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朱国祚的诗 > 秋入香山寺·山半松门度石梁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入香山寺·山半松门度石梁

朝代:明代诗人:朱国祚时间:2023-04-06
山半松门度石梁,流泉决决响僧廊。
置身著色屏风里,梨叶新红柿子黄。

诗人朱国祚资料

秋入香山寺·山半松门度石梁作者朱国祚

朱国祚,字兆隆,号养淳。万历十一年进士。授修撰,进谕德。二十六年擢礼部右侍郎。曾寄书巡按御史曹楷,令揭发湖广税监陈奉罪状,楷几被逮。旋摄部事,数十疏争国本,神宗终于立太子。光宗即位,拜礼部尚书,兼东..... 查看详情>>

朱国祚古诗词作品: 《秋入香山寺·山半松门度石梁》 《同叶给谏过铁柱观》 《繇桐庐经钓台下作》 《西勾桥口占》 《逢破瓢道人吴少君》 《梅家荡棹歌》 《东朝即事·琉璃光润绝尘埃》 《赠麻衣和尚》 《洪光寺·石门几曲转丹梯》 《西山湖上·芍药阑边花气收

秋入香山寺·山半松门度石梁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入香山寺·山半松门度石梁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灵岩使君郑来仲》 - - 吴光运 - - 肺肺庭前柳,折之花如雪。朝赠太守别,暮赠太守别。柳秃已无枝,继以芳兰折。柳枝犹易衰,兰香竟不灭。
  • 古诗《王西樵招同林铁崖孙无言叶元礼携姬人文云湖舟泛月分赋》 - - 宋琬 - - 湖光宵更好,惆怅隔闉阇。此夜因明月,相携到水涯。芙蓉公子佩,杨柳莫愁家。却忆三春际,笙歌负落花。
  • 古诗《题永乐雕漆爱莲盒》 - - 弘历 - - 弆置山庄历有年,犹看永乐细纹镌。溪亭正值荷开候,即景欣他是爱莲。
  • 古诗《澄霁楼·片云无一缕》 - - 弘历 - - 片云无一缕,迥宇蔚蓝晶。曦曝催谷熟,露光坠草明。金精彻舆盖,奎藻丽檐楹。敬缅尧年意,随时亦喜晴。
  • 古诗《拟古·萧萧岩畔竹》 - - 张煌言 - - 萧萧岩畔竹,亭亭涧底松。植根非不高,孤峭虑难容。骨肉缘枝叶,分飞类转蓬。非关恩义薄,根株良不同。越鸟栖南技,代马立朔风;藐焉长怆恻,道阻谁适从!
  • 古诗《拟咏贫士·陶渔起畎亩》 - - 方回 - - 陶渔起畎亩,在野贤无遗。世岂有贫士,贫民且无之。鳏寡不敢侮,俊乂斯可知。末季尚贪欲,高位多穷奇。有如元恺者,岂不寒与饥。寒饥士之常,苍生良足悲。
  • 古诗《雪竹·画成雪竹太萧骚》 - - 徐渭 - - 画成雪竹太萧骚,掩节埋清折好梢。独有一般差似我,积高千丈恨难消。
  • 古诗《心畬国花堂坐雨图为立之题即用其韵》 - - 陈宝琛 - - 春梦随花不可寻,廿年几度吊禅林。不因留得榱题在,谁识承平岁月深。
  • 古诗《秋日杂诗·长夏苦毒热》 - - 钱谦益 - - 长夏苦毒热,早秋怯骤凉。皇天无中气,端居自徬徨。昨宵飓风作,海鸟群悽惶。六鹢整毛羽,退飞正翱翔。
  • 古诗《寓武进呈二教陈孟广先辈》 - - 林廷选 - - 鹏抟早击海门秋,偶失东隅志未休。倾盖满斟燕市酒,之官同买潞河舟。江山得句时赓唱,雪水烹茶日献酬。此别悠悠已三载,相逢不觉话绸缪。
  • 古诗《对梅·向夕山烟敛》 - - 屈大均 - - 向夕山烟敛,花光一片寒。若非香不断,都作月明看。
  • 古诗《雨中海棠分韵得肉字》 - - 郑守仁 - - 花神泣向胭脂国,泪浥紫绵红沁肉。沈香亭北锦屏寒,太真政在华清浴。
  • 古诗《买石·妍丑天成各有真》 - - 陈曾寿 - - 妍丑天成各有真,连茹顿觉草堂新。由来野马尘埃外,何限嵚
  • 古诗《自合肥归巢误入合宁高速即驱车之滁州琅琊山得诗》 - - 潘乐乐 - - 处乎材与不材间,偷得林亭半日闲。歧路生涯亦何悔,一车随意入名山。
  • 古诗《龙潭阻风怀彭雪琴方伯》 - - 李鸿章 - - 秋风纵酒浔阳郭,夜月联吟赤壁舟。往事隔年如昨日,故人击楫又中流。万篙烟雨楼船静,六代江山画角愁。不见玄龙湖海气,卧闻凉吹撼汀洲。
  • 古诗《颁赐新历·皇明开泰运》 - - 朱诚泳 - - 皇明开泰运,太史独前知。文轨同尧象,璇玑用夏时。袭藏归祖庙,拜舞受阶墀。何幸连潢派,年年睹盛仪。
  • 古诗《忆旧游·怎蘼芜似水》 - - 易顺鼎 - - 怎蘼芜似水,浸透春愁,软绿无涯。莫倚飞台望,但游丝飏暖,莺界全遮。东风万里诗梦,沿路访梨花。怕燕子重来,名闻影隔,不认卢家。还差。悼芳稿,付小院鹃红,私哭年华。禅榻分新火,道情天醒后,味只思茶。百蛮纵有微雨,休问酒旗斜。拚闷掩鸳楼,江南更比春远些。 ...
  • 古诗《武圣庙联·忠肝得汉主同盟》 - - 吴獬 - - 忠肝得汉主同盟,魏不敢死,吴不敢生,六旬历史三知己;庙食与尼山并盛,作者重文,读者重武,一部春秋两圣人。
  • 古诗《杏花画眉》 - - 钱逊 - - 红杏花开好鸟啼,章台走马未归时。 螺青钿合蛛丝满,谁画春山八字眉。
  • 古诗《江上逢春》 - - 张均 - - 离忧耿未和,春虑忽蹉跎。择木猿知去,寻泥燕独过。 惊花翻霁日,垂柳拂烟波。激意屡怡赏,无如乡念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