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韩缜的诗 > 绝句·剑外吾能说原文及翻译赏析

绝句·剑外吾能说

朝代:宋代诗人:韩缜时间:2017-11-16
剑外吾能说,山川大抵同。
君行在巴徼,民俗半夷风。

诗人韩缜资料

绝句·剑外吾能说作者韩缜

韩缜(1019-1097)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韩绛、韩维之弟。庆历二年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自龙图阁直学士进知枢密院事。曾出使西夏。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 查看详情>>

韩缜古诗词作品: 《游贾氏南园·江堤杨柳碧毵毵》 《绝句·剑外吾能说》 《游贾氏南园》 《游东山寺·久有东林约》 《句·地里舆星直》 《庚子八月八日再游东山寺》 《绝句·唐蒙论巴蜀》 《句·剑外吾能说》 《凤箫吟·锁离愁》 《游东山寺

绝句·剑外吾能说原文及翻译赏析

绝句·剑外吾能说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与李敬熙·细月肩舆病坐迟》 - - 庄昶 - - 细月肩舆病坐迟,相逢连夜几相思。欲将老眼号天泪,痛洒秋江教子诗。蛮貊虎狼尼父叹,中华男子邵雍痴。喜音日望檐前报,先有山家冻鹊知。
  • 古诗《江上阻风口占》 - - 郭谏臣 - - 东风吹浪拍船头,江上寒云系客愁。路近家山归未得,梦魂先已到长洲。
  • 古诗《朝中措·慕名人似蚁贪膻》 - - 张抡 - - 慕名人似蚁贪膻。扰扰几时闲。输我吴松江上,一帆点破晴烟。青莎卧月,红鳞荐酒,一醉陶然。此是人间蓬岛,更于何处求仙。
  • 古诗《咏风·亘古秋声真绝唱》 - - 周云阁 - - 亘古秋声真绝唱,几番朗读忆欧阳。波涛万顷连天涌,杨柳千条送客忙。杜甫醉歌茅屋破,汉高愁睹白云扬。迢迢千里长江路,一夕孤帆到豫章。
  • 古诗《送刘方伯朝觐》 - - 吴琏 - - 捧檄承宣岭海滨,紫微深处荡皇恩。五风十雨年年事,万壑千岩处处春。度律北来民物轨,衣冠南去帝王宾。朝端亦有江南客,拜舞雍容借冠君。
  • 古诗《政府生日·帝师位重侯王上》 - - 曹勋 - - 帝师位重侯王上,身任安危社稷臣。一国真封知简在,要教长似锦城春。
  • 古诗《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 - - 黄庭坚 - - 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嫁作荡子妇,寒机泣到明。绿琴蛛网遍,弦绝不成声。想见鸱夷子,江湖万里情。
  • 古诗《湖上·一泓寒玉浸青山》 - - 宋伯仁 - - 一泓寒玉浸青山,妆点楼台夕照间。歌管满船春未懒,惜无人伴白鸥闲。
  • 古诗《题清芬阁·雄飞古君子》 - - 杨时 - - 雄飞古君子,隐德不隐身。高行耸流俗,诗名逸古人。堂深云锁槛,木古岁藏春。凛凛严光列,英华日转新。
  • 古诗《鹊桥仙·金銮视草》 - - 王恽 - - 金銮视草。蒲轮应召。客路人情殊好。岂知野鹿饰金镳。志却在长年丰草。霜风料峭。形容枯槁。愁绪百端萦绕。故山归去有茅庐,任束置长沙谏稿。
  • 古诗《齐天乐·秋荷》 - - 文廷式 - - 几时不到横塘路,西风送秋如许。艳冷红衣,凉生太液,罗袜尘侵微步。嫣然一顾。尚低侧金盘,暗擎仙露。祇恐销魂,锦鸳飞入白蘋去。蝉声又嘶远树。有人惆怅极,如怨羁旅。苇乱波横,茿疏翠落,谁信秋江能渡。婵娟日暮。愿玉笛清商,漫吹愁谱。护惜馀香,月明深夜语。...
  • 古诗《闰秋·千万愁心叠》 - - 王彦行 - - 千万愁心叠,何堪更闰秋。犹难残暮退,空想晚凉休。烽举惊乡国,河明怨女牛。砌蛩吾愧汝,凄断不能讴。
  • 古诗《征南口号·春早云南麦已黄》 - - 杜瑛 - - 春早云南麦已黄,泸江蒸雾水如汤。马蹄半带阴山雪,变作人间六月凉。
  • 古诗《月夜见怀·五十九年蘧伯玉》 - - 周紫芝 - - 五十九年蘧伯玉,家无担石居无屋。喜君马上风前诗,似我南坡月中竹。
  • 古诗《礼疏山塔·造塔当年事》 - - 释惟一 - - 造塔当年事,喧传直至今。示人千古意,与匠两三金。不得罗山语,谁知矮叔心。瓣香来作礼,肯顾白云深。
  • 古诗《望江南·閒陶写》 - - 卢前 - - 閒陶写,何碍处云蓝。淡处翻浓秋水妙,顾兰风格藕渔参。故应老江南。
  • 古诗《锦堂春·莲女》 - - 陆求可 - - 生长若耶溪畔,往来西子湖头。轻衫窄袖风波里,惯棹采莲舟。妆束何劳珠翠,逢人尽逞风流。荷花深处深藏着,妆作害娇羞。
  • 古诗《赋秋蓬·芦茎密织水烟笼》 - - 释行海 - - 芦茎密织水烟笼,恰与湘渔屋檨同。昨夜苹香熏梦醒,又添荷叶盖西风。
  • 古诗《书断崖·老木枯藤绞苍石》 - - 方岳 - - 老木枯藤绞苍石,岚重云寒土花碧。 巨灵探璞夜不眠,斧斤睥睨鱼龙泣。 中分一片落溪边,此祠未睹乾坤前。 试留名字与后世,戒尔谨护青瑶镌。
  • 古诗《南峰寺》 - - 高启 - - 樵归众山昏,天峰尚余景。 欲投石门宿,更度西南岭。 远闻云间钟,萝径入寺永。 悬灯照静室,一礼支公影。 鸟鸣涧壑空,泉响窗户冷。 对此问山僧,何如沃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