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姚燮的诗 > 暮云·暮云心绪远原文及翻译赏析

暮云·暮云心绪远

朝代:清代诗人:姚燮时间:2021-12-15
暮云心绪远,佳日眼光明。
弱柳孤宜瘦,新棉煖得轻。
旷参群态变,少遣独居情。
护惜年华在,空山有令名。

诗人姚燮资料

暮云·暮云心绪远作者姚燮

姚燮,字梅伯,一作某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于学无所不窥,上至经史典籍,下至世俗戏曲小说,皆所涉猎。又精绘事,擅画梅。诗与彭兆荪近。编有《蛟川诗系》。..... 查看详情>>

姚燮古诗词作品: 《三绝句·棘心采得一襜果》 《沁园春·唾》 《舟行杂诗·西北帆樯下》 《燕二章·燕飞何仄仄》 《春夜都门怀人诗》 《纪事写怀·行路日益近》 《冬日杂诗十四章》 《南辕杂诗·颓乌下西海》 《阴平题壁有怀郑倬太原二绝句》 《祝英台近·黛香疏

暮云·暮云心绪远原文及翻译赏析

暮云·暮云心绪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清明·卅年丘壑慰平生》 - - 袁枚 - - 卅年丘壑慰平生,垂老谁知福更清。万朵芙蓉千尺瀑,匡庐山顶过清明。
  • 古诗《四时词·木落千山江杳杳》 - - 金净 - - 木落千山江杳杳,秋天一雁秦云晓。空阶月皎蛬音长,蔓草露漙萤影小。耿耿兰灯焰半斜,红楼西面落星河。边衣剪罢凉无睡,一夜雨声鸣败荷。
  • 古诗《竹枝词·鲥鱼四月出江新》 - - 叶调元 - - 鲥鱼四月出江新,提盒装来竞送人。辗转相贻鱼已烂,脚钱合算几千文。
  • 古诗《除夜客中·已就长涂往》 - - 戴良 - - 已就长涂往,堪怜暮景斜。一年惟此夜,千里更谁家。恋国心空赤,忧时发已华。此身如可乞,只合老烟霞。
  • 古诗《送刘侍御·青骢晓嘶春日明》 - - 薛瑄 - - 青骢晓嘶春日明,银鞍稳被珂玉鸣。豸冠绣服何光荣,乃是鸟台柱史朝神京。故乡之山郁峥嵘,绿溪白石蒲芽生。交朋相送难为情,大搥鼍鼓吹匏笙。四筵列坐皆豪英,高谈直使鬼胆惊。醉来不觉金罍倾,起舞意气殊纵横。我歌一曲送君行,丈夫立志当轩轰。古来多少彯华缨,惟有忠义留芳名。岂无铁...
  • 古诗《石子松·盘石青岩下》 - - 储光羲 - - 盘石青岩下,松生盘石中。冬春无异色,朝暮有清风。五鬣何人采,西山旧两童。
  • 古诗《桂树·种岂依云碧》 - - 王弘诲 - - 种岂依云碧,栽非傍日红。吴刚休错认,生意任秋风。
  • 古诗《六公篇·李观察献吉》 - - 胡应麟 - - 河洛钟人龙,图书倏辉映。文起八代衰,诗还四始盛。坎壈虽当时,灵光独晚境。突兀空同颠,犹怀广成问。
  • 古诗《旅中重阳·乘时争路秪危身》 - - 司空图 - - 乘时争路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 古诗《欢喜口号·从来汉将说张韩》 - - 黄彦平 - - 从来汉将说张韩,泗水流澌浴铁寒。待溯隋河趋洛口,却登灞岸复长安。
  • 古诗《再次转庵用梗字韵赋梅》 - - 许及之 - - 见梅思洛阳,何愁道路梗。见雪忆灞桥,便可心思省。仙家种玉成,造化炊粱顷。凛然孤高标,敢以尘溷请。将军有传令,遽成临渴井。王言惟作命,盍作和羹领。香色归本根,滋味岂机阱。自非泯全牛,安得试尝綮。转庵句中画,梅诗言外警。难韵有辘轳,妙语压菑眚。昨夜垂垂雨,一洗娟娟静。便觉容成...
  • 古诗《赠谯司法·才华蜀郡古来闻》 - - 皇甫汸 - - 才华蜀郡古来闻,况是谯周更不群。早岁挥毫惊白雪,明时射策致青云。衙开恒岳鹏宵迥,家忆巴江雁字分。共道持平能谳狱,坐令三辅号神君。
  • 古诗《追思六飞兄安岳人》 - - 张鹏翮 - - 越署衔杯处,追思尚宛然。普州犹有柏,胶水已无莲。系出麻城派,情怆夜雨天。何年归故里?絮酒表新阡。
  • 古诗《哭明锵·阅尽繁华老木凋》 - - 熊东遨 - - 阅尽繁华老木凋,漫嗟天地不多饶。人间喜怒哀荣事,都着春风一笔消。
  • 古诗《题画·愁来生白发》 - - 陈高 - - 愁来生白发,问尔复何愁?应被春光恼,多情雪满头。
  • 古诗《常德·百里平川古朗州》 - - 薛瑄 - - 百里平川古朗州,沅江滚滚向东流。竹枝留得唐人句,一曲西风碧树秋。
  • 古诗《行路难·寄去家书到未曾》 - - 钱秉镫 - - 寄去家书到未曾,烦君口信字难凭!故园兄弟休痴望,头白归来是老僧。
  • 古诗《寄临川亲·故人子弟惟汪谢》 - - 吕本中 - - 故人子弟惟汪谢,每一思之忘寝兴。莫道临川便寂寞,后来相继有诸曾。
  • 古诗《过表湖逢彭奇山》 - - 罗公升 - - 入眼溪山亦世情,故人无复旧家声。卖刀未得逢龚遂,置体那知为穆生。相鼠聊为庆封赠,巨牛应待老瞒烹。倘无听雨连床乐,惭愧先□冒暑行。
  • 古诗《贵贵尊贤·贵贵如天礼极隆》 - - 陈普 - - 贵贵如天礼极隆,无人更识下贤风。 岂知坤位居乾上,天地之交泰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