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杜捍的诗 > 句·倘使在南阳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倘使在南阳

朝代:宋代诗人:杜捍时间:2023-04-07
倘使在南阳,应为孔明石。

诗人杜捍资料

句·倘使在南阳作者杜捍

杜捍,哲宗时知连州。事见清同治《连州志》卷六。今录诗二首。 查看详情>>

杜捍古诗词作品: 《句·应为览德归》 《引烟坞·行爱种桃处》 《句·铁乌老龙挺》 《句·倘使在南阳》 《天泽源·湛碧一泓深》 《句·波心石船并》 《句·上就巾子头

句·倘使在南阳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倘使在南阳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南吕一枝花·东洋海洗不尽脸上羞》 - - 关汉卿 - - 东洋海洗不尽脸上羞。西华山遮不了身边丑。大力鬼顿不开眉上锁。巨灵神劈不断腹中愁。闪的我有国难投。抵多少南浦伤离候。爱你个杀才没去就。明知道雨歇云收。还指望待天长地久。
  • 古诗《玉楼春·石门潭夜游同鹭山》 - - 夏承焘 - - 两山对出雄狮坐。潭畔经行云漠漠。五峰相见定怜君,独鹤归来应识我。沧浪水清鬓可濯。行歌怕惊潭底鳄。老渔看惯好溪山,已枕蓑衣伸两脚。
  • 古诗《晚春出箭溪·晴云冉冉薄斜晖》 - - 陆九渊 - - 晴云冉冉薄斜晖,春静衡门半掩扉。风入墙头丹杏晚,高枝频飐乱花飞。
  • 古诗《沈家村·午过沈家村》 - - 乾隆 - - 午过沈家村,茅檐隐丛枳。耕农六七户,长年作邻里。生子不知书,有妇惟修簋。菽粟可果腹,不羡肉食鄙。布棉可禦寒,岂用求锦绮。览此太古风,如入桃源里。山田有馀地,岁岁修耒耜。一耕而一休,种敛随时举。却如东坡言,富人稼多美。我来秋雨过,禾黍香风起。高低列绣塍,有秋庶可拟。风景异所...
  • 古诗《浙江亭·尘世无穷事》 - - 萧立之 - - 尘世无穷事,寒潮往复来。江流限吴越,海道接蓬莱。多难期如客,缘情故得哀。谁令天柱昃,浩浩不能回。
  • 古诗《辛亥秋遇沈从弱于石埭遂往白门相期归路访其安庆家居兼取药地和尚近耗明年归舟经过乘风不及登岸为之怅然》 - - 陈子升 - - 去岁曾相约,春江草阁中。拟闻清啸足,兼与老禅通。破浪浮扬子,看山失皖公。无由登彼岸,人世易西东。
  • 古诗《题陆季宏所画碧桃花》 - - 虞堪 - - 玄都观里花如雾,曾弄参差引凤还。几度春风开劫外,不随流水到人间。
  • 古诗《滕王阁·高阁凌空岁月徂》 - - 龚敩 - - 高阁凌空岁月徂,王生文字已模糊。黄麻莫为青蚨赐,綵笔能将粉蝶图。泽国波涛仙岛迥,重城烟雨蜃楼孤。游人不识兴亡恨,惟解临风倒玉壶。
  • 古诗《挽黎元洪联·九万里有几人》 - - 王芝祥 - - 九万里有几人,开国承家,富贵浮云,功名流水;十八年如一日,生离死别,交情金石,道义河山。
  • 古诗《春日杂兴·江上高楼隔晚霞》 - - 陆深 - - 江上高楼隔晚霞,蒲团静结倚窗纱。暗香一道随风力,知是前村枳橘花。
  • 古诗《浣溪沙·山矾》 - - 杨泽民 - - 芳蕊鬅松夹道垂。珠幢玉节下瑶池。异香团就小花儿。应念裴航佳句好,休论白傅送行悲。月娥亲自送仙衣。
  • 古诗《题盛令新亭·举目岂知新智慧》 - - 方干 - - 举目岂知新智慧,存思便是小天台。偶尝嘉果求枝去,因问名花寄种来。春物诱才归健笔,夜歌牵醉入丛杯。此中难遇逍遥事,计日应为印绶催。
  • 古诗《黄姑取妻词四章》 - - 毛奇龄 - - 黄姑取妻美爪指,日倚天河织文理。取妻操作理固然,伤心只在天河水。河流秋清白如雪,爪指簇簇心肠绝。人间小女较优劣,尝恐乞巧坐成拙。
  • 古诗《汪秀峰自松江载书归招同人小集分韵》 - - 厉鹗 - - 雪压扁舟浪有棱,载来书重恐难胜。排联清兴惟同鹤,增长多闻似得朋。归洛旧传东野句,入杭新并蓼塘称。衔杯不独相忻赏,欲赁邻居剪烛誊。
  • 古诗《暮春同曾梅峰游秦园》 - - 华炳微 - - 可惜韶光晚,重来景更幽。花疏蝴蝶懒,春老杜鹃愁。高涧泉声落,青川白云浮。遥看山月上,沿月棹归舟。
  • 古诗《饯金使出北关风雨大作》 - - 袁说友 - - 出郭初行十里赊,狂风急雨闹田家。 香粳饱熟云翻浪,荞麦新开雪作花。 浅水半村环野趣,好山一带接京华。 晚来踏尽临平路,风脚全收雨脚斜。
  • 古诗《王殿丞赴莫州日就余求钓竿数茎以往今因其使》 - - 梅尧臣 - - 去日觅钓竿,定能垂钓否。 若不暇钓鱼,钓竿当去取。
  • 古诗《寄怀畏知·忆昨题诗岁且更》 - - 赵蕃 - - 忆昨题诗岁且更,路长谁与附书行。 登楼见说同王粲,为赋悬知似贾生。 杜老性非真傲诞,元龙气自旧峥嵘。 天寒万物皆收敛,惟有孤松独向荣。
  • 古诗《项橐·义理无穷尽》 - - 刘克庄 - - 义理无穷尽,虽丘或未知。 老聃与项橐,圣岂有常师。
  • 古诗《五言律诗》 - - 丘逢甲 - - 烽火天涯梦,琴尊劫外身。 新亭空洒泪,故国莽怀人。 文字穷愁贱,交情患难真。 客愁无遣处,沧海尚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