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韩鸣凤的诗 > 梅花村怀东坡·天汉桥西雪里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梅花村怀东坡·天汉桥西雪里村

朝代:明代诗人:韩鸣凤时间:2023-04-06
天汉桥西雪里村,昔年仙迹到今存。
峰头白鹤留形影,洞口梅花写梦魂。
剪碎山云飞锦字,呼来江月坠芳尊。
青苗有意不归去,啼鸟野花空掩门。

诗人韩鸣凤资料

梅花村怀东坡作者韩鸣凤

韩鸣凤,字伯仪。博罗人。明神宗万历元年(一五七三)举人,任邵武训导,擢高邮知州,寻改知沅州。因忤贵州巡抚,弃官归。以子日缵贵,赠礼部右侍郎。年七十卒。清乾隆《博罗县志》卷一二有..... 查看详情>>

韩鸣凤古诗词作品: 《梅花村怀东坡》 《宿冲虚山房·挥手谢人世》 《仙女石·云雨烟消石磴香

梅花村怀东坡·天汉桥西雪里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梅花村怀东坡·天汉桥西雪里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竹枝词·花场历久算盘通》 - - 叶调元 - - 花场历久算盘通,浪子勾来替用铜。风月不贪贪醉饱,少年顽友老家公。
  • 古诗《云间月·明明云间月》 - - 梅尧臣 - - 明明云间月,皎皎莫可指。雄乌与牡兔,万岁不生子。三旬后乃合,徒用成甲癸。焉见下土物,长养各私己。蛇蝎满窟隙,嗣毒自未已。天地岂有意,盛德名不死。
  • 古诗《过尹氏木兰堂咏木兰》 - - 屈大均 - - 骚人爱饮瀼瀼露,祗向木兰枝上枝。花细不嫌鱼子似,丹多正掷黍珠时。朱明独占馨香绝,黄熟相逢臭味宜。嗟尔先公能植此,几家乔木得如斯。
  • 古诗《寓浦东书怀·子规声里已非春》 - - 黄庚 - - 子规声里已非春,消遣光阴只苦吟。肘后无方医白发,床头有易胜黄金。年来不作功名梦,老去全休富贵心。独抱焦桐游海角,纷纷俗耳少知音。
  • 古诗《雨夕·积雨昏秋暮》 - - 黄衷 - - 积雨昏秋暮,新寒薄曙衣。雁还随候至,客亦倦时归。力淡堪垂橐,追前合佩韦。最怜羊仲坞,相对掩荆扉。
  • 古诗《莫愁湖·昔有莫愁女》 - - 余菊庵 - - 昔有莫愁女,因之名此湖。不知愁底事,可有见怜无。
  • 古诗《黄香·冬月常温席》 - - 林同 - - 冬月常温席,炎天每扇床。如何汉天下,只有一黄香。
  • 古诗《食时辰·阎魔王》 - - 释智严 - - 阎魔王。亲断决。一一招当敢抵揭。不论铢两总还他。如此相雠几时歇。
  • 古诗《庭前两好树·庭前两好树》 - - 欧阳修 - - 庭前两好树,日夕欣相对。风霜岁苦晚,枝叶常葱翠。午眠背清阴,露坐荫高盖。东城桃李月,车马倾阛阓。而我不出门,依然伴憔悴。荣华不随时,寂寞幸相慰。君子固有常,小人多变态。...
  • 古诗《赋得桃坞送别》 - - 高启 - - 何地芳菲满,吴趋曲陌西。藏金非汉垒,种树似秦溪。未曙忽霞起,过春犹雪迷。叶闻渡江唱,花忆映门题。折时或傍水,游处每成蹊。偶来因送客,肠断有莺啼。
  • 古诗《双峰驿·暮色满汀洲》 - - 徐勃 - - 暮色满汀洲,鸣蝉树树秋。柝声闻雉堞,灯影辨渔舟。千涧通桥路,双峰夹驿楼。流波与客意,日夜两悠悠。
  • 古诗《送吴兴公游下邳兼简李条侯》 - - 钱谦益 - - 落花飞雨搅邗沟,襆被奚囊感薄游。宝剑千金吴季子,长城半壁汉条侯。高榆耕垒连沧海,深柳书堂枕碧流。共语老夫应失笑,春深冒絮尚蒙头。
  • 古诗《病中呓语·大邦齐晋小邦滕》 - - 俞樾 - - 大邦齐晋小邦滕,各自提封各自争。郡县穷时封建起,秦皇已废又重兴。
  • 古诗《杂感·万里从王拥节旄》 - - 吴伟业 - - 万里从王拥节旄,通侯青史姓名高。禁垣遗直看封事,绝徼孤忠誓佩刀。元祐党碑藏北寺,辟疆山墅记东皋。归来耕石堂前梦,书画平生结聚劳。
  • 古诗《答伯恭招棋》 - - 余靖 - - 谁知坐隐妙通仙,国手那能得万全。对面机关难测度,临危一著谩争先。
  • 古诗《题段吉先小景》 - - 晁补之 - - 惨澹天云欲雨低,秋山人静鸟声稀。 似闻谷响飞黄叶,恐有孙登半岭归。
  • 古诗《人头山肃谒石壁清源真君像》 - - 程公许 - - 人头接剑门,濯濯危髻绾。 一峰表独立,层崖平若{产刂}。 有一伟丈夫,远莫辨眉眼。 异闻验清源,奇质自天产。 三生旧缘契,邂逅一笑莞。 江流怒未平,父功子其僝。 坐令老蛙缚,笑看离堆铲。 陆海擅两川,利百倍灞滻。 神圣杳难诘,事或载编简。 明德远矣哉,椒浆酌盈琖。...
  • 古诗《送郓州李留後》 - - 欧阳修 - - 北州遗颂蔼嘉声,东土还闻政有成。 组甲光寒围夜帐,彩旗风暖看春耕。 金钗坠鬓分行立,玉麈高谈四坐倾。 富贵常情谁不羡,爱君风韵有余清。
  • 古诗《中秋·风卷青天落大江》 - - 白玉蟾 - - 风卷青天落大江,江风江水自舂撞。 万千人看中秋月,十二楼开八面窗。
  • 古诗《次韵陈廉使见寄》 - - 魏观 - - 三月雰雰雨,曾无两日晴。 旅怀常寂寞,佳节负清明。 野树暮云合,山溪春水平。 彭郎有音信,处处避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