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明肃靖王的诗 > 塞上·天山青控戍楼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塞上·天山青控戍楼中

朝代:明代诗人:明肃靖王时间:2017-08-09
天山青控戍楼中,画角呜呜咽晚空。
沙碛雨颓逢箭镞,战场风急转河蓬。
李陵望国台犹在,蔡琰悲笳怨未穷。
猎骑遥遥入霜雾,?鹈泉外夕阳红。

诗人明肃靖王资料

塞上·天山青控戍楼中作者明肃靖王

明肃靖王,(生卒年不详) 字正邦,号寻乐。江西抚州乐安人,明代诗人。宏治年问被荐参编《江西志》,后又荐为《大明会典》编修,未及上任而卒。性敏颖,重情谊,有远大志向,深受乡党看重。文学上有一定成就。诗歌..... 查看详情>>

明肃靖王古诗词作品: 《伊州歌·霜重榆关下角鹰》 《步虚词·彩霞琪树共氤氲》 《塞上·天山青控戍楼中》 《步虚词·瑶坛深处磬声微》 《塞上·黄云白草出关多》 《春日田家》 《塞上曲·远出渔阳北击胡

塞上·天山青控戍楼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塞上·天山青控戍楼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辛祈谷礼成述事》 - - 弘历 - - 祗略棕街减步趋,祈年式礼未微渝。春前虽次还如上,月合同干恰不殊。呹肸芗牛烛沙海,铿锵仪凤叶笙竽。金川耆定昔逢已,吁眷捷闻今已符。
  • 古诗《题过所画枯木竹石》 - - 苏轼 - - 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 古诗《孙生二画·竹叶舟》 - - 凌云翰 - - 长安流落嗼途穷,一叶归舟便向东。咫尺图中能缩地,秪疑山叟是壶公。
  • 古诗《和李亦元春寒》 - - 曾习经 - - 怀远伤高一往深,碧云回合自愔愔。他乡翠柳供愁断,别馆朱楼隔雨沉。歌舞渐阑嫌酒恶,风幡不动恼禅心。衰迟亦有閒花草,未中思量且不任。
  • 古诗《四绝句寄赠·诗家戏学糊名法》 - - 林朝崧 - - 诗家戏学糊名法,教索曹刘向暗中。自笑眼花迷五色,主司头脑太冬烘。
  • 古诗《和酬聂充甫新寄》 - - 韦骧 - - 霜叶乘风舞,秋云盖野平。南溪尘境绝,东道玉壶清。佳处怜君得,新篇慰我情。无缘一携手,相共濯冠缨。
  • 古诗《喜赵宾旸杨华父两儿两女互姻》 - - 方回 - - 十年役严陵,心服赵宾旸。绝口不言贫,其气常扬扬。一诵贯千古,一醉举百觞。俗士或近之,白眼视昊苍。包山何巍巍,子云孙姓杨。江海一扁舟,倒屣倾侯王。见人有疾病,赐以药饵良。朋友负微过,责善尤谆详。两翁我独识,非狷亦非狂。两家结姻好,古道颜色光。赵男与杨女,年向十五强。一朝驰聘...
  • 古诗《赠梅处士·早闻声价满京城》 - - 张籍 - - 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 古诗《玩易·太玄准易装为旅》 - - 韩淲 - - 太玄准易装为旅,历气推详阳夏时。亲寡且从人事说,艮离山火去何之。
  • 古诗《惜红衣·寄怀朱聘三太史蓟门用白石韵》 - - 杨玉衔 - - 鬓怯经霜,戈穷返日。无多心力。瀛海罡风,吹朱倏成碧。扶摇路阻,浑一梦天河乘客。枯寂。人海閒鸥,老苍波栖息。寻常巷陌。联袂看花,游鞋落红藉。南云铩羽去国。阻溟北。咫尺九天星斗,望绝骖鸾扪历。渺长安万里,犹见月梁颜色。...
  • 古诗《题溪山风雨图》 - - 王翰 - - 紫壑秋声满,沧洲野水深。孤篷何处客,相对共沈沈。
  • 古诗《示右武右文·诗书或不误》 - - 顾峵 - - 诗书或不误,兄弟下帷宜。渐喜成章斐,转忧一篑亏。篝灯藜借火,泼墨浪生池。努力青春日,冲霄在及时。
  • 古诗《酬华樗林见寄韵》 - - 王绂 - - 可笑先生七十馀,年时宿习未能除。閒身寂寞难忘酒,老眼昏花不废书。半榻秋声吟细细,一樽灯影鬓疏疏。几番欲得相寻去,尚恐嫌人识隐居。
  • 古诗《题烟篷·曹植波澜阔》 - - 释法具 - - 曹植波澜阔,曾为若士游。江湖流满眼,天地入扁舟。散发邀明月,停杯问白鸥。他年归紫禁,梦亦绕沧洲。
  • 古诗《示圭上人》 - - 韩驹 - - 自识云门老,经时水石间。尚嫌闻法少,随度七闽山。
  • 古诗《偶题·海气江声相与浮》 - - 周文璞 - - 海气江声相与浮,今时帝里旧杭州。西湖寺里多金碧,自厌秾华不肯游。
  • 古诗《翻经台·灵运曾此台》 - - 梅询 - - 灵运曾此台,冥心住幽寂。 重绎叶上书,深藏林中迹。 遗文传竹素,野蔓侵苔壁。 登览殊未休,苍山日将夕。
  • 古诗《七夕·明河此夕会双星》 - - 方岳 - - 明河此夕会双星,滓秽圆清太不经。 牛岂其然耕觳觫,女何为者嫁娉婷。 閒中但觉人间巧,老去谁邀帝子灵。 千古文章柳州事,解将蹇拙说惺惺。
  • 古诗《传香枕·韩寿香从何处传》 - - 张窈窕 - - 韩寿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婵娟。 休疑粉黛加铤刃,玉女旃檀侍佛前。
  • 古诗《茅山洞口》 - - 綦毋潜 - -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