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罗义淮的诗 > 满江红·昼夜兼程原文及翻译赏析

满江红·昼夜兼程

朝代:现代诗人:罗义淮时间:2023-04-08
昼夜兼程,下淮海新安堵截。
兜穷寇百韬授首,碾庄初捷。
萧永追剿围杜匪,双堆鏖战擒黄贼。
看今春扫灭李孙邱,平江北。
前和后同一辙。
齐努力,休停歇。
飞过天堑去,踏平虎穴。
五岳三山重布局,一穷二白全消灭。
哲同心共建锦河山,新中国。

诗人罗义淮资料

满江红·昼夜兼程作者罗义淮

罗义淮,1918年1月3日出生,四川省(今重庆市)荣昌县西北复兴场人。曾用名罗济、罗定涛、罗海滨。1935年开始在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群众组织抗日活动,..... 查看详情>>

罗义淮古诗词作品: 《满江红·昼夜兼程

满江红·昼夜兼程原文及翻译赏析

满江红·昼夜兼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寄严光圆大禅师》 - - 李穑 - - 高吟夜雪词林倒,痛饮春风酒瓮空。却被禅心作魔障,数年跌坐乱山中。
  • 古诗《清江引·笑空花眼角无根系》 - - 汤显祖 - - 笑空花眼角无根系。梦境将人殢。长梦不多时。短梦无碑记。普天下梦南柯人似蚁。
  • 古诗《对联·诗墨淋漓多负酒》 - - 待考 - - 诗墨淋漓多负酒;云山浓淡自开屏。
  • 古诗《浪淘沙·闷倚小窗纱》 - - 程颂万 - - 闷倚小窗纱。暗损韶华。屏山曲曲暝烟遮。孤负淡黄新月子,偏照梨花。双髻爱盘鸦。小颤灯斜。自将幽怨诉琵琶。空忆小楼双燕语,愁满天涯。
  • 古诗《府西池·柳无气力枝先动》 - - 白居易 - - 柳无气力枝先动,池有波纹冰尽开。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
  • 古诗《又和董玄宰玉河冰泮阁试之作》 - - 区大相 - - 苑雪初消淑气催,溶溶冰溜转蓬莱。玉泉渐泻方流出,银汉才通一道来。映水啼莺穿柳过,沿堤饮马踏花回。共将鱼藻歌皇泽,履薄深惭利涉才。
  • 古诗《自寿七十一诞辰》 - - 区越 - - 紫气东来漾碧潭,瑶池仙客降鸾骖。钧天乐奏宾如簇,瑞露珍将主半酣。歌舞自誇身矍铄,风霜谁笑鬓䰐鬖。古稀出世真闲逸,趾美仙家岂谩谈。
  • 古诗《重过湖上·芒鞋曾蹋冷泉寺》 - - 张英 - - 芒鞋曾蹋冷泉寺,画舫还登明月楼。才见藕花红似锦,枯荷断梗又深秋。
  • 古诗《宿安县行台风雨不寐用前韵遣怀》 - - 苏葵 - - 尽日冲泥惫病兼,槁梧时据梦非甜。乌台雨急秋灯暗,赤县城荒夜柝严。尘土荣华均赵孟,草茅消息自羲炎。白头留得青毡在,归向河汾学仲淹。
  • 古诗《悼深居迪元师兄》 - - 无愠 - - 忆昔同参请,先师彊健时。一言未脱口,密意已先知。更不从人觅,终能厚自持。阴凉天下树,展卷且高吟。
  • 古诗《并蒂·笑他花史说吴潘》 - - 朱昆田 - - 笑他花史说吴潘,似此骈头画亦难。雨后并开香细细,月中同立影姗姗。为云只恐双飞去,倚柱还容尽日看。若使一年抽一箭,也应唤作我家兰。
  • 古诗《花咏·金钗股》 - - 王夫之 - - 金虎胎含素,黄银瑞出云。参差随意染,深浅一香薰。雾鬓欹难整,烟鬟翠不分。无惭高士韵,赖有暗香闻。
  • 古诗《曾泽卿侍御以东宫覃恩封其父如己官》 - - 卢龙云 - - 四百峰头旧结庐,承恩初下紫泥书。尊传白兽添春酒,驾引青牛易鹭车。桓典已闻推避马,于公能自应高闾。祥光夜夜瞻南极,总是前星映彩馀。
  • 古诗《行路难·有鸟有鸟名鹣鹣》 - - 骆成骧 - - 有鸟有鸟名鹣鹣,双飞双宿不羡仙。朝啄黄金粒,暮饮碧玉泉。时时引雏飞上天,雄鸣雌应终百年。远不希凤与凰,近不学鸳与鸯。鸳鸯朝集玉阶下,双翼戢戢依稻粱。岂知雁鹜遥相妒,含愤不得高飞飏。凤凰夕汎瑶池上,心厌世纷淩风霜。桐花竹实不易得,忍饥不敢远翱翔。天生万物各有命,慎勿歧路...
  • 古诗《汪于鼎文冶居黄山始信峰诗以寄之》 - - 屈大均 - - 万仞丹梯上,天开三海门。如何落雁外,亦有莲花尊。石笋日以长,汤泉冬更温。嗟君兄弟好,鸾鹤自相存。
  • 古诗《西山看梅归舟即事示僧弥》 - - 钱谦益 - - 廿年游迹半萋迷,老去逢君又杖藜。芳草路当春雨后,梅花村在众山西。茶山烟雨荒新筑,铜井莓苔没旧题。更忆盘螭桃万树,人閒何限武陵溪。
  • 古诗《海棠·暖日脂颜凝晓困》 - - 王祎 - - 暖日脂颜凝晓困,东风翠袖倚春酣。一枝貌得浑相似,翻觉情浓思不堪。
  • 古诗《虎丘即事·西风剑佩轻》 - - 陈允平 - - 西风剑佩轻,独立妙高亭。 山吐岩头月,江涵水面星。 石奔苍虎势,树结老龙形。 何处吹箫客,扁舟过洞庭。
  • 古诗《淮上作·血洒三城渡》 - - 张元干 - - 血洒三城渡,心寒粘罕兵。 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 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 古诗《送钱蒙仲·五字古原春草》 - - 苏轼 - - 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汉殿长门, 经纬尚余三策,典刑留与诸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