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吴全节的诗 > 句·要知颜子如愚处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要知颜子如愚处

朝代:元代诗人:吴全节时间:2023-04-06
要知颜子如愚处,正是羲皇未画前。

诗人吴全节资料

句·要知颜子如愚处作者吴全节

生卒:1269-1350。介绍:元饶州安仁人,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人。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尝从大宗师张留孙至大都见世祖。成宗大德末授玄教嗣师。英宗至治间,留孙卒,授玄教大宗师、..... 查看详情>>

吴全节古诗词作品: 《崇禧观·曲林古观水西流》 《句·要知颜子如愚处》 《送虞伯生使蜀》 《延祐元年五月重祀茅山瑞鹤诗》 《题米元晖画云山图》 《别茅山·长松古道翠深深》 《鉴止·山泉漱玉雨浪浪》 《延祐元年五月重祀茅山瑞鹤诗》 《中岳庙投龙简》 《喜客泉·客游华阳天

句·要知颜子如愚处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要知颜子如愚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和答郑郎中见寄》 - - 贺铸 - - 客子由来怀故乡,苏门冷落白云旁。梦随夜月钟前断,诗入秋风草共荒。操板镰靴游宦厌,开樽挥麈旧欢长。泜川逸老应相念,为倚阑干向夕阳。
  • 古诗《禅人写师真求赞》 - - 释子淳 - - 咄这枯槁形容,平生太煞揭斗。电光石火之机,两舌一还无口。真截根源不肯谈,爱引禅徒荒草走。
  • 古诗《颂古·昨日与今日》 - - 释心月 - - 昨日与今日,同中却不同。狞龙搅沧海,俊鹘摩青空。宗眼明如日,机轮疾似风。丹霞回首处,遍界觅无踪。
  • 古诗《白狼赞·矫矫白狼》 - - 郭璞 - - 矫矫白狼,有道则游。应符变质,乃衔灵钩。惟德是适,出殷见周。
  • 古诗《吊仲源·世家吴季子》 - - 梅尧臣 - - 世家吴季子,皇籍汉诸孙。嘒管行车失,虚堂隐几存。枝摧从玉树,星殒自天垣。宁复下贫贱,停骖来里门。
  • 古诗《玉楼春·赠姜道全》 - - 马钰 - - 先生饮罢琼浆酒。卧月眠云闲弄斗。依时斡运不交差,这个功夫凭匠手。满堂金玉无中有。国富民安神气秀。玉楼春色十分奇,不是莺花并缘柳。
  • 古诗《赠勤师·勤为浮屠人》 - - 蔡襄 - - 勤为浮屠人,形类心不偶。独负山林栖,远犯风尘走。如闻大众居,乃是贤豪薮。专意学文章,韩编不离手。退之所尚者,岂以言深厚。径驰周孔域,不为杂说诱。大凡民之生,虫豸均一丑。圣人酌中道,君臣与夫妇。饮食若衣冠,事行而易守。不喜释老言,诋斥遭诬负。子今读其书,无乃相纷纠。学本勿学...
  • 古诗《延清楼四题·秋月》 - - 乾隆 - - 窗俯渌溪滨,团团上下轮。与秋为契友,得我亦佳宾。太白非希彼,伯淳略可人。霓裳知有曲,不向广寒询。
  • 古诗《君宜得种茶诗予和韵》 - - 彭汝砺 - - 始傍东园种,初从北苑移。本根原自好,造化总无私。紫笋时名误,乌程旧种卑。酪奴吾不问,酒圣尔何为。
  • 古诗《海门观潮·山势趋东尽》 - - 洪信 - - 山势趋东尽,观潮到海门。荡云开列屿,浴日见初暾。波撼惊龙吼,涛翻失马奔。太阴亏晦朔,元气与谁论。
  • 古诗《送张孺愿还四明为儿娶妇》 - - 徐熥 - - 离情黯淡白门西,何处云山是会稽。作客暂辞桃叶渡,思乡多梦若耶溪。寒芦夜雨鸿初断,衰柳残阳马倦嘶。待汝尚平婚嫁毕,五湖明月共招携。
  • 古诗《正月十九日·金鱼洲下放船开》 - - 刘崧 - - 金鱼洲下放船开,华石潭边看雨来。爱杀南天双白鹭,青山尽处却飞回。
  • 古诗《回乡感赋寄行素兄》 - - 林英男 - - 沈沈鼓点破渔阳,卌载渊渊伴我狂。忍学驴鸣送谐友,料将幼妇戏阎王。
  • 古诗《北山暮归示道人》 - - 王安石 - - 千山复万山,行路有无间。花发蜂递绕,果垂猿对攀。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天黑月未上,儿童初掩关。
  • 古诗《司吾春游诗·山雨初晴洗佛螺》 - - 汤文玉 - - 山雨初晴洗佛螺,春风处处揭青莎。米香不倦溪边路,多少飞红趁袜罗。
  • 古诗《灌园·磬折君勿嗤》 - - 陈子升 - - 磬折君勿嗤,为园勤注兹。民生不匮事,草木向荣时。子月馀清浅,仙源动碧滋。淮南洵汲井,鍊药更何为。
  • 古诗《录亡女悼词书后》 - - 胡雪抱 - - 性妒温馨气妒清,掌珠强夺太无情。忆吟诗句肠堪断,悔用医方眼未明。痴愿竟难偿十岁,倩魂何忍索三更。平生厌洒穷途泪,蓄到今年为汝倾。
  • 古诗《侍中生辰·宰衡倚赖更三圣》 - - 强至 - - 宰衡倚赖更三圣,神器传归定两朝。 几御铜符双在手,尊荣金印六垂腰。 流民相率归仁政,疲俗新蒙罢横徭。 寿考转随阴德远,开仓累万活黎苗。
  • 古诗《陪卢判官水堂夜宴》 - - 皎然 - - 暑气当宵尽,裴回坐月前。静依山堞近,凉入水扉偏。 久是栖林客,初逢佐幕贤。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 古诗《偶书·承时偷喜负明神》 - - 郑谷 - - 承时偷喜负明神,务实那能得庇身。 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