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严尧日的诗 > 蟠龙山·羊肠历尽见龙湫原文及翻译赏析

蟠龙山·羊肠历尽见龙湫

朝代:明代诗人:严尧日时间:2023-04-08
羊肠历尽见龙湫,涧道穷源得广畴。
古寺因缘馀础在,高僧名行一灯留。
溪山到此天疑尽,石磴环来景自幽。
更逐白云归大仰,烟霞迷望隔丹丘。

诗人严尧日资料

蟠龙山·羊肠历尽见龙湫作者严尧日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严尧日古诗词作品: 《蟠龙山·羊肠历尽见龙湫

蟠龙山·羊肠历尽见龙湫原文及翻译赏析

蟠龙山·羊肠历尽见龙湫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袁休庵归昭江》 - - 梁佩兰 - - 郁水鲥鱼飞雪鲙,增城挂绿溢琼膏。君来两度经长夏,归去应知梦寐劳。
  • 古诗《浣溪沙·饯郑宪》 - - 张孝祥 - - 宝蜡烧春夜影红。梅花枝傍锦薰笼。曲琼低卷瑞香风。万里江山供燕几,一时宾主看谈锋。问君归计莫匆匆。
  • 古诗《禊日怀黄皆令却寄》 - - 沈纫兰 - - 丽日念古集,乐事竞水嬉。缅思清川上,士女介新禔。秉蕳散芳沼,踏青腻红缡。洛阳油花卜,开元扑蝶戏。兰亭聚昔贤,文士掞华辞。昂首云中锦,惠我曲水诗。
  • 古诗《游天坛山·金节荡天风》 - - 谢榛 - - 金节荡天风,琼卮对海月。会当骖白螭,飞向蓬莱阙。
  • 古诗《九日黄湖山作》 - - 卜世藩 - - 黄湖山上去天尺,黄湖山下秋草白。落木西风吹客衣,山色湖光作寒碧。劫后诸生举皂幡,平沙浩浩看中原。哀猿啼断黄花瘦,惨淡乾坤噩梦痕。
  • 古诗《暑夕·暑夕不能寐》 - - 邓剡 - - 暑夕不能寐,起坐林间亭。齧鼠欺黑月,流萤乱飞星。星河光淡泊,不辨草树青。泥泥凉露下,稍稍残梦醒。幽虫故儿女,私语如相应。邻钟自何来,迢迢入孤听。
  • 古诗《残夜·微灯耀残夜》 - - 郑孝胥 - - 微灯耀残夜,却顾影在壁。几榻虽未移,箧笥谁复觌。去留何匆匆,存亡两默默。向曙意旋消,宵来更相觅。
  • 古诗《黄莘田端砚歌》 - - 林占梅 - - 得来好砚同好友,日日摩挲常在手。伴吟墨使陈静轩,资写黄庭向晴牖。闽中同嗜本有人,十砚老人莘田叟。直如砚癖子瞻翁,不让风流钱可久。湖曲百篇擅竹枝,草笺一部描花柳。杨李当时并盛名,津津脍炙千人口。许都高士媲双丁,邺架连篇方二酉。行遍江南又岭南,喜近素馨田百亩。平生作吏拙...
  • 古诗《西湖游什·浮云恩怨错分明》 - - 何吾驺 - - 浮云恩怨错分明,担苦推閒煞有情。送出五湖看月色,时过三竺听松声。古贤只解留风节,道眼何曾问利名。饱食诸天香积寺,但凭鼎足好调羹。
  • 古诗《偈颂并序·了得心源处处安》 - - 居遁 - - 了得心源处处安,何须终日对林峦。玉向火中烧转润,莲华在水叶长干。
  • 古诗《减字木兰花·题梁庄会葬图》 - - 朱祖谋 - - 冬青泪洒。九死攀髯终未悔。日降天临。不负青山独往心。使君风义。易水波寒吹不起。高阁葵霜。终古相望一柳堂。
  • 古诗《八月十五夜对月》 - - 方回 - - 散发披襟一再窥,未甘兀兀守书痴。月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人世无灯方作梦,山翁有酒更能诗。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
  • 古诗《权氏寓思楼·先垄星源已草莱》 - - 林弼 - - 先垄星源已草莱,高楼极目楚天开。无穷山色连云起,不尽江声送月来。遗爱百年存旧树,丰碑十丈满荒苔。闻孙还肯兴堂构,落日登临不用哀。
  • 古诗《奉和驾幸西池》 - - 余深 - - 春深琼苑百花明,拂晓銮舆下太清。綵仗六军严禁卫,虹桥千步跨仙瀛。讲脩禊事垂游豫,欲与民心乐治平。扈跸两经来此地,独惭衰飒玷恩荣。
  • 古诗《送钱端明还京》 - - 蔡襄 - - 禁墀初别紫霄端,故国生光里俗欢。二世家声联将相,百年庙貌俨衣冠。躬临州戟迎门下,人喜曾孙夹道观。石照老苔封旧迹,锦溪乔木涕清澜。东趋越岭兴怀远,夕听胥涛入梦间。江上驰心思魏阙,日边归路指长安。香深离渚花重叠,凉满行舟酒半阑。应念非才持虎契,平时相继入金銮。...
  • 古诗《新篁·粉箨春初解》 - - 屈大均 - - 粉箨春初解,风多压向西。阴生双野岸,绿杀一花溪。笋迸云根乱,梢横水影低。青光教斫取,诗向腻香题。
  • 古诗《诗四首·屯云塞望蔚青林》 - - 崔鶠 - - 屯云塞望蔚青林,刻雪停空立皓禽。 南渡长淮才一水,令人便起五湖心。
  • 古诗《春日十绝·雪后云收万里天》 - - 胡寅 - - 雪后云收万里天,春从何处著山川。 红边绿外无穷思,莫道今年似去年。
  • 古诗《寄题张殿直长春亭》 - - 强至 - - 甲第俯河湄,修亭面势宜。 琴樽长有乐,草木似无衰。 境胜青山敌,心閒白日迟。 祖良迷大隐,独与赤松期。
  • 古诗《即事·三年留滞江之南》 - - 喻良能 - - 三年留滞江之南,归来故园寝亦甘。 经理草堂唐宝应,耘耡荒径晋陶潜。 寸心自昔似南八,双鬓只今如谢三。 手栽杨柳既合抱,木尚如此人何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