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王绎的诗 > 句·直自牧之怀古后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直自牧之怀古后

朝代:诗人:王绎时间:2023-04-05
直自牧之怀古后,适当慧远送图来。

诗人王绎资料

句·直自牧之怀古后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直自牧之怀古后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雨六韵·既雨雨实易》 - - 弘历 - - 既雨雨实易,四山云屡生。聚斯霏阵霔,散亦放时晴。明晦浑无定,密疏特有情。柳堤丝带重,荷沼叶珠擎。立候溟濛过,行披飒沓迎。齐东似兹否,遥望为心萦。
  • 古诗《圣郎曲·上马亦扬扬》 - - 陈子龙 - - 上马亦扬扬,下车亦款款。明星羽盖飞,灵风侍从散。大巫停管弦,携手椒浆煖。
  • 古诗《祭酒·盛夏草木焦》 - - 梁佩兰 - - 盛夏草木焦,火旻遍煎熬。闭门在客舍,何以散郁陶。清泉汎甘瓜,雪浆湛含桃。故人念我来,真契忘位高。休沐枉瑶华,觞咏滋醇醪。
  • 古诗《混江龙·也只为平生名望》 - - 关汉卿 - - 也只为平生名望。博得个望尘遮拜路途傍。出则高牙大纛。入则峻宇雕墙。万里雷霆驱号令。一天星斗焕文章。威仪赫奕。徒御轩昂。喜时节鹓鸾并簉。怒时节虎豹潜藏。生前不惧獬豸冠。死来图画麒麟像。何止是析圭儋爵。都只待拜将封王。 ...
  • 古诗《古诗·岭外稀繁霜》 - - 方以智 - - 岭外稀繁霜,草木不黄落。穷巷生阴风,客心乃萧索。斗杓指实沈,勾陈半隐爚。蟋蟀满床下,篝灯夜戄戄。此地罗浮山,古人尝采药。何不披短衣,入山饱藜藿。晓从外来者,皆言道路恶。我欲依神仙,神仙不可托。...
  • 古诗《题四画·积雪凝寒不肯融》 - - 牟巘 - - 积雪凝寒不肯融,梅花伫立待春风。嫩波正比鸭头绿,厚叶休嗤鹤顶红。
  • 古诗《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用长公韵》 - - 李之世 - - 南溟天外几重天,海国神祠占碧湾。九译梯航来粤峤,累朝琮璧镇灵山。观风此日留高韵,揽辔清时识壮颜。独有宫桃沾雨露,偏多离思水云间。
  • 古诗《尾犯·九月五日雨中作》 - - 顾太清 - - 风雨近重阳,香噀短篱,秋水清洁。落帽题糕,费词人饶舌。天将晚潇潇雨意,酒初醒沈沈妆阁。听疏帘外,一阵西风,触动橹铃铁。残虫声渐歇。况又到霜冷时节。多病年来,怕镜中消削。爱红叶碧山谁染,剪黄花翠襟自襭。登高心兴,似比著当年更薄。...
  • 古诗《渭川猎·鸣冬朔风声披靡》 - - 张镃 - - 鸣冬朔风声披靡,原树莽苍枯欲死。出门四望来无人,何许翁閒守寒水。胸中百万总活法,闭口不言心自喜。姓名绝念公侯前,草野耕夫略相比。一朝千乘从空来,照天戈甲光皑皑。罾罗不为螭罴设,果应龟墨收奇才。鹰扬元勋塞两仪,遣尔后嗣恢宏基。鲁公如棠但射鱼,纵得齿革何能为。...
  • 古诗《赠林寄华女史》 - - 成惕轩 - - 诗笔清于松际鹤;秋怀澹共苇边鸥。成氏有亲笔所书茶蓼集序。
  • 古诗《犹子松字茂之者庆长兄之子也有志于学乐从余游岁在庚戌偕至广西谈经论文次授二诗》 - - 曾丰 - - 鲤非悭授伋,点岂吝传参。内弃元和脚,旁求一祖心。能容石攻玉,会使铁成金。十诀先传九,馀其默自寻。
  • 古诗《经筵纪事·玉几丹霄昼漏长》 - - 陈廷敬 - - 玉几丹霄昼漏长,讲章才罢即封章。芙蓉别殿秋将晚,稀见君王幸柏梁。
  • 古诗《阙下遥瞻·穆穆皇风世道淳》 - - 周权 - - 穆穆皇风世道淳,吾君敛福锡斯民。六龙日焕彤墀晓,五凤云深紫禁春。洞达遐荒无异俗,痒疴疾痛视同仁。野人亲睹朝纲整,可是乾坤气象新。
  • 古诗《送林尚和还莆》 - - 黄仲昭 - - 遥随大阮来京邸,家学渊源细讨论。逝水东流惊岁月,白云南望忆椿萱。关河明日成千里,风雨何时共一尊。相约曲江春到后,杏花深处候来辕。
  • 古诗《鹭洲晓涨·隔岸忽喧渡》 - - 刘绎 - - 隔岸忽喧渡,开窗疑在舟。江潮潜泛夜,夏气暗浮秋。沙鸟时依树,居人半上楼。遥知城外望,一鹭水中洲。
  • 古诗《挽词·老臣八十惭尸素》 - - 文彦博 - - 老臣八十惭尸素,挂了貂冠归洛阳。芝诏荐临优眷注,蒲轮促起预平章。重辞禁幄犹如昨,今迓灵舆益自伤。勉策衰羸来巩固,临风洒泪厚陵傍。
  • 古诗《诉衷情·晚妆初试蕊珠宫》 - - 曾觌 - - 晚妆初试蕊珠宫。随步异香浓。檀槽缓垂鸾带,纤指拈春葱。 莺语巧,上林中。正娇慵。暂教花下,帘影微开,多谢东风。
  • 古诗《南歌子·麦陇深初转》 - - 叶梦得 - - 麦陇深初转,桃溪曲渐成。绿槐重叠午阴清。更有榴花一朵照人明。 画栋清微暑,疏帘入晚晴。请君坐待縠纹平。看取红幢翠盖引前旌。  
  • 古诗《在告家居示内》 - - 张耒 - - 虽云官事简,不似在家安。 晏晏妇子语,嬉嬉儿稚闲。 甘餐失粗粝,独酌置杯盘。 老觉偎绥好,莫将年少看。
  • 古诗《太夫人·只把双珠学道功》 - - 释景元 - - 只把双珠学道功,可占椿算与萱同。 平反阴德知多少,尽在慈祥岂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