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张的诗 > 秋晨·新凉容易到幽栖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晨·新凉容易到幽栖

朝代:清代诗人:时间:2023-04-05
新凉容易到幽栖,晨起轻衫小院西。
蟋蟀草根吟未歇,牵牛竹尾一茎低。

诗人张资料

秋晨·新凉容易到幽栖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晨·新凉容易到幽栖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青玉案·壬辰岁杪共友人萝岗香雪公园看梅》 - - 陈初越 - - 密香宿粉吹溪路。啸诗侣,冲寒去。飞蕊都教眉发驻。试询苍鹭,此山可是,老湛浮杯处。爱花莫惜花光遽。唾去剑南零落句。稍待青梅青几许。那时翻念,冻中呵手,绽破闲风雨。
  • 古诗《秋日重过上方寺》 - - 李梦阳 - - 居闲怀行游,触景慨时速。昨来春华敷,秋草倏巳绿。弱蘋布霜涟,丛兰委寒陆。累果媚西阳,漂萚满空曲。物遇信绵旷,情移乃踯躅。夷犹步前庭,迤逦陟曾麓。夕风一何厉,行云结相逐。铎音抗高听,塔影骇流瞩。聿非封侯骨,虚拟燕颔肉。飞缨靡不荣,芒屩谅应足。寄谢世上人,吾久脱羁束。...
  • 古诗《偈颂·八月初》 - - 释绍昙 - - 八月初,何处热。出门荒草离披,四壁寒蛩凄切。衲僧家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四大海。声色纯真,只得一橛。
  • 古诗《山瘾·败叶离枝得自由》 - - 陈振家 - - 败叶离枝得自由,御空飘泊亦风流。难求一颗机灵脑,却有浑身贱骨头。凡事但期痴腹足,托心无虑豹皮留。狎游山水已成癖,未盼生儿似仲谋。
  • 古诗《翠微峰·肩舆望翠微》 - - 汪文柏 - - 肩舆望翠微,缥缈如灵鹫。云端出一头,俯领众峰秀。缓步从山腰,身轻一筇瘦。林峦曲折移,青紫频舒皱。香多不辨花,韵细知鸣溜。怪石脱云胎,杰阁依山构。心清圣感僧,晏坐松林茂。宫阙在东南,疏甍成彩绣。壮哉九重深,宛转千门透。日丽远烟清,气澄新雨后。可怜大道间,马寸人如豆。...
  • 古诗《豫章感事·夜月照南营》 - - 刘崧 - - 夜月照南营,群儿学弄兵。纸旗来似雪,争说打围城。
  • 古诗《鹧鸪天·杨兰》 - - 赵彦端 - - 两两青螺绾额傍。彩云齐会下巫阳。俱飞蛱蝶尤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翻彩袖,舞霓裳。点风飞絮恣轻狂。花神只恐留难住,早晚承恩入未央。
  • 古诗《咏史诗·四皓庙》 - - 胡曾 - - 四皓忘机饮碧松,石岩云殿隐高踪。不知俱出龙楼后,多在商山第几重。
  • 古诗《四五用喜雪韵》 - - 吴潜 - - 覆盖无分实与虚,太平有象史官书。园林底用誇末至,山水惟应访遂初。润到青蔬尤脆美,老添苍桧更扶疏。是中广莫天同大,□□何妨有傲狙。
  • 古诗《田野即事·村家何错落》 - - 洪繻 - - 村家何错落,村树何凌乱。一径长逶迤,四野青草断。道旁一老翁,牵萝发浩叹。茅屋颠风飘,禾田恶水漫。穷民兼饿殍,腹枵已年半。荒鸡号昏宵,鳏鱼旷晨旦。出门天地空,四顾无樵爨。官吏日叩门,敲扑驱种蔗。糖税归国家,糖利归会社。农户绝饔飧,啼饥穷日夜。农夫剧苦辛,为农难为稼。蔗田虽有...
  • 古诗《玻璃对·文同画竹两三个》 - - 待考 - - 文同画竹两三个;丁固生枩十八公。
  • 古诗《夏日登车盖亭十绝》 - - 蔡确 - - 西山彷佛见松筠,日日来看色转新。闻说桃花岩石畔,读书曾有谪仙人。
  • 古诗《玉蕊·玉蕊两高树》 - - 唐彦谦 - - 玉蕊两高树,相辉松桂旁。向来尘不杂,此夜月仍光。秀掩丛兰色,艳吞秾李芳。世人嫌具美,何必更清香。
  • 古诗《游罗浮·闻歌一夜动幽怀》 - - 湛若水 - - 闻歌一夜动幽怀,直踏飞云万丈崖。翠霭浮云白日暝,虹桥有路青天来。三月二月春之半,千山万山花正开。笑问仙源杳何许,云涛浩浩不堪裁。
  • 古诗《宿茅港·初行牛力短》 - - 孙元衡 - - 初行牛力短,野宿就烟萝。港水西流急,山云北向多。暮潮来艇子,深树出蛮歌。携得清风至,毋劳夜枕戈。
  • 古诗《点绛唇·寿傅太宰八十》 - - 龚鼎孳 - - 山阜冈陵,巍然恒岳称天柱。去天尺五,傅说为霖雨。节庆生申,太史占星聚。笙歌度,锦堂香雾,新月银钩吐。
  • 古诗《哭犹子珩·忆昔送尔行》 - - 李宪噩 - - 忆昔送尔行,洒泪不能去。期尔志四方,转悲反成怒。宁知南浦别,竟无还乡路。尔父何颠沛,奔命不遑顾。尔身不自保,岂能阴为护?逝者长已矣,生者托何处?长号向南陲,魂梦日惊怖。...
  • 古诗《青玉案·余以枫香名词,漫赋》 - - 宋荦 - - 枫香桥是黄州路。曾岸帻扶筇去。一望霜天风景暮。空山流水,白云红树。动我悲秋赋。于今屡梦高歌处。聊取嘉名锡痴语。兰畹金荃休见妒。花间低按,尊前轻度。总愧江枫句。
  • 古诗《和宗易作屋之什》 - - 陈傅良 - - 欲因旧筑倍劳形,昔在先生配二程。 梅树护持供北顾,萱堂润色作东荣。 但堪樽俎来三益,何必籓墙屏五兵。 若徙荼醾分乞我,亦令儿辈记家声。
  • 古诗《义利吟·君子尚义》 - - 邵雍 - - 君子尚义,小人尚利。 尚利则乱,尚义则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