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吴士玉的诗 > 秋日·柳湖湖边秋色赊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日·柳湖湖边秋色赊

朝代:清代诗人:吴士玉时间:2023-04-05
柳湖湖边秋色赊,柳湖西去飘枣花。
行来枣下歌纂纂,别境无尘噪晚鸦。

诗人吴士玉资料

秋日·柳湖湖边秋色赊作者吴士玉

生卒:?-1733。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字荆山。康熙四十五年进士,雍正间官至礼部尚书。有文名。卒谥文恪。有《映剑集》。清江苏吴县人,字荆山。康熙四十五年进士,雍正间官至礼部尚书..... 查看详情>>

吴士玉古诗词作品: 《延熹华岳庙碑歌》 《刊补施注苏诗竟于腊月十九坡公生日率诸生致祭》 《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过龙泉寺·林际暑欲无》 《秋日·谁道真人异散仙》 《宴集诗·伊余入京华》 《上韬光望钱唐江》 《秋日·柳湖湖边秋色赊》 《丰台看芍药·芍药最数东西丰》 《含清亭赏芍药同邵子湘冯山公宋牧仲次梅圣俞杨乐道留饮置芍药韵

秋日·柳湖湖边秋色赊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日·柳湖湖边秋色赊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琼花馆有感·苔斑石柱雨痕多》 - - 李崇仁 - - 苔斑石柱雨痕多,春尽何人肯暂过。惆怅花神无处觅,定应奔月伴姮娥。
  • 古诗《西江月·零落不因春雨》 - - 凌濛初 - - 零落不因春雨,吹残岂藉东风。结成一朵自然红,费尽工夫怎种?有焰难藏粉蝶,生花不惹游蜂。更闹人静画堂中,曾伴玉人春梦。
  • 古诗《西江月·庆赵宰季修》 - - 无名氏 - - 一派先天妙学,十年克己工夫。割鸡聊此宰中都。人在春台鼓舞。昏垫非由已溺,拊摩不异予辜。万家香火祝悬弧。我亦无多颂语。
  • 古诗《纪哀·烽烟一夜溃重关》 - - 岑徵 - - 烽烟一夜溃重关,五凤楼前白日寒。不见沙陀趋渭水,只闻回纥向长安。心伤磨室移燕鼎,肠断西京变汉官。拒虎进狼那忍说,廿年基祸在三韩。
  • 古诗《无尽见和复次其韵》 - - 释德洪 - - 窗外云閒如去鹤,门前山好似翔鸾。此时更有疑情在,试借疑情面目看。
  • 古诗《出池州·桃花雾绕碧溪头》 - - 姚鼐 - - 桃花雾绕碧溪头,春水才通杨叶洲。四面青山花万点,缓风摇橹出池州。
  • 古诗《熊使君次韵·万石亭西半是苔》 - - 汪藻 - - 万石亭西半是苔,旧时官柳著行栽。使君为筑溪边屋,野老同倾月下杯。好在一廛从此记,休论三径有谁来。会须便作渔梁去,莫遣鸬鹚忽见猜。
  • 古诗《偈颂·七佛前引》 - - 释智朋 - - 七佛前引,维摩后随。但知逐队随邪,脚跟何曾点地。
  • 古诗《泊港口·港阔风初霁》 - - 释居简 - - 港阔风初霁,潮平夜欲分。半江都是月,一点不留云。东去舟无数,南飞鹊恋群。疏钟何处寺,隔浦最先闻。
  • 古诗《饯宋员外使》 - - 毛奇龄 - - 一轺分
  • 古诗《帝台春·清閟小幅》 - - 樊增祥 - - 清閟小幅,溪山黯青绿。丝雨弄晴,二月东风,今朝初六。草色苔光交旖旎,又还我一庭芳缛。借春阴,直到花朝,红棠开足。泉响谷,清似玉。树绕屋,翠如幄。且抖擞官身,勾当春事,日日闭门休沐。雪积一分二分水,花亚十竿百竿竹。便随分携尊,总人间清福。...
  • 古诗《与赵五话别·送君无计路漫漫》 - - 释斯植 - - 送君无计路漫漫,玉笛声悲远戍间。自是行人多有恨,离情吹不到阳关。
  • 古诗《杂题三绝句·移床恰就井栏平》 - - 赵执信 - - 移床恰就井栏平,槐叶阴浓水气清。机事自劳心自逸,梦回不厌桔槔声。
  • 古诗《题张学士仰宸楼卷》 - - 王立道 - - 仙阁岧峣逼紫垣,兰台新赐出君恩。江光夜共青藜照,山翠晴当锦帙翻。盛事未论三万轴,多书欲问五千言。碧山莫动焚鱼兴,紫诰黄麻宠正繁。
  • 古诗《宝应城北门外登崖散步》 - - 汪梦斗 - - 夹道繁阴千步强,支筇聊当踏春阳。野花不识兴亡事,故故撩人为送香。
  • 古诗《春日重游法华寺》 - - 陈肇兴 - - 乌鹊飞飞过寺门,数声钟磬又黄昏。茶烟禅榻都零落,谁识当年梦蝶园?
  • 古诗《送韩玉汝·野岸涨流水》 - - 曾巩 - - 野岸涨流水,名园纷杂英。 旭景冠盖集,清谈樽酒倾。 重此台省秀,驾言江海行。 已喜怀抱粹,况推材实精。 众许极高远,时方藉经营。 讵止富中廪,固将泽东氓。 还当本朝用,不待芳岁更。 功名自兹始,勿叹华发生。...
  • 古诗《送尹叔之象州》 - - 曾几 - - 岁星一别又回天,贫贱交情老更坚。 传世典型清彻骨,向人怀抱直如弦。 经营象郡三椽屋,漂泛龙城一叶船。 风雨萧萧鸡自晓,此心常与子周旋。
  • 古诗《过以祯西庄》 - - 郭本 - - 杲日明西野,绿荫连松篁。 清风徘徊至,满座纳虚凉。 门窗见凫峄,苍翠飘岚光。 时闻读书声,伊吾禾黍场。 东邻有坛杏,雨过生微香。
  • 古诗《上东川顾尚书》 - - 罗邺 - - 轻财重义真公子,长策沉机继武侯。 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三蜀尽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