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韦蟾的诗 > 句·争挥钩弋手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争挥钩弋手

朝代:唐代诗人:韦蟾时间:2023-04-05
争挥钩弋手,竞耸踏摇身。
伤颊讵关舞,捧心非效嚬。

诗人韦蟾资料

句·争挥钩弋手作者韦蟾

介绍:唐京兆万年人,字隐圭。韦表微子。宣宗大中七年进士。初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掌书记。懿宗咸通十年,自职方郎中充翰林学士,加户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十二年,迁工部侍郎..... 查看详情>>

韦蟾古诗词作品: 《和柯古穷居苦日喜雨》 《句·争挥钩弋手》 《上元·新正圆月夜》 《上元·举烛光才起》 《赠商山僧·商岭东西路欲分》 《岳麓道林寺·石门迥接苍梧野》 《题僧壁·一竹横檐挂净巾》 《梅·高树临溪艳》 《长乐驿谑李汤给事题名》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

句·争挥钩弋手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争挥钩弋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即事·光阴真过客》 - - 李穑 - - 光阴真过客,仁义是恒流。用足三冬史,诗轻万户侯。吕金悬重购,虞璧照穷愁。只有箪瓢乐,区区老不休。
  • 古诗《三月李都领开慈堂寿席。走价见招。以病不赴。诗以贺之》 - - 元天锡 - - 负薪忧重畏天阴,阻侍华筵恨思深。花尽山南守幽独,綵衣堂上谩驰心。
  • 古诗《六么令·外末净丑上》 - - 施惠 - - 外末净丑上:官司遍榜。捕捉陀满兴福恶党。正身拿住受官赏。寻踪迹。问行藏。俺待见时。休想轻轻饶放。俺待见时。休想轻轻饶放。
  • 古诗《知春亭·借问知春何处知》 - - 弘历 - - 借问知春何处知,人情物色总熙怡。虚亭却以无言会,一部羲经注毕时。
  • 古诗《寄宋纪善·锦里先生两鬓丝》 - - 胡奎 - - 锦里先生两鬓丝,曳裾天府际昌时。经筵虎豹分重席,墨沼龙蛇见大旗。白雪久传梁苑赋,清朝新睹汉官仪。挥弦赖有知音在,欲把黄金铸子期。
  • 古诗《梦餐优昙花作》 - - 于成龙 - - 优昙曾记梦中餐,山寺日高柏水寒。云绕佛龛常五色,香飘精舍比芝兰。生平未识金银气,偶尔轻抛麋鹿滩。四十年来魔障尽,好教拂袖紫霞端。
  • 古诗《藏头小诗·自栏杆上拍霜皮》 - - 崔荣江 - - 自栏杆上拍霜皮,在意楼头去雁时。飞出离人愁世界,墨鸦好著一秋词。
  • 古诗《颂古·种谷不生豆苗》 - - 释士圭 - - 种谷不生豆苗,蒸沙岂能成饭。大通智胜如来,一个担扳底汉。
  • 古诗《挽陈其美联·家国未能完》 - - 杨萃塘 - - 家国未能完,顿教壮志早埋,千古英雄遗大恨;死生从此别,为问故人安在,满天风雨哭霸魂。
  • 古诗《閒居漫兴·归田不早计》 - - 蔡松年 - - 归田不早计,岁月易云徂。但要追莲社,何须赐镜湖。簿书欺俗吏,绳墨守愚儒。安得如嵇阮,相从兴不孤。
  • 古诗《离亭燕·晚泊高淳湖口》 - - 杨抡 - - 荡漾湖光山色。风景早如江北。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一片好汀洲,剩有野凫千百。西下夕阳寒白。东望暮云凝碧。轮指水程原不远,总算天涯行客。处处是长亭,离恨谁知端的。...
  • 古诗《北行即事·客病愁来剧》 - - 毛奇龄 - - 客病愁来剧,徵书老去多。扳鳞瞻紫阙,载马渡黄河。鲁殿云中出,郯城雨后过。公孙方应诏,其奈两生何。
  • 古诗《承陆冶斋以诗趣出次韵答之》 - - 李东阳 - - 太行山下不胜思,得似河阳驻马时。环堵病回犹有我,玉堂天上本无期。云随海鹤书来远,门掩春钟梦觉迟。六馆编摩诸老在,敢将名姓托吾私。
  • 古诗《宿祖堂寄子安兄》 - - 皇甫汸 - - 洛并机云入,山违求典寻。散花迷棣萼,听鸟怅鸰心。吴越人天渺,齐梁岁月深。西堂何处梦,遥夜寄东林。
  • 古诗《乱后还怡堂王联甫过访》 - - 胡念祖 - - 各经离乱各忘家,二月相逢正落花。欲语平生无限事,白头何忍算年华。
  • 古诗《奉和高阳相公除夕入阁草制即事原韵》 - - 毛奇龄 - - 制为专帘草,车从过阙停。晓含桦烛彩,春入柳条青。册府迎三朔,台阶转六星。东风方及物,论燮本无形。
  • 古诗《雨中北轩晚寝》 - - 刘敞 - - 树色禽声相与閒,吾庐仍共一枝安。浮云蔽日绵绵雨,积水婴城惨惨寒。还恐百芳从此歇,不知后土几时乾。闭关高枕交游绝,一梦江湖意绪宽。
  • 古诗《舜韶新·获麦》 - - 沈轶刘 - - 啼罢春禽,惊过荠光阴,南畴铺锦。倦桑未葚,蚕忌欣初解,离离争稔。三岁荒寒甚。喜半壁丰登先眹。渐黄云添浪,挂腰短镰新赁。指点芳茂,安顿柔棉,斜掎多䕸,破茅同揕。卷青牛噤。雨溅空窗纸,刀声徐喑,饶与连耞品。输共话金珠盈廪。看堆绵万户香醪,几时堪窨。 ...
  • 古诗《李讷·先人敝庐在》 - - 林同 - - 先人敝庐在,触目百悲辛。忍作优笑地,图娱权贵人。
  • 古诗《题庠老颐庵》 - - 楼钥 - - 下震上艮,下动上止。 分明两片口脣,包著许多牙齿。 祸自此出,故以言语为戒。 病自此入,故以饮食为忌。 庠者养也,颐者养也。 名庠而住颐庵,知他养个甚底。 直待吞却栗棘蓬,更与吸尽西江水。 莫问这边那边,都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