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杜杲的诗 > 句·父子俱开国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父子俱开国

朝代:宋代诗人:杜杲时间:2023-04-07
父子俱开国,朝廷不负人。

诗人杜杲资料

句·父子俱开国作者杜杲

生卒:1173-1248。介绍:宋邵武人,字子昕。杜颖子。以父任入仕。为江、淮制置使幕属,率兵往援滁州解金人之围。累官知安丰军,两创南下蒙古军。历任淮西制置副使兼转运使、沿江制置..... 查看详情>>

杜杲古诗词作品: 《句·父子俱开国

句·父子俱开国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父子俱开国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华首台·闻声寻到水潺潺》 - - 赵翼 - - 闻声寻到水潺潺,合掌岩前路更弯。云作轻阴风送爽,天缘真个为游山。
  • 古诗《真州渡口阻风雨用杜工部咏雨韵》 - - 龚鼎孳 - - 多病青枫后,孤帆白下行。雨深千舫集,天远一鸿明。铁瓮烟中树,银涛枕畔声。故园真在眼,随意买江粳。
  • 古诗《卜算子慢·内侄施敏先自越中来》 - - 王拯 - - 明湖镜掩,沧海帆移,怅绝暮云凝眄。俪句人来,黯澹寿梅枯藓。谁挽。者匆匆锦瑟年华换。最惨记临分絮语,依然长日心眼。梦绕春庭月,是几度飞花,一行归雁。袖底巾箱,只恐彦龙衣短。残砚。好经心休被京尘罥。纵未有官絁赠与,忍西华寒霰。 ...
  • 古诗《云林画竹石·木落秋吟夜露翻》 - - 唐肃 - - 木落秋吟夜露翻,山空无人石榻寒。不似君家子午谷,云旗昼下玄都坛。
  • 古诗《题宋高宗书马和之唐风图》 - - 弘历 - - 重经偶令纂宝笈,一卷不期增学诗。所好为君依古戒,历观刺晋絜今思。成图其后谁双者,命笔以前神赴之。兴至长言纪颠末,却多愧意鲜佳词。
  • 古诗《留别魏子存学宪》 - - 钱澄之 - - 使君春到楚云开,白首狂生入幕来。身老尚为无忌客,眼空偏赏仲文才。授题稿奏皆称善,促膝言多迥不猜。最荷故交推分遍,叨沾已胜满装回。
  • 古诗《和李公择题相国寺坏壁山水歌》 - - 刘攽 - - 苍山本自千万丈,怪尔断落盈尺中。枯松挂崖正矫矫,白云出谷方溶溶。忆昨高秋十日雨,百川涌溢腾蛟龙。丹青坏劫不可驻,金碧拂地俱成空。人间流落万馀一,掇拾补缀几无从。当时画手合众妙,得此诚是第一工。松阴行人何草草,秃帻小盖马色骢。长涂未竟不得息,啸歌正尔来悲风。巨灵擘华疏...
  • 古诗《桐江咏·桐溪湛湛见游鳞》 - - 田锡 - - 桐溪湛湛见游鳞,摇落枫林绕水滨。秋色数行沙上雁,残阳一簇渡头人。蓝鲜斤生过深涧,雪吼寒潮人富春。俱是谢公吟咏地,伊余何以继芳尘。
  • 古诗《赠陈冷庵归田》 - - 祁顺 - - 缔交元不为黄金,爨下焦桐遇赏音。宇宙纲常今古事,江山风物短长吟。知时鲍叔深怜我,识面鬷明早见心。南北分携从此远,旧盟何日许追寻。
  • 古诗《杂植花草·病眼逢人每懒开》 - - 陆游 - - 病眼逢人每懒开,正须此地洗氛埃。数枝梅向林梢出,一脉泉从岭背来。藤杖有时缘石磴,风炉随处置茶杯。残躯自笑如春草,又喜天边斗柄回。
  • 古诗《浪淘沙·燕带夕阳归》 - - 刘蘅 - - 燕带夕阳归。红剪涟漪。春尘如梦不胜吹。恰好风来完暝色,融作烟飞。云水与茅茨。古趣谁知。米家画意在江湄。小艇低眠丛树下,坠叶渔矶。
  • 古诗《赘禅宗无门关后第四十九则语》 - - 郑清之 - - 语火是灯,掉头弗应。惟贼识贼,一问即承。
  • 古诗《舟行杂兴·碧山吟社亦多豪》 - - 乾隆 - - 碧山吟社亦多豪,残碣犹存隐野蒿。偶泛梁溪寻剩迹,竹垆第二试茶槽。
  • 古诗《吴江道中·一抹湖光里》 - - 项圣谟 - - 一抹湖光里,微茫出钓船。荒桥古渡口,废庙夕阳边。驿柳寒无叶,江亭暮有烟。令人虚怅望,问酒到垆前。
  • 古诗《秋天树怀词人陈志远歌者张雨生》 - - 陈初越 - - 怜彼秋天树,信将老此土。独抱悠悠心,繁华非所慕。
  • 古诗《秋兴·西风伤往事》 - - 方孟式 - - 西风伤往事,笑此客中身。叶落苍烟断,花开黄菊新。天涯蓬鬓短,边徼羽书频。蟋蟀知秋意,阶前鸣向人。
  • 古诗《晨起有感·朝朝暮暮复朝朝》 - - 吴未淳 - - 朝朝暮暮复朝朝,裹被蒙头又一宵。老阅世情犹有味,久安閒境转无聊。狂搔白发丝丝落,惊见朱颜日日凋。回首壮心真自笑,蹄涔安得赶江潮。
  • 古诗《三用韵谢士安》 - - 张埴 - - 清言一掬解千纷,又向名家见大君。北海无风鹏不运,南山有雨豹能文。更令此手曾扶日,未必吾冠不切云。鼻已辛酸复何事,天寒梅所只心闻。
  • 古诗《病起·病起茅斋已浃旬》 - - 徐良言 - - 病起茅斋已浃旬,案书狼籍任埋尘。 十年事业空双剑,半世交游复几人。 苔井细阴桐叶坠,荆篱秋雨豆花新。 破除孤闷无他计,再洗渊明漉酒巾。
  • 古诗《中秋乌石山》 - - 傅汝舟 - - 良夜孤峰顶,秋天阴复晴。 大江烟下灭,低月雨边明。 雁过声犹湿,云收意未平。 狂歌谁独和,渔笛隔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