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陈淑秀的诗 > 拟古·佳辰二三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拟古·佳辰二三月

朝代:现代诗人:陈淑秀时间:2023-04-08
佳辰二三月,闲步小园中。
春风来何时,吹遍枝上红。
艳阳斗颜色,深浅非一丛。
小草亦怀新,阶砌争茸茸。
物生各有托,雨露本至公。
盛时岂易得?徙倚翠帘栊。

诗人陈淑秀资料

拟古·佳辰二三月作者陈淑秀

陈淑秀,字昭阳,一字玉芳,贵州贵筑县人。直隶兵备道陈法第四女、工科给事中庆升妹、诸生周承元室。著有《玉芳亭诗集》。 查看详情>>

陈淑秀古诗词作品: 《拟古·佳辰二三月》 《送春曲·啼莺不解留春住》 《采菱歌·曾向南湖泛画舟》 《偶成·云鬓凤凰钗怕整》 《灯笼·丝丝入扣尽文章》 《月季花·娥装满月初圆

拟古·佳辰二三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拟古·佳辰二三月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大明湖棹歌·会波楼下水关深》 - - 蒋士铨 - - 会波楼下水关深,门内高墙似阙横。一角水村数茆屋,暗移汀屿入山城。
  • 古诗《宜春令·生》 - - 沈采 - - 生:蒙垂问。听禀复。论楚汉难相并途。外:那项王有何不平。生:他千人自废。贤将何尝能甚属。匹夫勇不足知机。妇人仁徒思求富。试看他空图霸业。怎成贤主。
  • 古诗《草房·邸园山曲窈而深》 - - 弘历 - - 邸园山曲窈而深,远却尘缘足静音。名曰草房本无意,实符黄屋匪尧心。
  • 古诗《代挽潘复夫人》 - - 杨圻 - - 功成夫婿赋闲居,正板舆共乐天伦,耄耋失承欢,应为佳儿恸佳妇;修到子孙侍偕隐,欢药灶不闻国手,阴阳参燮理,难求良相媲良医。
  • 古诗《和春闺落花·片片胭脂缬地毛》 - - 赵希逢 - - 片片胭脂缬地毛,对花醉脸上红潮。樽前笑指人人看,好与香腮一样娇。
  • 古诗《简州司马荣仲芳同年》 - - 牛焘 - - 忆别京华三十春,自惭名利久埋尘。闲寻旧雨论芳谱,曾赋清风识故人。别驾有才今画诺,边州无事即经纶。青毡愧我疏儒术,但把醇醪佐拊循。
  • 古诗《青玉案·赠内》 - - 黄万里 - - 峨眉底事长攒皱。时日去,空消瘦。俊秀音容谁与绣。梨花轻雨,秦楼清奏。云出春山岫。愁看夫婿痴如旧。白首忘机落人后。情切黎元多少厚。桃花潭水,清明时候。隐见潜龙斗。
  • 古诗《无题·白发悠然去》 - - 张裕钊 - - 白发悠然去;黄叶无数飞。
  • 古诗《二月朔日作·制祭考戴礼》 - - 乾隆 - - 制祭考戴礼,载芟缅毛诗。迁坐此致斋,吾将举春祈。仲月气渐鬯,霁雪融温曦。灯节过喧赏,动归静觉宜。筹远将就绪,劭农无射思。处顺慎临渊,谨几戒漏卮。夕惕复朝乾,心宁有逸时。...
  • 古诗《过临潢口号·云消归路暖无尘》 - - 刘敞 - - 云消归路暖无尘,试学章台走马身。塞柳关榆莫相恼,小园桃李解迎人。
  • 古诗《放言·二毛·十二侵》 - - 谢元汴 - - 所嗟人命短,忽忽二毛侵。日月苦煎迫,乾坤费瀹燖。梅梁今不斗,剑佩久还镡。钦彼乘鸾者,寥寥山水心。
  • 古诗《生日书怀·寂寞成何事》 - - 戴亨 - - 寂寞成何事,蹉跎忽至今。聪明过壮岁,道德负初心。斜日延疏竹,寒花逗晚林。昌黎箴自在,读罢一沈吟。
  • 古诗《铜元局联·山供鼓铸》 - - 吴恭亨 - - 山供鼓铸;泉象流通。
  • 古诗《壬子正月四日后圃行散》 - - 杨万里 - - 双鹊营巢浪苦辛,拣条衔折不辞频。旧条老硬新条韧,却向篱根拾落薪。
  • 古诗《麟溪沈氏九松》 - - 陈恂 - - 我闻杜陵野老浣花溪上之草堂,堂前四松初移三尺强。当时作歌纪其事,千载想见柯叶之青苍。麟溪沈氏之松胜锦里,相传南渡携家植于此。九株天矫罗北山,北山堂枕麟溪水。麟溪子姓十九传,约略与松五百年。偃如车盖散若霁,捎云拂月参高天。我登北山山色好,山中爽气开晴昊。偶逢蒋诩开三...
  • 古诗《奉天门朝贺·晓日初临万岁山》 - - 吕定 - - 晓日初临万岁山,宝幢华盖列朝班。九重天上来仙乐,五色云中识圣颜。深殿捲帘香雾袅,近臣传制佩声还。嵩呼齐祝恩如海,散作阳和满世间。
  • 古诗《江湖语·水不载万》 - - 佚名 - - 水不载万。
  • 古诗《喜迁莺·赠吴留村使君》 - - 张夏 - - 延陵公子。擅礼乐文章,鸡坛牛耳。花县穿车,琴堂弄笔,才子古来如此。经济况推高手,樽俎折冲千里。豪气在,有双龙知我,万金酬士。天赐。烦几度,遮道攀辕,民乐华胥里。酒引千觞,诗联百韵,好拥使君游矣。名氏已登御幄,功业复标惇史。 ...
  • 古诗《又和·外物攻伐人》 - - 黄庭坚 - - 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 待渠弓箭尽,我自味无味。 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 君子履微霜,即知坚冰至。
  • 古诗《答君东天津夜泊》 - - 汤显祖 - - 津馆苍茫别未曛,满檐秋色为思君。 风生积海连山雾,月落长河半树云。 欲睡动寻千日酒,怜香真惜十年薰。 如何咫尺关南道,只似江空与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