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高翥的诗 > 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原文及翻译赏析

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

朝代:宋代诗人:高翥时间:2023-04-06
叶叶东风吹客衣,昌安寺里晚游时。
攲斜竹屋羲之宅,磨灭经幢率府碑。
佛化是谁留实相,鹅亡犹自见方池。
逢僧小作煎茶供,略问源流笑不知。

诗人高翥资料

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作者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 查看详情>>

高翥古诗词作品: 《古庙·古庙依乔木》 《小楼雨中·云浮江雨暗》 《雨中·霍地春归唤不应》 《即事·秋来高处不宜登》 《寂上人禅房·俗尘浮垢闭禅关》 《毋自欺斋夜宴》 《归寓舍·门前流水碧粼粼》 《雨中·霍地春归唤不应》 《李将·自小在行伍》 《春日即事·人间闲日月

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原文及翻译赏析

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金陵杂兴·三月春归未是归》 - - 苏泂 - - 三月春归未是归,绿阴端的胜花时。绝怜首夏清和句,一字其间几个知。
  • 古诗《孤雁·天寒稻粱少》 - - 鲍当 - - 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
  • 古诗《游女曲·罗衣半褪飘金缕》 - - 徐熥 - - 罗衣半褪飘金缕,约束纤腰五杂组,日暮采芳临洛浦。临洛浦,鲜明珠,望交甫,心踟蹰。
  • 古诗《题郑可之所藏郑嘉言遗墨》 - - 谢承举 - - 翰藻诗葩墨尚浓,匆匆岁月识题封。床头遗纸无残蠹,砌角哀声有断蛩。千里燕南来远道,故人江左是同宗。锦囊灯下频披阅,不觉秋襟泪点重。
  • 古诗《游庐山开先寺》 - - 王守仁 - - 僻性寻常惯受猜,看山又是百忙来。北风留客非无意,南寺逢僧即未回。白日高峰开雨雪,青天飞瀑泻云雷。缘溪踏得支茆地,修竹长松覆石台。
  • 古诗《题林德清竹雪斋》 - - 张翥 - - 高斋修竹林,积雪竹间深。岁暮不改色,幽人同此心。种梅分地隙,笼鹤就墙阴。想见椒江上,扁舟许客寻。
  • 古诗《七月之望游皇藏峪露坐林间》 - - 张志勤 - - 昔年曾过此,蹊径尚依然。久住应忘世,重来别见天。卧游思枕簟,洗耳爱山泉。夜月凉如水,清光独自閒。
  • 古诗《杨柳枝·离亭柳色傍愁过》 - - 彭孙贻 - - 离亭柳色傍愁过,羌笛吹寒晓渡河。莫厌别离频折赠,年年送客未归多。
  • 古诗《挽那邕冯教谕先生》 - - 王佐 - - 忆昔为儿未十龄,趋庭委贽拜先生。仅能雪案涂鸦舞,已许朝阳作凤鸣。寂寞荒苔封讲席,凄凉抔土闭佳城。东风吹泪看遗稿,尺许枯藤无限情。
  • 古诗《大厅联·至乐莫过读书》 - - 蒋士铨 - - 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
  • 古诗《上海面貌全变喜而作此》 - - 钱昌照 - - 毕竟人民威力大,申江面貌得重光。昔年纸醉金迷地,今日工农跃进场。
  • 古诗《摇香亭·临池可手揽》 - - 晁公溯 - - 临池可手揽,何似湘水中。冥冥望北渚,木末有芙蓉。
  • 古诗《钱谷千山烟雨即用图间原韵》 - - 乾隆 - - 后溪水已涨,前溪路复幽。蓑笠一身雨,生涯半叶舟。
  • 古诗《月底修箫谱·题随园女弟子尺牍墨迹》 - - 赵芬 - - 露零毫,香拂纸。缄扎记红鲤。小别仓山,驹隙一弹指。为言水榭张灯,湖楼请业,有多少绮情瑶思。凭驿使。料应折得梅花,先从陇头寄。添个诗筒,雁足手亲系。却看黄蜡封函,朱泥押尾,只粉晕尚留笺腻。...
  • 古诗《青驼寺·津树影婆娑》 - - 嵇永仁 - - 津树影婆娑,离亭悲且歌。人烟行处少,山色路傍多。倦马渴奔水,征车怯上坡。夕阳明灭内,古寺指青驼。
  • 古诗《南吕·黄钟尾》 - - 刘庭信 - - 惊回好梦添凄楚,无奈秋声忒狠毒。风声忧,雨声怒,角声哀,鼓声助。一声听,一声数,一声愁,一声苦。投至的风声宁,雨声住,角声绝,鼓声足;又被这一声钟撞我一口长吁,则我这泪点儿更多如窗外雨。...
  • 古诗《游雁湖·江海风波浩不收》 - - 王翰(明) - - 江海风波浩不收,却来此地驻清游。上方楼阁通三岛,别墅烟霞卜一丘。书断雁归沙塞远,丹成龙去鼎湖秋。悠悠此意凭谁问,陈迹空馀万古愁。
  • 古诗《题画·昆仑西上郁葱葱》 - - 冯其庸 - - 昆仑西上郁葱葱,千朵莲花碧海中。到此几疑身是梦,一声低吟万峰同。平生踏遍天山路,几度来参碧玉宫。此去藐姑无太远,他年绁马到阆风。
  • 古诗《得圣欢·客行仍别离》 - - 王洋 - - 客行仍别离,此恨亦已更。 去语已莫留,来愁不须聘。 七闽何贪贤,四海方仰圣。 班驿是归涂,频宜发新咏。
  • 古诗《移住别友》 - - 罗隐 - - 自到西川住,惟君别有情。 常逢对门远,又隔一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