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郑獬的诗 > 离蔡州·风吹醉面出南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离蔡州·风吹醉面出南州

朝代:宋代诗人:郑獬时间:2023-04-06
风吹醉面出南州,两行红裙立马头。
已过落花时节晚,不须再拜苦相留。

诗人郑獬资料

离蔡州·风吹醉面出南州作者郑獬

郑獬(1022年-1072年)字毅夫,号云谷,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 查看详情>>

郑獬古诗词作品: 《汴河夜行·汴流长恐日夜落》 《好事近·把酒对江梅》 《送蔡同年守四明》 《酴醾·清香无物敌》 《初春欲为小饮先寄运使唐司勋运判张都官》 《采江·江上云亭霁景鲜》 《离蔡州·风吹醉面出南州》 《答吴伯固·伯固读我诗》 《湖上遇雨·老龙怒相搏》 《雨后江上·船泊碧鉴里

离蔡州·风吹醉面出南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离蔡州·风吹醉面出南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秋日泛舟走笔呈同游诸公》 - - 邢居实 - - 秋波潋滟泛横溪,小楫轻舟逐浪移。远浦遥山俱惨淡,浴凫飞鹭共差池。苦嫌斜日侵棋局,安得长竿理钓丝。归去倾家新酿酒,还须来趁菊花时。
  • 古诗《除关征·翠华忆昨临吴津》 - - 杨冠卿 - - 翠华忆昨临吴津,驾言直欲苏远民。三尺土阶茅不剪,舜循尧道慈而俭。姬公制国有常经,什一更除关市征。男耕女织馀布粟,却笑二吾犹不足。
  • 古诗《山行杂诗·十日山中汗漫行》 - - 赵执信 - - 十日山中汗漫行,山云作意变阴晴。连天细雪因风急,近郭空烟接日生。鞭影远牵残照色,马蹄寒踏断冰声。定知此后相思处,赢得清樽夜夜倾。
  • 古诗《龙游道中·下水楫轻如鹜》 - - 赵蕃 - - 下水楫轻如鹜,溯流帆敏于鸿。人心愿祷欲遂,天意若将无同。
  • 古诗《寄家塾诸生五章》 - - 姚燮 - - 诗书供健福,行路亦何心?古道棘都满,滥游情已淫。病鹰难击刺,大木极苍深。多谢云如絮,瀜瀜媚薄襟。
  • 古诗《赋芍药罢再成三绝句》 - - 宋荦 - - 东丰前岁忆题诗,寄语园丁归有期。今日共知诗是谶,戴花饮酒乐雍熙。
  • 古诗《沈阳惊变·黑水白山血泪汪》 - - 金紫衡 - - 黑水白山血泪汪,京华歌舞竞新腔。长城东望三千里,多少亲人失故乡。
  • 古诗《赵令公考绩·三年嘉绩美菰芦》 - - 孙继皋 - - 三年嘉绩美菰芦,为政风流与众殊。花满河阳辉墨绶,珠来南海映冰壶。春和问俗频飞盖,月朔朝天几下凫。不腆山城十万户,何人不颂雉将雏。
  • 古诗《仙掌·掌前流水驻无尘》 - - 罗隐 - - 掌前流水驻无尘,掌下轩车日日新。谩向山头高举手,何曾招得路行人。
  • 古诗《登接笋峰·丹梯悬削壁》 - - 徐熥 - - 丹梯悬削壁,铁索缆萦纡。鱼贯嵓当面,猿攀石碍趺。气同看月喘,声各入云呼。蜿蚺过龙脊,茅房见一区。
  • 古诗《书大同公馆壁》 - - 江源 - - 自古平城地,山河百二重。将军休出塞,胡虏正潜踪。戍士多艰食,边民亦废农。轮台须有诏,西北甚疲癃。
  • 古诗《偈颂·何似生》 - - 释宝印 - - 何似生,合取口,三世诸佛不知有。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
  • 古诗《病小愈喜晴·云边采药喜身轻》 - - 陆游 - - 云边采药喜身轻,灯下观书觉眼明。扰扰已空浮世事,依依还作苦吟声。又为天地几年客,顿觉轩窗三日晴。深愧山童怜寂寞,风炉传法煮芜菁。
  • 古诗《戊午三月晦·随风逐浪剧蓬萍》 - - 司空图 - - 随风逐浪剧蓬萍,圆首何曾解最灵。笔砚近来多自弃,不关妖气暗文星。
  • 古诗《楼居寄豹孙·宇内空无托》 - - 张元凯 - - 宇内空无托,凭高祇忆君。青山城不隔,黄鸟日相闻。竹乱一庭月,花深半榻云。国香分在握,遥思坐氤氲。
  • 古诗《辛未元夕雪后》 - - 李梦阳 - - 干戈西北尘虽静,寇盗东南檄尚飞。叹世酒杯难自强,竞时灯火况多违。春偷草阁梅初放,雪舞堤城柳乍归。三白农人欢荷笠,万年天子愿垂衣。
  • 古诗《西湖竹枝词·石新妇在钓渔矶》 - - 毛奇龄 - - 石新妇在钓渔矶,桃花为面竹为衣。面上桃花有时落,湖边望郎何日归。
  • 古诗《夏日应制·水晶宫殿昼沉沉》 - - 王鏊 - - 水晶宫殿昼沉沉,别院春归碧树深。南陆迎长钦驭日,东皋旱久望为霖。历中星火脩尧令,弦上薰风识舜心。几务了时多暇日,试开黄卷一披寻。
  • 古诗《兰·绕亭埋石种兰芽》 - - 钱时 - - 绕亭埋石种兰芽,生怕花开不在家。此日溶溶春满院,柔风初破一枝花。
  • 古诗《放翁有五更读书示子诗予亦次韵》 - - 宋庆之 - - 秋风蟋蟀床下鸣,茅茨耿耿秋灯明。 老夫掩卷发深喟,起视河汉初参横。 世人饮食几知味,眼底古今复泾渭。 藩篱是笔屋是书,风叶尘埃力空费。 六籍在天日月存,我亦收拾还本根。 此事儿辈未可论,纷纷场屋争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