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李雯的诗 > 柳梢青·金泥原文及翻译赏析

柳梢青·金泥

朝代:清代诗人:李雯时间:2019-03-06
鹊噪檐牙,泥金字肃,先写宁家。特为多情,人宜待月,宫近司花。
欢容微靥朝霞,怀袖里沉吟看他。杏雨蒲风,惹人萦系,最是宫纱。

诗人李雯资料

柳梢青·金泥作者李雯

李雯(1607-1647),字舒章,江南青浦人。少与陈子龙、宋征舆齐名,合称云间三子。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清军入关时,李雯正在京城,因而被清朝政府羁留,并被推荐授官为内阁中书舍人,充顺天乡试同考官。顺治三年南..... 查看详情>>

李雯古诗词作品: 《生查子·生叩红》 《苏幕遮·花影深帘重》 《南乡子·闺情》 《一斛珠·雨痕新过》 《风入松·离别》 《玉楼春·秋思》 《柳梢青·金泥》 《小重山·写怀》 《浪淘沙·早起》 《渔家傲·新柳

柳梢青·金泥原文及翻译赏析

柳梢青·金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石浦春兴·久息青云念》 - - 权万 - - 久息青云念,聊依桂树丛。有缘归物外,无梦到尘中。只道閒为泰,谁知舍则穷。烟霞紫岫顶,长作采芝翁。
  • 古诗《晓行序·外》 - - 徐元 - - 外:斗转三更。见群星皆移位。生末列香烛子父双双拜跪。
  • 古诗《潇湘八景图·江天暮雪》 - - 凌云翰 - - 江树晚模糊,前村认有无。不须摩诘画,已似辋川图。
  • 古诗《牛鼎歌用昌黎石鼓歌韵》 - - 贺祥麟 - - 岐阳石鼓置太学,昌黎以后多诗歌。三代法物挽近少,士纵好古将如何。此鼎传自宋金出,时方讲艺投干戈。经始黉序辟榛莽,长镵大锸相冶磨。神牛奋地殷发吼,迹声所至深爬罗。至宝返受俗眼白,猥以培娄观岷峨。雨淋风刮委墙角,谁其朋锡珍莪阿。夜深虹气烛天紫,六丁神将阴总呵。取易筮之卦...
  • 古诗《湘川吊舜·伊予生好古》 - - 马戴 - - 伊予生好古,吊舜苍梧间。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班。雁集蒹葭渚,猿啼雾露山。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元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
  • 古诗《送吕提干并简谢泉》 - - 方岳 - - 山云一夜雨,稳放过阊船。坑发宁遗圹,民贫不为钱。范碑秋寺古,楚观暮江前。寄谢东山老,灵砂并欲仙。
  • 古诗《送西曹使之江南恤刑》 - - 林大春 - - 北极龙书下,西翰凤使分。星垂吴楚阔,春涌汉江闻。剑佩辞双阙,衣冠集五云。定回东海旱,白日醉虞薰。
  • 古诗《太祖面谕题蒋山诗》 - - 孔克伸 - - 压尽群山素有名,巍巍雄峙独峥嵘。数峰碧玉朝天阙,一带螺屏映帝京。云窦雨晴龙虎现,月岩风暖凤凰鸣。应知圣主无疆福,日听昆崙万岁声。
  • 古诗《奉和御赐诗韵》 - - 来复 - - 满袖炉烟吐紫宸,伽梨玉色赐来新。光翻贝叶诸天晓,香种昙花大地春。禅月长明虚有象,劫风不动海无尘。见超生灭空三际,同证毗卢刹士身。
  • 古诗《谒仓颉墓·雨粟书初兆》 - - 杨应奎 - - 雨粟书初兆,结绳风渐移。巧因鸟迹出,象应马图垂。制作今逾丽,仪型古莫追。翻思文胜日,托始有馀悲。
  • 古诗《题经略台·维攀白玉龙》 - - 张琮 - - 维攀白玉龙,曾上黄金台。指挥十二州,意气何快哉。江上只如旧,四面画图开。慨怀出奇略,何地不生才。
  • 古诗《送宋承旨归觐大母刘太夫人》 - - 薛似宗 - - 远冲风雪渡钱塘,欲趁春风到故乡。百岁报刘知日短,一身许国喜心长。才名磊落传金马,旌盖辉煌出玉堂。岂若他人思陟岵,无忧靡盬不遑将。
  • 古诗《又五言绝句·何处无芳草》 - - 查慎行 - - 何处无芳草,陈根此独稀。入春频望雨,倘有发生机。
  • 古诗《洙河·祥流知自孔林来》 - - 乾隆 - - 祥流知自孔林来,万古儒风此溯洄。释奠摅诚犹未巳,椒浆应再酹金罍。
  • 古诗《百牢关至青羊驿杂咏》 - - 张问陶 - - 征马踏黄泥,力尽不能努。闲云畏出山,止作此山雨。
  • 古诗《瑟君病中以近词相示书此讯之》 - - 黄浚 - - 柳棉吹老燕归来,怅卧闻君咽百哀。新制不逢张子野,芳尘送尽贺方回。极知别梦回凉夜,谁信欢场有死灰。我亦城南初侧帽,异时怊怅恐伤才。
  • 古诗《送秘丞王利通倅阆州》 - - 魏野 - - 到想行仁政,民间岂复言。 冤思雪蜀魄,哀欲吊巴猿。 山水州城僻,烟岚路径昏。 遥思上事日,正值海棠温。
  • 古诗《鹧鸪天·雨过芙蕖叶叶凉》 - - 黄升 - - 雨过芙蕖叶叶凉。摩挲短发照横塘。 一行归鹭拖秋色,几树呜蝉饯夕阳。  花侧畔,柳旁相。微云澹月又昏黄。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 古诗《龟堂独坐遣闷》 - - 陆游 - - 发已凋疏齿已摇,高谈谁与慰无聊? 苦心虽呕何由出,病骨非谗亦自销。 玉雪细尘烹瑞草,烟脂小把斸灵苗。 贺公吴语吾能似,太息遗魂不可招。
  • 古诗《蔡撙·紫茄白苋以为珍》 - - 孙元晏 - - 紫茄白苋以为珍,守任清真转更贫。 不饮吴兴郡中水,古今能有几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