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鞠耀奎的诗 > 任城送姜锡山归蓬莱原文及翻译赏析

任城送姜锡山归蓬莱

朝代:清代诗人:鞠耀奎时间:2023-04-05
客里难为别,怀乡兼送君。
况经悲落木,复此感离群。
太白楼前月,东坡祠畔云。
相思分两地,惆怅对斜曛。

诗人鞠耀奎资料

任城送姜锡山归蓬莱作者鞠耀奎

鞠耀奎,字晓洲,荣城人。恩贡。有《晓洲诗稿》。 查看详情>>

鞠耀奎古诗词作品: 《任城送姜锡山归蓬莱

任城送姜锡山归蓬莱原文及翻译赏析

任城送姜锡山归蓬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有人拈聂大年灯花词戏和》 - - 钱谦益 - - 灯花独夜多,寂寞怨青娥。一样青缸里,无花又若何。
  • 古诗《益寿美金花·回头问己》 - - 侯善渊 - - 回头问己。认取无生真妙理。内阐灵光。升入蟾宫点桂霜。混成天癸。窈窕流霞融彻底。洞济冥阳。仙子功标北帝乡。
  • 古诗《村居即事·水边萝薜隐幽村》 - - 胡雪抱 - - 水边萝薜隐幽村,难得居閒逸思存。楹秃稍馀明制宅,竹深犹护宋人坟。一泓天外看帆影,万绿风前沃酒尊。百炼此心见清旷,浮名腥腐更何论。
  • 古诗《简斋诗·徒倚湖山欲暮时》 - - 李洸 - - 徒倚湖山欲暮时,悲欢各诵十年诗。龙沙此日西风冷,老木沧波无限悲。
  • 古诗《题荆山石壁·寄语山灵听啸歌》 - - 陆次云 - - 寄语山灵听啸歌,连城再刖叹如何?人间碧眼应难遇,莫产琼瑶误卞和。
  • 古诗《过浒墅关李启鉴司农要张毛钱吴诸名士饯送分韵得连字》 - - 王世贞 - - 枫桥暝色隐楼船,文彩风流尽此筵。诸友但能河朔饮,使君宁惜水衡钱。已将归思寻张翰,若个逃名似鲁连。乘兴偶然成别语,相期不必众人传。
  • 古诗《题屿南林遵性学圃轩》 - - 王恭 - - 君家书室依林坰,日夕清辉多在庭。出户时看花屿近,卷帷唯见董山青。苍苔古木连深曲,悬萝石上孤云宿。露叶垂篱菘薤香,水藤拂槛瓠瓜熟。任是閒门客到疏,自甘萧散学犁锄。新凿小池宜抱瓮,时閒高馆复携书。纷纷甲第皆粱肉,何事丘园未干禄。稚子能羞苜蓿盘,家人解压葡萄绿。寂寂林扉绝...
  • 古诗《太常引·两株如玉瘦相邻》 - - 张之翰 - - 两株如玉瘦相邻。尽红复抱芳春。看到不同群。比问白寻黄更亲。出尘态度,倚风标格,消得一词新。谁解按歌唇。教唱与青崖故人。
  • 古诗《送王亮卿游天台》 - - 皇甫汸 - - 岳路从兹始,仙源信可求。客情临海峤,乡语永嘉舟。天外看霞起,林间听瀑流。无能解缨去,送子欲神游。
  • 古诗《春郊次百旃韵》 - - 彭孙贻 - - 茗林春雨乍舒旗,立望平芜杖不移。啼鴃催残花万点,閒愁费尽酒千鸱。柳阴舟小鱼高坐,山月人高犊倒骑。行遍空林无可语,深松独倚答黄丽。
  • 古诗《哭沈生·中路怜长别》 - - 张玉娘 - - 中路怜长别,无因复见闻。愿将今日意,化作阳台云。
  • 古诗《感赋·蝶秋》 - - 缪焕章 - - 重看仙蜕试轻盈,露井桐飘片叶声。一桁楼台迷旧径,六朝金粉梦前生。帘开却妒将归燕,花落空怜老去莺。墙角零星香几簇,双飞莫更负秋英。
  • 古诗《对菊·独坐高斋汎羽觞》 - - 申时行 - - 独坐高斋汎羽觞,且看丛菊媚重阳。繁英乍吐丹霞色,冷艳全分白雪香。好共清幽矜晚节,偏从摇落殿秋光。疏花短发能相倚,三径犹怜岁月长。
  • 古诗《九日许铁山杨泓峥连舫过草堂初拟载酒登山晚为雨阻》 - - 查慎行 - - 画船衔尾到柴桑,一笑陶家径就荒。却喜唫编投好句,如开病眼领秋光。杖扶野老蹒跚步,酒散骚人郁结肠。不料清游天也妒,满村烟雨过重阳。
  • 古诗《戒庵主示诸老船子图偈赞因与之结缘》 - - 释慧空 - - 我笑华亭老,虚舟漾明月。撞著问津人,万劫系驴橛。
  • 古诗《晚步·落日照西山》 - - 张鸿 - - 落日照西山,赭紫上沙面。稚松顺岭腰,苍翠作山缘。孤亭立烟中,暮色自远见。明灭入丛树,乾叶堕残片。对此径寸光,缅想人世变。百年同一瞬,沤泡讵足恋。城外钟磬音,心迹倏旋转。徘徊松林月,已上梵王殿。...
  • 古诗《点绛唇·明日征鞭》 - - 晏几道 - - 明日征鞭,又将南陌垂杨折。自怜轻别,拚得音尘绝。 杏子枝边,倚处阑干月。依前缺,去年时节,旧事无人说。
  • 古诗《呈府判兄·端忧伤逝者》 - - 姜特立 - - 端忧伤逝者,花事欲如何。 春色愁边少,悲悰酒后多。 溪桃方著脸,区木渐成窠。 拟作开眉计,何当扫障魔。
  • 古诗《春游·二月方当烂漫时》 - - 邵雍 - - 二月方当烂漫时,翠华未幸春无依。 绿杨阴里寻芳遍,红杏香中带醉归。 数片落花蝴蝶趁,一竿斜日流莺啼。 清樽有酒慈亲乐,犹得堦前戏彩衣。
  • 古诗《和方孚若瀑上种梅》 - - 刘克庄 - - 天赐梅花为受用,缤纷玉雪被层矼。 素芳林下超群匹,繁蕊枝头巧叠双。 陇月照时霜剪剪,涧风吹处水淙淙。 主人笔力回元化,催发何须杖鼓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