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高棅的诗 > 绿杨双燕图·三月白门道原文及翻译赏析

绿杨双燕图·三月白门道

朝代:明代诗人:高棅时间:2017-07-26
三月白门道,垂杨千树花。
君看双燕子,飞去入谁家。
门巷失故垒,时来拂枝斜。
春风更相惜,莫与乱栖鸦。

诗人高棅资料

绿杨双燕图作者高棅

高棅(1350-1423)字彦恢,后改名廷礼,号漫士,福建长乐人,闽中十才子之一。永乐初以布衣征为翰林待诏,迁典籍。论诗主唐音,所著《唐诗品汇》为明初诗歌复古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评论著作。他的复古理..... 查看详情>>

高棅古诗词作品: 《同群公饯郑五秀才至鼓山寺分题赠别赋得临沧》 《赋得客中送客》 《绿杨双燕图》 《赋得灯前细雨赠别郑浮丘雨字韵》 《题邑生陈溢钟山草堂》 《赋得罗浮霜月怀郑二逸人》 《将归龙门留别冶城诸游好》 《得郑二宣海南手札》 《同游六平山探得烛字》 《梅江谣留别梅江诸友

绿杨双燕图·三月白门道原文及翻译赏析

绿杨双燕图·三月白门道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临水·漫付珠盈把》 - - 幻庐 - - 漫付珠盈把,元通水一方。形犹在涓滴,性已合汪洋。云翳微容缀,江湖若未忘。及春痕复涨,销尽九回肠。
  • 古诗《王谨常再和前诗复次其韵》 - - 苏过 - - 王子可人处,壁间留短槎。自虽疑刻鹄,初不得黔鸦。世味真嚼蜡,尘心不染花。相逢定相契,一笑共生涯。
  • 古诗《扬州放舟·虹桥秋柳绚晴晖》 - - 李庆丰 - - 虹桥秋柳绚晴晖,扬子江头画舫归。试望玉钩斜畔路,随风黄叶逐鸥飞。
  • 古诗《寄常乐岊山和尚》 - - 释云岫 - - 不乐不居居便乐,乐其乐也意如何。祖翁田地封疆阔,一目秋风占得多。
  • 古诗《望海潮二调·祖觞东馆》 - - 陈德武 - - 祖觞东馆,移舟南渡,江天云树离离。盘谷渔樵,舞雩风咏,渴心常望云霓。知与故人齐。念翼残犹铩,足蹶还羁。百折江流,峡猿水鸟助孤凄。几回梦绕山西。耐疏篷夜雨,惊枕晨鸡。对无声诗,哦有声画,仪形已见端倪。回首暮云迷。又桐飞金井,燕落乌衣。有意相思,双鳞乘羽莫教迟。...
  • 古诗《古诗·行行重行行》 - - 周应辰 - - 行行重行行,夕阳在崦嵫。暮鸟有倦翼,冬木无荣枝。少壮不逢年,垂老其谁知。拄杖亦奚悲,挥戈亦奚喜。立马当国门,素发令人指。不如揽馀辉,卷怀还故里。
  • 古诗《溪上水新至漫兴》 - - 何景明 - - 溪上水生三尺深,茅堂清夏气萧森。无钱即买扁舟至,系向门前柳树阴。
  • 古诗《秋怀·饮酒可不病》 - - 陆游 - - 饮酒可不病,自酌随浅深。处世可无患,惟勿欺此心。此心实通天,一念天所临。子能守吾言,可度豺虎林。
  • 古诗《塞下曲·风吹榆柳作寒声》 - - 谢榛 - - 风吹榆柳作寒声,直北龙沙一望平。云压旌旗飞暮雪,将军坐啸受降城。
  • 古诗《赠盛伯希祭酒》 - - 文廷式 - - 郁华阁里警秋声,道在忘身况强名。十叶承华真帝胄,五经通贯老儒生。如闻抚剑忧边塞,复此衔杯乐圣明。未敢劝君焚芰制,寂寥太学想阳城。
  • 古诗《殿中覆考进士》 - - 度正 - - 交戟重门间九阍,彤庭紫殿切星辰。能来此地连宵直,即是骖鸾驾鹤人。
  • 古诗《戏效屏山书斋十咏》 - - 刘克庄 - - 莫谓蟾蜍小,渊源在许中。曹溪一滴水,驾浪作南宗。
  • 古诗《肇庆李东渠中丞邀游洒然亭次韵》 - - 黄佐 - - 岭海栖迟有岁年,草堂今喜识高贤。钓残野水从鱼乐,锄罢寒葵带露鲜。世事驱驰真梦里,天涯谈笑且尊前。朔云他雨劳相问,犹记萍踪自洒然。
  • 古诗《题画虎头·健笔伊谁写虎头》 - - 罗亨信 - - 健笔伊谁写虎头,风生林壑气如秋。将军伟貌人争讶,伫睹荣封万里侯。
  • 古诗《黄子鸿桃花》 - - 蒋春霖 - - 虹桥春去游踪断,野寺东风几岁华。凄绝扬州旧公子,雨窗和泪写桃花。
  • 古诗《江城子·榆生掌教春申,不得酬其志。书来招游岭南,寄此以答》 - - 夏承焘 - - 十年晞发远游心。抚孤琴。几沉吟。黯黯关山,鸿阵不成音。谁识成连浮海操,馀片月,照衣襟。江潭柳换旧时阴。未春深。已难禁。一夜鹃声,无处觅幽禽。拚舞长条风雨里,千万絮,任飞沉。...
  • 古诗《忆西湖·湘江曲折九疑深》 - - 李稚愚 - - 湘江曲折九疑深,中有诗人往复心。我亦祖居浯水畔,愧无好句继长吟。
  • 古诗《希深本约游西溪信马不觉行过据鞍联句》 - - 梅尧臣 - - 有意访西溪,顺途吟思迷。 及兹询野老,已恨过芳蹊。 醉客但多兴,幽禽空自啼。 无由驻金勒,林表日光低。
  • 古诗《溪庵·挟册相从只一童》 - - 刘克庄 - - 挟册相从只一童,林间终日饱松风。 小窗面野容山入,曲甽分溪与沼通。 定有裔孙寻远祖,尽教智叟笑愚翁。 绝怜樗里无标致,一暮何须夹二宫。
  • 古诗《巫山一段云·太上临关日》 - - 尹志平 - - 太上临关日,吾宗受道时。七雄戈戟斗相持。何处起慈悲。 直至西天行化。大教普闻天下。古今今古类皆同。方显道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