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敦煌曲子的诗 > 鹊踏枝·他邦客原文及翻译赏析

鹊踏枝·他邦客

朝代:唐代诗人:敦煌曲子时间:2023-04-05
独坐更深人寂寂。忆念家乡。
路远关山隔。寒雁飞来无消息。
教儿牵断心肠忆。仰告三光珠泪滴。
教他耶娘。甚处传书觅。
自叹宿缘作他邦客。辜负尊亲虚劳力。

鹊踏枝·他邦客原文及翻译赏析

鹊踏枝·他邦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过岭行·入山傍林谷》 - - 施闰章 - - 入山傍林谷,陟岭多嶙峋。哀此仆夫瘁,策杖聊逡巡。仆夫习艰险,欲语还悲辛。前有驿使过,百里起埃尘。去时若流水,来时若连云。妇女杂方物,舁载何纷纷。行徒无休息,吏卒不敢嗔。莫问所从来,问之泪沾巾。马力尚可念,饕餮用斯人。含情相劳苦,此意当谁陈。 ...
  • 古诗《番卜算·外》 - - 高明 - - 外:儿女话堪听。使我心疑惑。暗中思忖觉前非。有个团圆策。
  • 古诗《水调歌头·偕慧素登祝融岳祝融峰绝顶》 - - 张伯驹 - - 南纪耸天柱,轸野列三台。五岳并尊齐长,作镇势崔嵬。足插洞庭百里,面向潇湘九转,七十二峰开。淑气接朱鸟,春带岭头梅。携翠袖,历吴楚,过江淮。俯瞰曾飞天外,今又踏芒鞋。双手拨开云雾,直上祝融绝顶,回首望燕台。不度衡阳去,人与雁归来。...
  • 古诗《赠李为与浒墅主政》 - - 董其昌 - - 雀舌龙团旧谱传,春风初逗斗茶天。劳人水递何须置,廨宇相望第二泉。
  • 古诗《朝陵遇雨·柏寝参玄漠》 - - 区大相 - - 柏寝参玄漠,松区俯泬寥。威灵群帝接,风雨百神朝。穴地重关阻,升天此路遥。攀龙无处所,遗泽下丹霄。
  • 古诗《八月三日飞行自承德历榆关至锦州》 - - 郑孝胥 - - 万峰刺天气扬波,奋翼高举苍穹摩。白云排空荡银海,虹光鸟影如飞梭。离宫梵宇压关塞,当年万乘频来过。中更世乱虽久废,遗迹犹足辉山河。南循长城历诸口,戴河秦岛生微涡。海天一碧深可悦,人世迫窄烦张罗。腰缠骑鹤兴所至,老去两息道与魔。苏仙华表归有日,旧京在眼勿蹉跎。...
  • 古诗《江州税亭清坐》 - - 董嗣杲 - - 西郭江头坐午前,春汀裂笛出商船。才晴旅舍湔裙雨,未晚军营发爨烟。泥饮自知人共厌,思归相视眼徒穿。征亭逢著田间老,又说今朝损额钱。
  • 古诗《寄乐天·论才赋命不相干》 - - 元稹 - - 论才赋命不相干,凤有文章雉有冠。羸骨欲销犹被刻,疮痕未没又遭弹。剑头已折藏须盖,丁字虽刚屈莫难。休学州前罗刹石,一生身敌海波澜。
  • 古诗《送宋封公归齐》 - - 董其昌 - - 表海重闻有太公,莺花千里送归鸿。因看练影临吴苑,又带琴声过鲁宫。南极一星辉岱麓,高岗三凤瑞河东。方知碧落旌幢会,即在鸣珂里第中。
  • 古诗《题王给谏乌丝红袖图》 - - 屈大均 - - 太华仙人鲁女生,三千玉女不知名。何如少华黄门客,解和诗篇有丽英。
  • 古诗《锦江春色·天际雪消春水来》 - - 林鸿 - - 天际雪消春水来,融融春色锦江开。洪涛汹涌翻晴日,骇浪奔腾喷怒雷。三月鱼龙多变化,百年舟楫几倾催。谁知大禹当年力,惆怅临风酹一杯。
  • 古诗《奉怀射陂朱子》 - - 徐献忠 - - 久别乌程令,经秋思转微。林光暮烟发,菊气早寒归。出县看山近,开衙报客稀。还将萧瑟意,遥逐白云飞。
  • 古诗《九日登北山作》 - - 孙原湘 - - 木落原野清,陇首浮云飞。高台一以眺,秋色苍然来。孤村隐寒烟,远树带斜晖。猿啼众山暝,雁度空江迟。物澹我自得,情疏理无违。美人在空谷,瑟瑟秋萝衣。
  • 古诗《送苏文昌同年会试不第回闽》 - - 魏裔介 - - 眉山仙史号裁云,牛女星精应是君。客路七千歌剑蒯,鸡林廿载著鸿闻。明珠待剖终无价,綵笔生花自有芬。愧我荐贤乏启事,上林空羡马卿文。
  • 古诗《走笔戏呈机宜著作与诸同席》 - - 韩琦 - - 不草边书绝塞氛,英僚高会喜同群。朋间射鹄虽连中,坐上飞觥不五分。烈士感时何晚岁,男儿行乐是从军。速挥大白申严令,多得红心即战勋。
  • 古诗《栖心楼·一垆沈水图禅病》 - - 李洸 - - 一垆沈水图禅病,百感随薪入曼华。祗有閒情销未尽,断魂零梦在天涯。
  • 古诗《青玉案·去年社日东风里》 - - 赵长卿 - - 去年社日东风里。向三径开桃李。脆管危弦随意起。绿阴红影,暖香繁蕊,伴我醺醺醉。今年社日空垂泪。客舍看花甚情意。江上危楼愁独倚。欲将心事,巧凭来燕,说与人憔悴。
  • 古诗《渔父词·薄晚烟林澹翠微》 - - 赵构 - - 薄晚烟林澹翠微。江边秋月已明晖。 纵远舵,适天机。水底闲云片段飞。
  • 古诗《呈许深父及之》 - - 赵蕃 - - 路入分宜县,心驰月旦评。 参差万木合,曲折乱滩行。 江右孰茂宰,斯人垂大名。 凫飞看公入,鸢堕黯余情。
  • 古诗《衡州夜后把火看花留客》 - - 吕温 - - 红芳暗落碧池头,把火遥看且少留。 半夜忽然风更起,明朝不复上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