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邓时雨的诗 > 罗浮山·四百峰峦杳霭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罗浮山·四百峰峦杳霭中

朝代:明代诗人:邓时雨时间:2023-04-06
四百峰峦杳霭中,飞云高峙倚苍穹。
下临溟渤寒涛迥,望入云霞曲径通。
石洞霏烟迷窈窅,涧泉湿雨滴空濛。
葛洪久是栖真处,灵气千秋寄海东。

诗人邓时雨资料

罗浮山·四百峰峦杳霭中作者邓时雨

邓时雨,字君肃。从化人。明神宗万历时山人。后以子廷佐贵,封文林郎。清罗元焕著《粤台徵雅录》有传。 查看详情>>

邓时雨古诗词作品: 《浮邱八景·大雅堂》 《浮邱八景·朱明馆》 《浮邱八景·紫烟楼》 《同黎惟敬梁思立梁少伸林开先过流霞岛》 《咏梁氏镜林·新亭结构散湖光》 《罗浮山·四百峰峦杳霭中》 《厓山吊古·厓海波涛万派流》 《浮邱八景·留舄亭》 《游海珠寺·弭棹寻江寺》 《海珠·盈盈一水隔尘寰

罗浮山·四百峰峦杳霭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罗浮山·四百峰峦杳霭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寄和徐姬珠渊》 - - 施闰章 - - 莫怨经年别,天寒耐独眠。老夫魂欲断,梦不到君边。
  • 古诗《跋山谷帖用其韵》 - - 洪朋 - - 压倒诗中宰相,鼓行文苑宗公。毒雾瘴氛作祟,英姿爽气成空。
  • 古诗《归自谣·听蜡鼓》 - - 陆求可 - - 听蜡鼓。一国若狂分队舞。金刚力士收南亩。村前村后歌金缕。风和煦。流连不觉严寒苦。
  • 古诗《苦寒·今日晴更寒》 - - 傅子馀 - - 今日晴更寒,落叶俄成阵。岭南无雪飞,一暖天犹靳。风严衣被当,日出墙角近。胡床恣酣眠,梦里翻自哂。悠悠昏旦忘,万物我其仅。事求适意耳,不谓冻难忍。汲井知水暖,偎炉及炭尽。平生之所需,只是一随分。...
  • 古诗《四禽言·脱却布裤》 - - 梁栋 - - 脱却布裤,贫家能有几尺布。织尽寒机无得裁,可人不来廉叔度。脱却布裤。
  • 古诗《登钟山馆·匹马宜春路》 - - 耿湋 - - 匹马宜春路,萧条背馆心。涧花寒夕雨,潭水黑朝林。野市鱼盐隘,江村竹苇深。子规何处发,青树满高岑。
  • 古诗《宫词·殿前铺设两边楼》 - - 花蕊夫人徐氏 - - 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毬。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 古诗《泰和八景·云源仙笛》 - - 胡奎 - - 仙人鍊丹处,云是杜光庭。手持青玉琯,月下唤龙听。
  • 古诗《送张汝霖纠左冯翊六绝》 - - 赵鼎 - - 瓮面浮醅玉雪光,陶巾犹带漉时香。何当分我腊馀味,试发樽前旧态狂。
  • 古诗《蓟门行为于大夫子冲赋》 - - 于慎行 - - 少年多意气,仗节赴燕云。晓月悬弓影,春星吐剑文。防秋歌出塞,逐敌赋从军。未许平阳骑,横邀万里勋。
  • 古诗《独夜·风静千松闲》 - - 曹玘 - - 风静千松闲,月明众山朗。独坐观此心,悠然隔尘想。万象复何有,一叶檐前响。至理不可见,空中若来往。惟看山头云,道心与俱长。
  • 古诗《仲雪见示花朝二诗依韵奉和》 - - 钱谦贞 - - 花下挥杯对月邀,千金何处买春宵。桃开旧面还如笑,柳长新眉不用描。病后三分应重惜,愁中一片忍轻飘。阳春绝调人间少,莫怪花朝变雪朝。
  • 古诗《鹧鸪天·绿色吴笺覆古苔》 - - 李从周 - - 绿色吴笺覆古苔。濡毫重拟赋幽怀。杏花帘外莺将老,杨柳楼前燕不来。倚玉枕,坠瑶钗。午窗轻梦绕秦淮。玉鞭何处贪游冶,寻遍春风十二街。
  • 古诗《题画·伊谁爱兹境》 - - 钱宰 - - 伊谁爱兹境,而忘登涉劳。一水天上远,双松野中高。峭壁无樵径,深溪绝渔舠。唯应学仙者,麋鹿与游遨。
  • 古诗《再次韵赠潘杨二君》 - - 项安世 - - 今代潘郎老作诗,友声相应速如篪。燃萁短句宁论步,联鼎长吟不待思。武事解歌三箭定,文容堪颂万邦绥。从公更觅中和什,惭愧无因把蜀麾。
  • 古诗《陈府判邀游梅关》 - - 徐鹿卿 - - 庾岭苍苍古复今,公馀杖履惬幽寻。两崖峭壁风霜骨,一片清泉佛祖心。静浣世缘挥酒碗,更添春色上梅林。冥搜翻觉诗情拙,满眼皆诗祇用吟。
  • 古诗《清明日戏题》 - - 于谦 - - 才看花满枝,又见花零落。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
  • 古诗《柳梢青·日转墙东》 - - 杨无咎 - - 日转墙东。几枝寒影,一点香风。清不成眠,醉凭诗兴,起绕珍丛。平生只个情锺。渐老矣无愁可供。最是难忘,倚楼人在,横笛声中。
  • 古诗《定慧院海棠追和东超呈虞季然陈德夫》 - - 王之道 - - 春来何处无花木,偶向招提见君独。 一枝着雨湿红妆,便觉群芳自尘俗。 嘤嘤幽鸟竞迁乔,皎皎系驹聊在谷。 人生富贵会有日,莫以青云轻白屋。 固应遗策暂驻马,况复过屠宜得肉。 无心杜老吟不到,半醉杨妃睡难足。 态浓意远谁得似,空想当年丽人淑。 嗟予坎壈世所鄙,正坐甲壬无背腹。 少...
  • 古诗《御沟水·鉴禁疏云数道开》 - - 无可 - - 鉴禁疏云数道开,垂风岸柳拂青苔。 银波玉沫空池去,曾历千岩万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