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章侁的诗 > 句·官中逐月催租税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官中逐月催租税

朝代:宋代诗人:章侁时间:2023-04-05
官中逐月催租税,不徵谷帛只徵银。

诗人章侁资料

句·官中逐月催租税作者章侁

章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进士(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一五)。尝官大理司直、节度判官(《吴兴掌故集》卷五)。..... 查看详情>>

章侁古诗词作品: 《句·官中逐月催租税》 《如归亭·倚岸凌虚若冠鳌

句·官中逐月催租税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官中逐月催租税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山东巡抚明兴奏报得雨诗以志慰》 - - 弘历 - - 历城深透各府殊,禾黍可耕民气苏。仍有向隅待继润,却因稍慰并愁吾。
  • 古诗《题雪窗兰蕙同芳图》 - - 张以宁 - - 春来骚意满江干,转蕙风光更泛兰。睡起老禅闲一笑,月明香雪竹窗寒。
  • 古诗《和李子将秋吟》 - - 何巩道 - - 偶向西风忆子期,此心惟有五弦知。谷闻人啸联相答,鱼觉潮声未免疑。阅尽红尘宁作我,歌残白雪总思伊。倦游归去秋村好,吟对枫林与菊枝。
  • 古诗《鸳鸯湖边望烟雨楼》 - - 陈作霖 - - 风起鸳鸯湖上秋,临流欲渡苦无舟。我来竟未逢烟雨,红出斜阳画里楼。
  • 古诗《村夜偶作·黄昏家宴后》 - - 王松 - - 黄昏家宴后,月色满长林。扫石留花影,推窗纳鸟音。山遥如墨画,水韵不弦琴。小婢知人意,烹茶助苦吟。
  • 古诗《赠张长史时言》 - - 严嵩 - - 翰苑张东白,先朝望独尊。百年乔木里,儒业有诸孙。簪组恩华继,文章大雅存。赠言情缱绻,曾出李膺门。
  • 古诗《秋日山还有怀》 - - 梁宪 - - 木叶萧萧下,空林向晚寒。人归逢节暮,花发忆同看。少壮留连易,中年哀乐难。篱边一樽酒,为尔不成欢。
  • 古诗《和平里行·莲花峰头望帝舟》 - - 丘逢甲 - - 莲花峰头望帝舟,双忠祠前吟古愁。日星河岳浩然气,大笔更向蚝墩留。里人敬忠宝遗字,未入南中金石志。我来下马读残碑,吊古茫茫满襟泪。三闽四广何苍黄,胡尘上掩天无光。力支残局赖丞相,间关万里来潮阳。双髻峰高练江曲,长桥小市驻行纛。破碎河山小补完,警枕中宵睡初熟。于时人心方...
  • 古诗《雪中追和东坡韵》 - - 林光 - - 冻拈诗笔指纤纤,时到隆冬气自严。三白依稀呈国瑞,半空摇漾洒吾盐。琼瑶夺目皆填市,玉箸凝冰已挂檐。会见晴无云一点,西来看尽万峰尖。
  • 古诗《朝阳岩·东向水西阿》 - - 王羽 - - 东向水西阿,无时景物和。松阴不映户,晓日在烟萝。人迹如行少,山禽似语多。清高知隐者,尘虑自销磨。
  • 古诗《双凫观·王乔古仙子》 - - 苏轼 - - 王乔古仙子,时出观人寰。常为汉郎吏,厌世去无还。双凫偶为戏,聊以惊世顽。不然神仙迹,罗网安能攀。纷纷尘埃中,铜印纡青纶。安知无隐者,窃笑彼愚奸。
  • 古诗《宴桃源/如梦令·海棠》 - - 王之道 - - 水外漫山桃李。那得个中风味。一种最怜渠,酒著佳人半醉。还似。还似。惊起午窗春睡。
  • 古诗《蓟门杂咏·景物川原里》 - - 吕履恒 - - 景物川原里,间关岁月中。官榆丛自碧,山杏远能红。沙壅桓侯垒,云封尧母宫。不逢燕赵士,歌哭为谁雄。
  • 古诗《次紫岩太宰斋居韵》 - - 严嵩 - - 遥想泰坛燔璧夜,彩云晴护帝城春。帷宫御气临黄屋,阁道炉烟上绣茵。翠管银罂沾泽旧,椒花柏叶献年新。留曹自是均劳地,珍重台衡报主身。
  • 古诗《鱼苗船》 - - 查慎行 - - 几片红旗报贩鲜,鱼苗百斛楚人船。怜他性命如针细,也与官家办税钱。
  • 古诗《蒙恩加职寄馀杭希文资政》 - - 韩琦 - - 燕石宁参楚璧珍,六膺君桨共言纶。老聃道大谁同传,千古韩非是罪人。
  • 古诗《采桑子·为顾起潜题宋宝庆复泉井栏。余旧居吴郡杉渎桥,有咸淳亨井栏,曾见之于金石著录》 - - 张尔田 - - 娃乡人去苔空绿,功德庄严。翠墨循环。知是南朝第几泉。小桃风绰双屏冷,杉渎桥边。曾照朱颜。一别金阊十五年。
  • 古诗《狮子》 - - 岩上 - - 从大草原到铁栏从丛林到石墙我已失了了故国和家园人间的存活就是关来关去的游戏加上你看我,我看你爱看热闹的舞台我的悲剧较单纯但很耐看一批人潮看过又一批人潮来人类嘛关起来就没什么可看...
  • 古诗《谢达善见惠碧桃古体》 - - 舒岳祥 - - 碧桃有佳实,方春开白花。 花悦悦花者,实惠能诗家。 咏花不咏实,未解写叹嗟。 水苍充朝佩,天碧泻露华。 空青珍莫采,帝珠净无瑕。 水波远涵竹,霄影浮副瓜。 春山净梳掠,秋烟澹笼遮。 卵色未有别,胆形图更加。 清酸笑金橘,寒脆压银茄。 瑶池漱灵液,萼绿蒙翠纱。 一食润燥吻,再食思无邪...
  • 古诗《得江西报六言·金骑越天堑至》 - - 刘克庄 - - 金骑越天堑至,水犀破雪浪回。 儿单于鸣镝走,父令公免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