间,似桑田海水。家有山妻,门无杂客,架上馀书史。安乐窝成,吾其从老,于是乡矣。 ...
  • 古诗《严光台·拨乱方争汗马功》 - - 释智圆 - - 拨乱方争汗马功,贤才谁肯守穷空。 严光亦是夷齐类,垂钓碧溪敦让风。
  • 古诗《浣溪沙·短烛荧荧照碧窗》 - - 陈克 - - 短烛荧荧照碧窗。重重帘幕护梨霜。幽欢不怕夜偏长。 罗袜钿钗红粉醉,曲屏深幔绿橙香。征鸿离远断人肠。
  • 古诗《哭陈钥主簿》 - - 刘克庄 - - 不但心孤介,生形亦怪奇。 在为官长骂,没使邑人思。 魂远乡犹隔,名微世未知。 空存朋友谊,到此力何施。
  • 古诗《题月堂精舍》 - - 秋江湛公 - - 雨后青苔路不分,柴门竹里映斜曛。 松花落尽无人到,只有山童扫白云。
  • 古诗《感怀诗·长风合滩水》 - - 桑悦 - - 长风合滩水,浩浩同一声。 余音入松竹,又作竿籁鸣。 文章同元气,随物能赋形。 变化莫可测,刘累难持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