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景晕的诗 > 偈·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原文及翻译赏析

偈·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

朝代:宋代诗人:释景晕时间:2023-04-06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瑞雪飘空积满江山坞。
峻岭寒梅花正吐。
手把须弥槌,笑打虚空鼓。
惊起憍梵钵提,冷汗透身如雨。

诗人释景晕资料

偈·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作者释景晕

释景晕,号了庵。住潭州大沩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查看详情>>

释景晕古诗词作品: 《偈·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

偈·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原文及翻译赏析

偈·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舟中遣怀·海内五名山》 - - 袁枚 - - 海内五名山,古来两高士。禽向缺一焉,其行亦孤矣。我携霞裳生,翩翩风貌美。诗笔肖三分,围棋低半子。三年伴奔波,一舟共忧喜。扶我助登山,牵我怕坠水。今年学更优,跌宕到文史。味可辨淄渑,声能别宫徵。藉此吾更豪,行行忘暮齿。倘策远游勋,应请从隗始。 ...
  • 古诗《静观·日西沉虞渊》 - - 赵翼 - - 日西沉虞渊,宜可稍休息。乃复连夕驰,东出寅卯刻。是知昼夜忙,不敢惜其力。独念太极理,动静每互根。唐尧古神圣,耄期亦倦勤。何以曦驭速,一息无停轮。吾恐千万年,不免略欠伸。思穷忽大笑,此忧真杞人。果至天倚杵,汝身在何处。 ...
  • 古诗《酴醾·羞与群芳争冶艳》 - - 弘历 - - 羞与群芳争冶艳,每于幽处见丰姿。但教香色寻常在,莫恨人间知不知。
  • 古诗《双滩赴海·澄南碧涧绕城陲》 - - 刘庆馀 - - 澄南碧涧绕城陲,争赴朝宗涟且漪。静影沈沈呈素练,惊湍潺潺奏埙篪。双龙喷雨涵天阔,万顷浮光丽日奇。想是源头多活水,长桥日夜汪流澌。
  • 古诗《晚春过崔驸马东园》 - - 张籍 - - 闲园多好风,不意在街东。早早诗名远,长长酒性同。竹香新雨后,莺语落花中。莫遣经过少,年光渐觉空。
  • 古诗《挽穆先生·闻说当年谒至尊》 - - 王绂 - - 闻说当年谒至尊,布袍藜杖入军门。六韬适遇风云会,二子皆承雨露恩。丘陇岂期身遽殁,功勋应与国长存。董公遮道真奇事,太史于今可并论。
  • 古诗《二月十五日别贵州贡士汪汉陈玑辈饯于驻节亭》 - - 祁顺 - - 春初来贵阳,春半即回首。群英集亭馆,劝我尊中酒。斯文意味深,谈笑不知久。仆夫催出门,风动河桥柳。
  • 古诗《寄张东之·紫骝借得将军马》 - - 刘过 - - 紫骝借得将军马,垂柳西湖第一桥。欲傍酒家做寒食,腐儒何日有狐貂。
  • 古诗《了观师绣观音赞》 - - 黄庭坚 - - 六合内外,若有不观音处。则此丝缕,不能坚固。横此三十二应,共此一光明聚。了观观音,自知金针落处。知落处,女娲补天夜夜雨。
  • 古诗《和李尚书命妓歌饯崔侍御》 - - 杨知至 - - 燕赵能歌有几人,为花回雪似含颦。声随御史西归去,谁伴文翁怨九春。
  • 古诗《赠攻石内兄·沈噫看汝累胸腹》 - - 黄福基 - - 沈噫看汝累胸腹,酸泪复洒游子颜。歌哭相忘尘土外,文章得意江湖间。深镫一夕供家酿,积雨千林卧故山。收拾风雷诗骨健,十年怀抱起疲顽。
  • 古诗《挽周麟章联·心迹在黄壶陈镜之间》 - - 庄鼎元 - - 心迹在黄壶陈镜之间,两袖清风,廉吏归装惟一鹤;口碑遍吕湖郑乡以外,万家霖雨,大夫遗事说三驴。
  • 古诗《过秋瑾墓感赋》 - - 胡士莹 - - 秋草墓门吊夕晖,当年国事叹全非。人间留得凄凉曲,惊见严霜六月飞。
  • 古诗《寄之以诗·动取空言诮》 - - 姚燮 - - 动取空言诮,高文久若菅。谁知千里翮,原向伏时娴。真赏难虚弋,吾躬转惧难。石潭清在户,未忍照衰颜。
  • 古诗《答殷尚质次韵》 - - 史谨 - - 闻说先生事广成,相逢犹未解尘缨。平芜蔓草天涯路,流水行云物外情。鸠杖待看他日赐,鸡坛不负旧时盟。顾余亦是瀛洲客,命落人间一羽轻。
  • 古诗《韵春诗·公钱虽少俸钱馀》 - - 陆佃 - - 公钱虽少俸钱馀,明日如今作会无。况有鳖裙胜脍鲤,岂无鹅掌代蒸凫。庆归子舍芝三秀,官入卿曹棘九株。闻说丽人推不去,爱才何止十年奴。
  • 古诗《愁倚阑令·长干道,啭春莺》 - - 赵尊岳 - - 长干道,啭春莺。景清明。一霎啼鹃风雨里,短长亭。丽赋遥忆兰成。韶光好艳锦新绫。鹃唤春归莺劝住,总关情。
  • 古诗《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 - - 宋祁 - - 顺祝斋琳馆,翛然隔世埃。 空歌灵鹄下,祠节宝鸡来。 瑞木千寻竦,仙图几卷开。 如无清夜唱,谁识帝车回。
  • 古诗《荆州·楚地阔无边》 - - 苏轼 - - 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 耕牛未尝汗,投种去如捐。 农事谁当劝,民愚亦可怜。 平生事游惰,那得怨凶年。
  • 古诗《恭送昙阳大师·西天西去指恒沙》 - - 屠隆 - - 西天西去指恒沙,东海东头枣似瓜。 斜日乍明秋潦尽,万人相送踏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