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伯震的诗 > 句·修眉浓淡里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修眉浓淡里

朝代:宋代诗人:陈伯震时间:2023-04-07
修眉浓淡里,寸碧有无间。

诗人陈伯震资料

句·修眉浓淡里作者陈伯震

介绍:宋福州侯官人,徙居长乐,字震之。光宗绍熙五年进士。知泰州,累官广东转运使、龙图阁学士。宁宗嘉定九年使金贺正旦,不辱使命。宋福州侯官人,徙居长乐,字震之。光宗绍熙五年进士..... 查看详情>>

陈伯震古诗词作品: 《句·修眉浓淡里

句·修眉浓淡里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修眉浓淡里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么·便遣》 - - 杨景贤 - - 便遣。快牵。细犬。见本相直奔跟前。黑面郎心惊胆颤。逃命走洞门难恋。
  • 古诗《玉河雨泛至玉泉》 - - 乾隆 - - 地灵神爽灵,诚求每响应。夜雨惜未沾,肃吁继沾更。簇云朝复浓,阵雨轻桡迎。烟光暗远山,珠点骤明镜。既优亦既渥,利农兼愈病。无年不愁旱,暂愁即吾幸。作解有秋卜,不战遐方定。一心讵敢盈,万几惟益敬。...
  • 古诗《长庆历·年历复年历》 - - 元稹 - - 年历复年历,卷尽悲且惜。历日何足悲,但悲年运易。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所叹别此年,永无长庆历。
  • 古诗《雪霁同友人登王子山》 - - 魏裳 - - 畏路谁能到,幽怀我独偏。谷中初见日,树杪忽闻泉。倚杖青山色,衔杯白雪篇。交游仍旧俗,风景又新年。
  • 古诗《祝猫·江上孤篷雪压时》 - - 张良臣 - - 江上孤篷雪压时,每怀寒夜暖相依。从今休惯穿篱落,取次怀春屡不归。
  • 古诗《次韵答顿起·十二东秦比汉京》 - - 苏轼 - -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茎。何人更似苏司业,和遍新诗满洛城。
  • 古诗《失题·紫极殿前朝伏奏》 - - 李颀 - - 紫极殿前朝伏奏,龙华会里日相望。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
  • 古诗《题扇·老木埋云水浸沙》 - - 韩淲 - - 老木埋云水浸沙,常言山尽是天涯。谁知却在天涯外,髣髴青山似旧家。
  • 古诗《玉川门精舍春日》 - - 屈大均 - - 三叠泉边阁,春云映雪明。听松忘日永,采药喜天晴。谷暖兰先吐,林幽鸟不鸣。寥寥人境外,一病入无生。
  • 古诗《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 - 杜牧 - -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 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 杜甫 -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床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
  • 古诗《前有一樽酒行》 - - 姚燮 - - 飞絮不怨春意薄,落花不随流水深。一杯酒作千回斟,风来动月波生襟。襟波潆潆眼波媚,好风催醒月催醉。欲醉未醉歌未阑,风随潮去月落山。裴
  • 古诗《怀潘鄮屋·洛阳才解佩》 - - 陈允平 - - 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
  • 古诗《百一诗·茫茫九州内》 - - 应璩 - - 茫茫九州内,莫作帝者民。民有忠信行,莫非帝者臣。
  • 古诗《皂河·出闸通泇口》 - - 钱大昕 - - 出闸通泇口,沿流下皂河。帆随风转脚,橹过水旋涡。树老残黄叶,沙明浴白鹅。旅人听最喜,半夜有吴歌。
  • 古诗《后秋兴·五岭三湘皓景晖》 - - 钱谦益 - - 五岭三湘皓景晖,西方谁谓好音微?乌瞻华屋谋重止,燕语雕梁悔别飞。妖鼠浮江占地改,岁星去国报天违。高曾奕叶恩波在,忍忘乘坚与策肥。
  • 古诗《梅花·客枕谁惊蝶梦阑》 - - 吴惟信 - - 客枕谁惊蝶梦阑,角声吹动五更寒。断桥流水无人处,淡月疏星只自看。勾引闲情何日了,形容幽韵入诗难。冷香深恐轻狼藉,叮嘱林神护石栏。
  • 古诗《秋宵吟·鬓棱花,院落酒》 - - 詹安泰 - - 鬓棱花,院落酒,晚雨凉生高柳。凭阑望惯念乱伤离,旧人归后。泪波深,好梦诱,倦客多年搔首。攀天去正大月沈宵,戾星窥牖。肯悔疏狂,自矮阁昏钟坐守。醉春笼幔,选席留灯,艳意倩谁受。江国秋风陡,万绿惊红,芳讯滞久。甚楼头抵死相思,还擪长笛带恨剖。 ...
  • 古诗《见寄·柳州非国语》 - - 朱翌 - - 柳州非国语,意恐乱诗书。 去草绝根本,立言推绪余。 断疑先近似,反己问何如。 岁晚飘零甚,归欤指敝庐。
  • 古诗《惜晚春应刘秘书诗》 - - 江淹 - - 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心忧望碧叶。涵影顾青林。风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水苔方下蔓。石萝日上寻。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徒为多委郁。精魄还自临。始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