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张名由的诗 > 清平乐·绿杨阴里原文及翻译赏析

清平乐·绿杨阴里

朝代:明代诗人:张名由时间:2023-04-07
绿杨阴里,桃径吹红雨。
金勒玉骢何处去,满目天涯飞絮。
别离情绪难禁,余香犹在罗襟。
尽日翠钿慵整,菱芳暗袭芳尘。

诗人张名由资料

清平乐·绿杨阴里作者张名由

张名由(1526-1604) 初名凡,字公路,又字六泉,诸生。通古今学,兵农礼乐,星野舆图,靡不推究。善画山水、花鸟、人物,与吴门张宏齐名。诗亦潇洒。诗承嘉定四先生,文学归震川。诗有太白纵横之才,少陵沉郁之气。..... 查看详情>>

张名由古诗词作品: 《夏日田家·蓐食茅茨下》 《夏日田家》 《吉贝辞·禹贡故江道》 《夏日田家·独酌冷风前》 《夏日田家·每恨独不遇》 《秋晚·迢迢幽溪上》 《南歌子·新夏》 《清平乐·绿杨阴里》 《空堂·秋虫响空堂》 《秋兴·为渔江上去

清平乐·绿杨阴里原文及翻译赏析

清平乐·绿杨阴里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河传·木瓜》 - - 厉鹗 - - 贡兼橘柚。南方无偶。鸟爪休扪。倚阑閒弄,脉脉想见销魂。玉纤痕。碾香渍入搓酥粉。西风紧。一夜芙蓉冷。檀奴有意,为遮交午腮红。傍帘栊。
  • 古诗《清舒山馆·上伏为霖傍晚霁》 - - 弘历 - - 上伏为霖傍晚霁,堪欣时若合农书。一游稔冉一年阅,满目清凉满意舒。承庆无缘徒惜彼,耿光有觐益殷予。觐光应在勤实政,岂在云云付以虚。
  • 古诗《沧水铺道中·林阴清润笋舆轻》 - - 廖树蘅 - - 林阴清润笋舆轻,溪路新晴荠菜生。瞥眼山桃增触拨,故园明日是清明。
  • 古诗《恻恻吟·去年今日设秋瓜》 - - 彭日贞 - - 去年今日设秋瓜,拜罢天孙喜色赊。移烛楼前同薄醉,断红双脸殢残霞。
  • 古诗《塞下柳·悲喜关心物换形》 - - 陈兆仑 - - 悲喜关心物换形,细思吾亦偶然经。何人此会为迁客,肠断红桥暮雨青。
  • 古诗《宿瞿溪·船泊溪西岸》 - - 薛师石 - - 船泊溪西岸,人家见晚舂。疏星寒有雁,村寺夜无钟。竹径通新店,茅柴煖病容。农夫不相识,问我欲何从。
  • 古诗《喜雨偶成·麦熟蚕登处处同》 - - 吴芾 - - 麦熟蚕登处处同,万家举首谢天公。尚忧六月旱为虐,却喜连宵雨已通。万事自知成老懒,一心祇是愿年丰。从今准拟添新酿,要使樽中酒不空。
  • 古诗《西轩腊梅·花开何太晚》 - - 徐侨 - - 花开何太晚,赖尔张檐楹。春后几多日,枝头三四英。人嫌芳意懒,我爱澹标清。恰好来深夜,移床对月明。
  • 古诗《九吟诗·天柱》 - - 吴昌裔 - - 柱天屹嶪断鳌根,卧草蒙茸伏虎痕。想见山中明月夜,有人长啸抱昆崙。
  • 古诗《晚登城东望海楼二绝》 - - 田狩龙 - - 月出光浮翠巘,潮来浪泊晴沙。登楼只有王粲,飒飒西风蓼花。
  • 古诗《记梦·晨风起幽闺》 - - 柯劭慧 - - 晨风起幽闺,落月照东壁。念彼泉下人,凄怆无终极。昔别各千里,今别永幽隔。昨夜梦君来,朱颜若畴昔。搴帷相与言,似诉久离析。含悲语未毕,惊寤杳无迹。顾眄惟四壁,尔魂何由适。天路本茫茫,此理谁能识。反忆梦中情,默默思所历。...
  • 古诗《赠方道士回沔阳》 - - 胡天游 - - 天上神仙白玉畿,山中道士紫烟衣。风尘澒洞双凫去,城郭荒凉一鹤归。碧海青桑谈世故,丹田火枣悟玄机。明朝又向江头别,回首空山叶正飞。
  • 古诗《天觉以云庵画像见寄谢之》 - - 释德洪 - - 老师面目无寻处,藏在毗耶文室中。乞与盘山狂弟子,背抛筋斗撒颠风。
  • 古诗《梦中作·打窗急雨作横流》 - - 汪荣宝 - - 打窗急雨作横流,绕壁寒虫剧众咻。却据槁梧寻物外,只疑天地是虚舟。
  • 古诗《赠山人·谷陵岸谷本何常》 - - 赵文 - - 谷陵岸谷本何常,尽是盘龙梦里冈。欲买一丘埋浑沌,却教世上再曦黄。
  • 古诗《煎白云茶·嫩芽初见绿蒙茸》 - - 张镃 - - 嫩芽初见绿蒙茸,已破人间睡思浓。 玉食会当陪上苑,贵名高冠密云龙。
  • 古诗《探春令·洞天几阵清清雨》 - - 马钰 - - 洞天几阵清清雨。遥指琼林堪睹。一条玉杖,随行探得,性内金莲吐。 婴娇女姹来相聚。更有真龙虎。自然显出,祥光覆载,一个灵明主。
  • 古诗《走别张文峙杜于皇苍略因登鸡鸣山》 - - 曹龙树 - - 雪里人归急,踟蹰别友生。冲风寻钓港,匹马向台城。庙阙非前代,山川叹远征。太平堤柳在,萧飒不胜情。
  • 古诗《结绶鄠郊縻摄府署偶有自咏》 - - 郑谷 - - 莺离寒谷士逢春,释褐来年暂种芸。自笑老为梅少府,可堪贫摄鲍参军。酒醒往事多兴念,吟苦邻居必厌闻。推却簿书搔短发,落花飞絮正纷纷。
  • 古诗《次晚洲》 - - 杜甫 - - 参错云石稠,坡陀风涛壮。晚洲适知名,秀色固异状。 棹经垂猿把,身在度鸟上。摆浪散帙妨,危沙折花当。 羁离暂愉悦,羸老反惆怅。中原未解兵,吾得终疏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