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朝诗人 > 范泰的诗 >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原文及翻译赏析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

朝代:南北朝诗人:范泰时间:2023-04-07
劲风肃林阿,鸣雁惊时候。
篱菊熙寒丛,竹枝不改茂。

诗人范泰资料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作者范泰

生卒:355-428。介绍:南朝宋顺阳郡山阴(今河南内乡县)人,字伯伦。范宁子。初为东晋太学博士。曾任卫将军谢安及会稽王司马道子二府参军。后从刘裕,助平卢循。刘裕甚赏爱之,迁护军将..... 查看详情>>

范泰古诗词作品: 《鸾鸟诗·神鸾栖高梧》 《赠袁湛谢混诗》 《经汉高庙诗·啸吒英豪萃》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原文及翻译赏析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碧澜堂·清澜深几许》 - - 晁公溯 - - 清澜深几许,夏潦冬即空。定非蛟龙宅,徒为螺蚌宫。
  • 古诗《悼亡夫·物是人非可奈何》 - - 费墨娟 - - 物是人非可奈何,思君终日泪成河。不知镜破今胡早,翻恨前生罪孽多。
  • 古诗《折杨柳·和风烟树九重城》 - - 薛能 - - 和风烟树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唯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 古诗《苦雪·积雪冥冥春不淹》 - - 刘敞 - - 积雪冥冥春不淹,流光骤去十之三。根拳枝折物可念,衣敝履穿吾自堪。天枢回环错寒燠,地轴开阖差朔南。乾坤密移世莫测,安得辨士能剧谈。
  • 古诗《和本县黎月罔劝农韵》 - - 萧立之 - - 白发衰翁且翠颠,伤心难问屈原天。当时一聚如金谷,此日数间惟玉川。劝谏只今犹乐土,耕犁何地不炊烟。欲亲偃室无公事,一段阻心似壅泉。
  • 古诗《岁晚试笔·忆与诸贤共造廷》 - - 刘克庄 - - 忆与诸贤共造廷,暮年屈指略凋零。颜郎衫色有时紫,潘令鬓毛无日青。小草自应惭远志,落英犹足制颓龄。左丞岂识吾诗者,举向村姑倚树听。
  • 古诗《送直院楼尚书同年以阁学知婺州》 - - 许及之 - - 隆兴最盛初元榜,当日曾推第一人。出世经纶知几佛,看君意度不无神。居然勇退非惊俗,行矣追随亦为亲。只恐苦无明月句,经行难作隐侯宾。
  • 古诗《福兴楼·福如海》 - - 林逊之 - - 福如海,寿如山,共仰德门臻瑞庆兴于诗,立于礼,好从庭训绍箕裘。
  • 古诗《病起有作·披衣晓起坐中庭》 - - 陈镒 - - 披衣晓起坐中庭,稍觉春深肺气平。游宦三年头愈白,居山数月梦还清。阶兰楚楚新芽茁,径竹猗猗绿笋生。幸喜晚年无别事,有田二顷乐归耕。
  • 古诗《怀借舟主人·自怜五十鬓如丝》 - - 袁说友 - - 自怜五十鬓如丝,更把閒身与物驰。惟有高人收倦翼,世间万事一弹棋。
  • 古诗《挽舒梦兰妻李湘弦联》 - - 陈果堂 - - 千佛礼鸠摩,名士案头赓昧旦;五更惊蜕羽,天香馆畔咽秋风。
  • 古诗《酹江月/念奴娇·淮城感兴》 - - 张绍文 - -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 古诗《钤山行·钤山四绕青谽谺》 - - 金志章 - - 钤山四绕青谽谺,袁江一线盘修蛇。东西峡口两洪束,县城中裹如莲花。此邦何人昔最著,豪贵屈指推严家。早年登第竞名誉,追逐何李矜浮华。归来筑室此山顶,图史枕胙旁人夸。青词晚岁博金铉,万事横决如抟沙。文章不掩孔雀毒,膝下豺虎兼娄豭。读书不识忠孝字,廿年辛苦何为耶?立身一败愧乡...
  • 古诗《佛堂联·一时佛在》 - - 杨圻 - - 一时佛在;如是我闻。
  • 古诗《惠山二泉亭为无锡吴邑侯赋》 - - 吴伟业 - - 九龙山半二泉亭,水递名标陆羽经。寺外流觞何处访,公馀飞舄偶来听。丹凝高阁空潭紫,翠湿层峦万树青。治行吴公今第一,此泉应足胜中泠。
  • 古诗《丁卯十月十日游开先瀑布绝流》 - - 郭祥正 - - 山源久涸旱尘飘,想见潺湲泻石桥。只道海风吹不断,为谁收起玉鲛绡。
  • 古诗《最高楼·题德滋弟息心阁》 - - 梁清标 - - 儒家业,未老遂幽栖。鸥鸟共忘机。小楼过雨清风入,虚窗映日远山低。昼迟迟,堪对酒,更弹棋。也不羡侯门珠履客。也不羡石家金谷苑。花月在,自相宜。勤耕早办租和税,高眠莫问是还非。任登临,云起处,燕来时。 ...
  • 古诗《江行四绝·欸乃一舟轻》 - - 谢龙升 - - 欸乃一舟轻,棹歌载酒行。落霞无限好,江上晚风迎。
  • 古诗《和中道雨树·一旬苟不雨》 - - 梅尧臣 - - 一旬苟不雨,万木昏苍苍。 朝见洗林叶,动摇生辉光。 晚逢开疏阴,枝上漏微阳。 翠色固以好,安得无秋霜。
  • 古诗《赠邬其山》 - - 鲁迅 - -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