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庄长命的诗 > 偶感·眼前无处不风波原文及翻译赏析

偶感·眼前无处不风波

朝代:清代诗人:庄长命时间:2023-04-05
眼前无处不风波,北望烽烟未熄何。
人种竞争新世界,江山变态迩来多。

诗人庄长命资料

偶感·眼前无处不风波作者庄长命

庄长命(1872?~1916)〖卒年参考高重熙〈吊庄鹤如社友〉,《台湾日日新报》,「诗坛」栏,1916年10月3日,第六版;《台湾日日新报》,「编辑剩录」栏,1916年10月21日,第六版;又,据庄之〈自挽六章..... 查看详情>>

庄长命古诗词作品: 《偶感·平生心迹寄烟波》 《偶感·眼前无处不风波

偶感·眼前无处不风波原文及翻译赏析

偶感·眼前无处不风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天佛山道中·珠丘远势万年长》 - - 李宗城 - - 珠丘远势万年长,原庙衣冠奉御床。滦水朝来鳞马老,兰亭出后犬羊狂。胡尘惨淡埋龙地,佳气葱笼葬圣乡。松桧阴中红叶晚,马头斑烂照斜阳。
  • 古诗《初罢中书舍人》 - - 白居易 - -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 古诗《访徐巨源·五岳不相见》 - - 黎遂球 - - 五岳不相见,四海水力同。日月望相望,相抱光如弓。十年读君书,一字复一重。恨是古之人,钟鼓徒钟钟。何意当吾世,远道能相逢。叩门若还家,入座如登峰。易为挂壁历,剑为豢人龙。数米度琴徽,坐枕看诗筒。佳儿立左手,友生侦下风。当食箸频画,酾酒临天公。嗟我胡守雌,徐君为真雄。...
  • 古诗《秋窗杂兴·月朗众星稀》 - - 高吉 - - 月朗众星稀,天高万籁息。草露湿秋虫,悲悽声唧唧。隔窗听鸣机,寒光曙犹织。微物固催人,尤为贫女惜。
  • 古诗《寄南台掾朱自明时初复役》 - - 袁凯 - - 世祖行台列俊贤,掾郎家世本儒先。一时人物青云上,十道风霜白昼前。最爱群公交荐日,正逢天子中兴年。腐儒饥饿干戈际,欲买山阴雪后船。
  • 古诗《木兰将军祠·人怯山西种》 - - 薛季宣 - - 人怯山西种,谁知掌上身。猪羊刀霍霍,车马道辚辚。幕府开娘子,旂常纪乱臣。梦回清镜对,千古茜裙新。
  • 古诗《江南曲·年光岁岁常如此》 - - 冯班 - - 年光岁岁常如此,千烧万战台城圮。鸱尾尘埋三阁平,张孔销亡二周死。
  • 古诗《初献盥洗太蔟宫肃宁之曲》 - - 无名氏 - - 礼有五经,无先祭礼。即时伸虔,惟时盥洗。品物吉蠲,威仪济济。锡之纯嘏,来歆恺悌。
  • 古诗《听莺弄·弱柳依趺坐》 - - 钱谦益 - - 弱柳依趺坐,晴湖荅梵声。道人曾破戒,把酒听啼莺。
  • 古诗《姑苏台·古今兴废事》 - - 释元肇 - - 古今兴废事,天地不能齐。水阔连湖外,山多在郭西。登临烟雨后,怅望夕阳低。若问乌栖曲,城头夜夜啼。
  • 古诗《喜雨·云酿南山雨》 - - 虞俦 - - 云酿南山雨,风勾北牖凉。绿蒲澄水石,丹藕净池塘。冷客频牵兴,炎官罢斗强。无波真古井,此味淡中长。
  • 古诗《题许秋岩太守问耕图》 - - 孙星衍 - - 三年有积应先问,五谷能分讵不如。稊稗也须知道在,儒书最古是农书。
  • 古诗《东风第一枝·斗草庭闲》 - - 项鸿祚 - - 斗草庭闲,簸钱院静,东风吹满香絮。满寒尚勒花期,天意似催春暮。杏梁归燕,几曾会相思言语。便等闲,飞入卢家,不带离魂同去。空自想俊游伴侣,又频恼酒边心绪。鸾笺待写深情,肠断都无新句。初三下九,问旧约更谁凭据?怕有人蹙损双蛾,日日画楼听雨。 ...
  • 古诗《京城苦雨·古今浩浩多诗流》 - - 俞德邻 - - 古今浩浩多诗流,清辞丽句谁能高。大历饥寒少陵杜,义熙归去彭泽陶。
  • 古诗《卞帘·疏帘未受风》 - - 彭孙贻 - - 疏帘未受风,半榻寒云拥。细梦不能明,鸟飞花影动。
  • 古诗《题绮梦楼·清风携月叩疏棂》 - - 谷海鹰 - - 清风携月叩疏棂,遥送江南雨后馨。十万尘沙抟绮梦,三千笔阵会荧屏。忧欢每共茶烟袅,聚散同消鬓雾青。似此仙居多雅洁,不妨常唤片云停。
  • 古诗《湖州歌·翠鬟半亸倦梳妆》 - - 汪元量 - - 翠鬟半亸倦梳妆,杨柳风前阵阵凉。 弦索懒拈缩纤手,龙涎犹嚼口脂香。
  • 古诗《次韵潘都干喜杨中库归督其和诗》 - - 项安世 - - 鸣莺三叹友声诗,底事闻壎未应晓。 嗟我金兰多寡彼,贲然风月喜来思。 将军老去犹横槊,壮士前行莫退绥。 只恐监军门下客,未容戎幕举三麾。
  • 古诗《新春偶成》 - - 王景 - - 南来憔悴滇阳客,每向年光感去留。 万里归心背残腊,五更清梦落神州。 刺桐花发东风早,垂柳条长宿雨收。 便欲题诗散伊郁,泸江风浪拍天流。
  • 古诗《闻边报旁午·群胡烧入雁门关》 - - 陆之裘 - - 群胡烧入雁门关,舆疾丁璋战独艰。 可惜五千貔虎士,黄沙不见一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