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熊与和的诗 > 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

朝代:宋代诗人:熊与和时间:2023-04-08
耳见何如得眼闻,山根磅礴极初分。
浮沤起灭自潭影,大地晴阴空岭云。
何处老人来听讲,他年少府有移文。
由来清调须吾辈,幸不山王愧五君。

诗人熊与和资料

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作者熊与和

介绍:宋隆兴府南昌人,字天乐。性介淡,不娶妻,不食肉,通经史百氏之书。布衣草履,遨游诸名山,尤嗜弹琴。工草书。宋隆兴府南昌人,字天乐。性介淡,不娶妻,不食肉,通经史百氏之书。布衣草履..... 查看详情>>

熊与和古诗词作品: 《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 《唐玄宗铁像·巍冠攒叠碧云花

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春城路上·矮帽轻衫何处客》 - - 元天锡 - - 矮帽轻衫何处客,柳西花外寻芳春。半醒半醉一骊背,暮影青山佳句新。
  • 古诗《小憩崮山叠辛卯韵》 - - 弘历 - - 传宣便复进前途,肯以栖迟恣揽娱。虽未八叉四章就,由来拙速尚能吾。
  • 古诗《黄杨林诗·黄杨性坚贞》 - - 李廌 - - 黄杨性坚贞,枝叶亦刚愿。三十六旬久,增生但方寸。今何成修林,左右映烟蔓。良材岂一二,所期先愈钝。
  • 古诗《凭吊杜康墓·寂寞幽灵酒圣身》 - - 李仲林 - - 寂寞幽灵酒圣身,一泓碧水绕孤坟。悠悠岁月供凭吊,夕照飞霞慰古人。
  • 古诗《题葛震甫画·五字清新久绝伦》 - - 汪琬 - - 五字清新久绝伦,如何竹石又通神。湖州儋耳风流在,五百年中有后身。
  • 古诗《虫豸诗·蜘蛛》 - - 元稹 - - 网密将求食,丝斜误著人。因依方纪绪,挂罥遂容身。截道蝉冠碍,漫天玉露频。儿童怜小巧,渐欲及车轮。
  • 古诗《净练溪楼·陡涧实非溪》 - - 乾隆 - - 陡涧实非溪,值雨有溪时。跨涧屋非楼,号楼颇觉宜。一切名象谁所为,人云亦云岂可辞。欲藉想像之练影,净洗拟议之虑思,仿佛溪楼首肯曰得之。
  • 古诗《武昌经吴故城》 - - 汤右曾 - - 黄旗飐东南,汉坻此深阻。襟带越江沔,筦钥重樊楚。炎灵运四百,剑玺遗区宇。龙战争分崩,鹿犄失守府。老瞒思窃国,天子不都许。狮儿起江东,名字剧乳虎。英雄盖世略,叱咤轻项羽。堂堂紫髯公,早继父兄武。英贤备帷帟,士马交鼖鼓。疾雷破山红,骖驔空北户。濡须出舻舳,整暇孰敢侮。天堑长悠...
  • 古诗《三潭印月·贪寻月夜阻胶舟》 - - 陈三立 - - 贪寻月夜阻胶舟,水长秋高始一游。依旧四洲无此境,尽吹荷气立桥头。
  • 古诗《金缕曲·述怀》 - - 熊琏 - - 整日愁无恨。恁年来贫病相兼,双眉不展。长恨莹莹无可告,也似孤舟别馆。经多少风萧雨暗。燕子依人非得已,枉呢喃衔尽残花片。辛勤处,何人见。栖栖争甚恩和怨。猛寻思石上三生,馀香未散。百首新诗谁击节,付与自吟自叹。定有个千秋青眼。窗外嗷嗷声过也,望天涯遥诉西风雁。霜月里,同...
  • 古诗《题画扇三种花·茗花》 - - 阮元 - - 旗枪摘尽又生芽,三尺梅枝淡绿花。莫怪君谟辨香茗,看花须到野人家。
  • 古诗《咏弹筝人诗·故筝犹可惜》 - - 萧统 - - 故筝犹可惜,应度几人边。尘多涩移柱,风燥脆调弦。还作三洲曲,谁念九重泉。
  • 古诗《送杨冠三同年赴任馀杭兼订径山之游》 - - 查慎行 - - 秋野鸡豚社,春山茶笋乡。居人力农圃,贤宰好文章。衙鼓声前卧,炉烟爇后香。城偏迎送少,幽事满琴堂。
  • 古诗《题边道人小景》 - - 王翰(明) - - 扁舟湘浦外,茅屋辋川西。冉冉春将尽,沧洲杜若齐。
  • 古诗《舟中寄汉阳故人》 - - 严羽 - - 浦口停留待信风,城边落日乱流通。梧桐院落秋声里,橘柚人家晚照中。棹歌几处惊寒切,砧响千村入耳同。日日愁心西北望,汉阳枫叶落无穷。
  • 古诗《宗人宅仁在阁》 - - 李觏 - - 江南尽是山水地,君子固求仁知名。可怜尘土不到眼,只有云泉相伴清。人间扰扰知何在,日暮悠悠空斗行。明月一栏风一枕,醉乡犹可过浮生。
  • 古诗《杨君居士挽词》 - - 范成大 - - 孝至兰陔茂,身修梓里恭。 名场儿中鹄,姻党婿乘龙。 驹隙惊年运,蝉嫣有庆钟。 幽光定无憾,丰刻妙形容。
  • 古诗《和高季迪将进酒》 - - 王璲 - - 君不见云中月,清光乍圆还又缺。 君不见枝上花,容华不久落尘沙。 一生一死人皆有,绿发朱颜岂能久。 樽前但使酒如渑,肘后何须印悬斗。 咸阳黄犬悔已迟,至今千载令人嗤。 试看古来功业士,何如陌上冶游儿。 百年飘忽寄宇内,日日欢娱能几岁。 劝君莫惜囊中金,便趁生前常买醉。 临邛垆...
  • 古诗《南汉宫词·金猊香袅日靡靡》 - - 范汭 - - 金猊香袅日靡靡,玉陛连朝奏事稀。 驯兽近前亲射杀,血花吹污侍臣衣。
  • 古诗《题画建溪图》 - - 方干 - - 六幅轻绡画建溪,刺桐花下路高低。 分明记得曾行处,只欠猿声与鸟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