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广闻的诗 > 偈颂·用东山暗号原文及翻译赏析

偈颂·用东山暗号

朝代:宋代诗人:释广闻时间:2023-04-07
用东山暗号,虎头戴角出荒草。
唱少林一曲,六六不成三十六。
看不足,听不足,断弦须是鸾胶续。

诗人释广闻资料

偈颂·用东山暗号作者释广闻

释广闻,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初谒印铁牛。追随少室睦、无际派甚久。后谒浙翁琰于天童、双径,师之。理宗绍定元年,住庆元府显应山净慈禅寺。移住香山..... 查看详情>>

释广闻古诗词作品: 《上秋壑贾丞相》 《化楞严会香烛》 《偈颂·用东山暗号》 《无闻·老胡密语已乖张》 《偈颂·极小同大》 《鱼篮相赞·风吹两鬓萧萧起》 《端常副寺请自赞》 《达磨赞·对梁王突出全机》 《偈颂·说心说性》 《妙峰和尚赞·见之目明

偈颂·用东山暗号原文及翻译赏析

偈颂·用东山暗号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骊江胜山有感》 - - 金九容 - - 萧洒青山野火侵,松杉销尽更伤心。昔年踯躅花开处,蓊郁翻成杂树林。
  • 古诗《旧簏中偶检得在京时所画鸥北耘菘小照戏题卷后》 - - 赵翼 - - 灌园閒与白鸥亲,四十年前旧写真。只有老妻还认得,儿孙俱不识何人。
  • 古诗《一江风·外》 - - 屠隆 - - 外:叹佣奴自卖朱家鲁。少小蒙恩遇。绝鞭笞人子相看。不减柴桑主。身如桓闿徒。时来返故都。一尊惆怅迷烟雾。
  • 古诗《秋夜宴集陈翃郎中圃亭美校书郎张正元归乡》 - - 卢纶 - - 泉清兰菊稠,红果落城沟。保庆台榭古,感时琴瑟秋。硕儒欢颇至,名士礼能周。为谢邑中少,无惊池上鸥。
  • 古诗《洛阳清明日雨霁》 - - 李正封 - -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 古诗《送人赴举·宝剑动连星》 - - 李梦阳 - - 宝剑动连星,金鞍别马鸣。持将五色笔,夺取锦标名。
  • 古诗《菩萨蛮·晓来中酒和春睡》 - - 欧阳炯 - - 晓来中酒和春睡,四支无力云鬟坠。斜卧脸波春,玉郎休恼人。日高犹未起,为恋鸳鸯被。鹦鹉语金笼,道儿还是慵。
  • 古诗《借虚翁涌金门城望五诗韵以写幽居之兴》 - - 杨公远 - - 时光迅速走双轮,忽忆前朝事已陈。门外难交骑马客,竹边惟结话诗人。生来岂羡陶朱富,老去宁甘原宪贫。处世自怜浑不解,江山聊助笔头春。
  • 古诗《滕王阁·飞阁岧峣倚天半》 - - 黄复之 - - 飞阁岧峣倚天半,千里秋毫掌中看。城下江声铁马行,梁间日影金蛇窜。词客寂寥光景闲,秀色不改惟西山。朝来敛黛作眉语,问此风月何当还。便须领略追绝唱,终古发扬无尽藏。惜哉元婴不读书,笔端祇作蛱蝶图。...
  • 古诗《郊居·积禾已堪炊》 - - 张时彻 - - 积禾已堪炊,种蔬已堪摘。梧竹俨成行,信是幽人宅。鸟篆文苔阶,云衣罥兰泽。翘首望长空,青山净如拭。
  • 古诗《讥俗·白雪赓歌苦》 - - 宋庠 - - 白雪赓歌苦,华颠答难频。寒惊穿履客,饿耻祭墦人。洴澼金终贱,胡卢琐未真。原生宁是病,结驷往相亲。
  • 古诗《书事十三绝·炉香拂座月窥檐》 - - 严嵩 - - 炉香拂座月窥檐,带玉袍绯列贵阉。为报四臣宣巳至,近前轻揭翠旃帘。
  • 古诗《夜句·儿女咿嘤斑竹床》 - - 苏泂 - - 儿女咿嘤斑竹床,蜩螗六月沸如汤。登楼谁问牛郎事,只看银河意已凉。
  • 古诗《缺题·夭桃灼灼倚窗前》 - - 储氏 - - 夭桃灼灼倚窗前,春色缤纷带紫烟。昨夜雨声来枕上,惜花人听不曾眠。
  • 古诗《次韵洁堂别岁》 - - 马廷鸾 - - 月底南枝插屋椽,无人共赏祇凋年。我惭王氏青毡旧,君效坡翁白鹤迁。小隐未荒存菊径,独清难涴出山泉。归时好待春江涨,稳泛轻舟一叶莲。
  • 古诗《白月·白月照世界》 - - 张耒 - - 白月照世界,山河受清光。岂独耳目清,莹洗肝膈凉。中夜扫宽虚,仰得天一方。湛碧磨青铜,精金点星芒。我心方无思,偃息在高堂。慎勿忧世故,彼昏谓汝狂。
  • 古诗《奉挽河南吕忠节公殉难诗》 - - 毛奇龄 - - 司马曾留神臂弓,黑头归假尚书公。七兵久已推公著,群盗何期寇吕蒙。碧血自藏缑氏岭,黄巾竟扰洛阳宫。朱衣象简怀风节,长在山河一望中。
  • 古诗《早起作颂访愚禅师》 - - 饶节 - - 晓日珑璁竹入门,石鱼吼处恰翻身。老夫遽起无馀事,收拾儿童访道人。
  • 古诗《上韩运使寿用上萧帅诗韵》 - - 王涧 - - 建节十年鬓未华,印悬如斗拥高牙。晚生幸识荆州面,异世犹尊吏部家。向昔神仙得石髓,至今铅鼎养丹砂。人閒游戏知多少,眼有方瞳顶聚花。
  • 古诗《西江上送渔父》 - - 温庭筠 - - 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 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 不见水云应有梦,偶随鸥鹭便成家。 白苹风起楼船暮,江燕双双五两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