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侯鸿鉴的诗 > 清水洞烹茶·泉源横溢深三尺原文及翻译赏析

清水洞烹茶·泉源横溢深三尺

朝代:现代诗人:侯鸿鉴时间:2023-04-06
泉源横溢深三尺,佛座中央水四围。
安得贪夫来饮此,涤肠换骨识玄机。

诗人侯鸿鉴资料

清水洞烹茶·泉源横溢深三尺作者侯鸿鉴

侯鸿鉴,(1872-1961),江苏无锡人。民国时期,上海致用大学校长。四次应科举考试落榜后,愤而自学数、理、化,光绪二十三年(1897)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1902年留学日本,入弘文学院师范科,研究东西方教育学说。..... 查看详情>>

侯鸿鉴古诗词作品: 《安阳山怀古》 《梅园写景·秋风生怕孤山冷》 《蝙蝠洞访柏·柏木迅雷遭劫灰》 《清水洞烹茶》 《自陕至甘有怀左文襄》 《清水洞烹茶·泉源横溢深三尺》 《蝙蝠洞访柏》 《梅园写景·广筑园林凿砚泉》 《梅园写景·小亭半角树婆娑》 《梅园写景·春来春去渺如烟

清水洞烹茶·泉源横溢深三尺原文及翻译赏析

清水洞烹茶·泉源横溢深三尺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秋宫词·内鹰九月振金衣》 - - 陈子龙 - - 内鹰九月振金衣,绿袖红绦对落晖。留意辽西常校猎,掣铃应向海东飞。
  • 古诗《挽张之洞联·枢府为国家重寄》 - - 王铨 - - 枢府为国家重寄,圣眷方隆,公忍弃莽莽前途,遽归上界;经术推昭代宗工,斯文未丧,我一哭滔滔天下,谁是人师。
  • 古诗《鹧鸪天·送田簿秩满还霅川》 - - 侯寘 - - 只有梅花是故人。岁寒情分更相亲。红鸾跨碧江头路,紫府分香月下身。君既去,我离群。天涯白发怕逢春。西湖苍莽烟波里,来岁梅时痛忆君。
  • 古诗《答方彦卿·少小怜渠志气豪》 - - 祁顺 - - 少小怜渠志气豪,读书偏喜盛时遭。云霄万里非容易,惟愿天风快羽毛。
  • 古诗《雷阳署中作·一片孤城万仞山》 - - 张扩廷 - - 一片孤城万仞山,官衙高踞翠微间。近司陇上牛羊牧,遥控云中虎豹关。边徼风清鼙鼓静,市夷日照毳衣斑。披图莫叹南溟远,且向岩疆长百蛮。
  • 古诗《毗陵遇辕文·宋生裘马客》 - - 夏完淳 - - 宋生裘马客,慷慨故人心。有憾留天地,为君问古今。风尘非昔友,湖海变知音。洒尽穷途泪,关河雨雪深。
  • 古诗《閒卿遽然云别因书二十八言奉送》 - - 强至 - - 禅翁为我出岩扉,坐席才温便拂衣。又道孤云无定所,如何却傍旧山归。
  • 古诗《白菊·幽芳天与不寻常》 - - 史铸 - - 幽芳天与不寻常,逆鼻浑疑雪亦香。把酒可能追靖节,素英一色混瑶觞。
  • 古诗《宿鸡山寺·茸岭何年辟》 - - 宋琬 - - 茸岭何年辟,鸡巢此地传。松声长似雨,峦气自成烟。梦散疏钟外,心清古佛前。欲从仙吏隐,结宇共栖禅。
  • 古诗《下第东归留辞刑部郑郎中諴》 - - 黄滔 - - 去违知己住违亲,欲发羸蹄进退频。万里家山归养志,数年门馆受恩身。莺声历历秦城晓,柳色依依灞水春。明日蓝田关外路,连天风雨一行人。
  • 古诗《宣城道中·万壑长风吹老髯》 - - 汪广洋 - - 万壑长风吹老髯,轻云时送雨廉纤。暂停候馆拈春碧,爱杀春盘野荠甜。
  • 古诗《次韵龚子辉·身计平生尽付天》 - - 陶梦桂 - - 身计平生尽付天,归来环堵更萧然。君于客里怀新绂,我愧斋中祇旧毡。一见便论千古事,定教迟了十馀年。驽骀强欲追高躅,病骨摧颓怕受鞭。
  • 古诗《小源石秀楼书塾》 - - 江峰青 - - 壮志旧题桥,回首卅年,记曾立雪师门,差喜未湮泥爪印;临流先拜石,点头一笑,同抱补天遗戚,不言来证岁寒盟。
  • 古诗《寄怀谢四颂丞台湾》 - - 丘逢甲 - - 独听荒鸡夜,天涯忆故人。烟霞仍痼疾,雷雨负经纶。梦寐孤灯影,文章断发身。相思隔沧海,极目叹扬尘。
  • 古诗《菊·陶子沉酣汝》 - - 刘克庄 - - 陶子沉酣汝,刘郎佩服之。元来天地内,乃有两东篱。
  • 古诗《贺蒋钟岳明府奏最》 - - 郭棐 - - 五岭衡湘外,三城紫气中。来贤歌湛露,为政擅流风。道以朱丝重,名因绿绮崇。育民先岂弟,敷化协昭融。美兹八桂彦,望重五花骢。桃李盈门秀,甘棠带露浓。淡霏青玉麈,照彻水晶笼。六案无留牍,诸材有素封。年荒多惠政,心苦见良工。绩奏三年最,时和世亦丰。愿言铺懿美,持献紫宸宫。...
  • 古诗《看动画片大闹天宫后有作》 - - 刘家传 - - 魔鬼低头可成佛,神仙受罚谪尘凡。石猴应是无奴性,耻向天宫作马监。
  • 古诗《虞居士·苦谏将军总不知》 - - 孙元晏 - - 苦谏将军总不知,几随烟焰作尘飞。 东山居士何人识,惟有君王却许归。
  • 古诗《蒲中道中·古刹栖柿林》 - - 畅当 - - 古刹栖柿林,绿阴覆苍瓦。 岁晏来品题,拾叶总堪写。
  • 古诗《秦中送人觐省》 - - 储光羲 - -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 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