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张克家的诗 > 南柯子·寂寂槐花径原文及翻译赏析

南柯子·寂寂槐花径

朝代:现代诗人:张克家时间:2019-03-22
寂寂槐花径,喃喃贝叶经。连朝不见许飞琼。恰好小楼明月正吹笙。
雁阵横银汉,鸾骖下玉京。一声嘹亮一声情。飞出禅关绵邈动心旌。

诗人张克家资料

南柯子·寂寂槐花径作者张克家

诗以道性情、正风俗、明礼义也。词则不然,其志淫,其气靡,其辞纤而缛,其音噍杀而哀,盖优俳之所蓄,倡伎之所弄一。而亡国之士宜之。余幼时案头得词律,纵读爱而惮之,将求师而从学焉。奄忽五十年,改步改玉,实亲..... 查看详情>>

张克家古诗词作品: 《河传·讱庵读余词,谓樱口不如檀口,作此调之》 《霜天晓角·鹊桥唤渡》 《南柯子·寂寂槐花径》 《捣练子·情密密》 《碧窗梦·岸转风帆稳》 《传言玉女·最好相思》 《琐窗寒·理学欺人》 《贺圣朝·豆棚缺处》 《望江南·南市好》 《三字令·新月白,晚霞朱

南柯子·寂寂槐花径原文及翻译赏析

南柯子·寂寂槐花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鲍昙原比部送穷图即步元韵》 - - 张问陶 - - 文心游戏与天通,仙梦何妨慁软红。鬼去亦佳来亦好,任他翻案画留穷。
  • 古诗《理财·莫夸家财有万贯》 - - 无名氏 - - 莫夸家财有万贯,从来坐吃山也崩。自古成人不自在,自在到老不成人。吩咐儿童多捡粪,积粪犹如聚黄金。钱粮本是皇上要,多多少少早还清。还了粮米收银票,免得保甲走上门。男大须婚女大嫁,随高就低好迎亲。富人有钱应热闹,穷家小业本不能。切莫借钱装体面,装了体面受了贫。有借有还犹...
  • 古诗《鹧鸪天·野遁归来坐故庐》 - - 杨夔生 - - 野遁归来坐故庐。玉川诗老祭乾鱼。试香帘户风都雅,有意吹馨拂古书。云黯淡,水萦纡。江南时节薄寒初。秋声半在邻家屋,多少蛩分破壁居。
  • 古诗《继成五章·圆小香黄珠颗垂》 - - 司马光 - - 圆小香黄珠颗垂,结成洛邑重霜时。相公和气陶群物,不是寒温变土宜。
  • 古诗《寄兄沧来·儿女乾啼湿哭馀》 - - 于洁 - - 儿女乾啼湿哭馀,偷閒才得寄家书。望兄好继襄勤业,莫使官声竟不如。
  • 古诗《乙未马日晨雨独登种山至飞翼楼下观摩崖残刻复下谒文大夫墓口号》 - - 秦鸿 - - 越王飞翼敛孤楼,碣石销磨岁序流。海上风来春雨绿,种山摇似五湖舟。
  • 古诗《府酒五绝·谕妓》 - - 白居易 - - 烛泪夜黏桃叶袖,酒痕春污石榴裙。莫辞辛苦供欢宴,老后思量悔煞君。
  • 古诗《槟榔谣·一殡一榔》 - - 屈大均 - - 一殡一榔,无蒌亦香。扶留似妾,宾门如郎。
  • 古诗《夜游宫·雨下沾衣蘸水》 - - 饶宗颐 - - 雨下沾衣蘸水。蓦回首家山千里。昔日长安宦游子。谱新词度关山歌地市。蠹简惊砂底。检数叶污泥飘坠。曾为篝灯夜分起。记年时卷明君翻蜀纸。
  • 古诗《嘉兴道中·弥野桑成市》 - - 袁宏道 - - 弥野桑成市,排溪柳作衙。菜香齐吐甲,树煖欲蒸花。天色滑如卯,江容润似纱。酒帘青带日,三五聚邹家。
  • 古诗《偶成·白云先生高侍中》 - - 王世贞 - - 白云先生高侍中,自夸呼吸与天通。斗大扬州贡赋绝,祗缘真诰有曹公。
  • 古诗《宿摄山栖霞寺》 - - 祝允明 - - 泉洞迷藏草没梯,倚岩千佛坐高低。叠襟山色周回峭,隔树江声隐映齐。宋刻梁文江令笔,龙蟠龟戴上元题。栖霞只是枯禅宅,尔许头颅向里栖。
  • 古诗《杂画·沾恩几载入承明》 - - 孙蕡 - - 沾恩几载入承明,云冷渔矶白鹤盟。忽见新图被山恼,欲辞簪组乞归耕。
  • 古诗《山行过美施闸·水碧如漂镜》 - - 毛奇龄 - - 水碧如漂镜,山青似洗妆。柴门啼鸟细,村径覆萝长。零雨浣纱石,繁花走马冈。当年教舞去,祠下换衣裳。
  • 古诗《谢王弦斋惠横麓新茗·相如消渴病难当》 - - 叶夔 - - 相如消渴病难当,新茗开缄喜欲狂。涤鼎汲清忙活火,一瓯便可沃枯肠。
  • 古诗《獐·当时饿鸱箭》 - - 周孚 - - 当时饿鸱箭,惊皇无复魂。困卧阶下草,深愧主人恩。
  • 古诗《诉衷情·凭陵残醉步花间》 - - 贺铸 - - 凭陵残醉步花间。风棹佩珊珊。踏青解红人散,不耐日长闲。 纤手指,小金环。拥云鬟。一声水调,两点春愁,先占眉山。
  • 古诗《将至州·平生心迹笑元龙》 - - 晁说之 - - 平生心迹笑元龙,今日城边比蔡邕。 岂是白头著书地,聊当涕泣自从容。
  • 古诗《五言古体·幼尝习古诗》 - - 方回 - - 幼尝习古诗,生平不满百。 人生如蜗牛,欲升一丈壁。 我幸七尺身,燥土余三尺。 目此寸进难,涎尽喙不湿。 平生修省心,不啻震{隙阝换虎右}{隙阝换虎右}。 晚若蹈虎尾,更甚履愬愬。 庶几其可免,宁受冻饥厄。 徒步胜安车,亦勿乘下泽。...
  • 古诗《感旧石上字》 - - 白居易 - - 闲拨船行寻旧池,幽情往事复谁知。 太湖石上镌三字,十五年前陈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